追寻朗读的自然本色

2013-04-29 00:44李友军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3年7期
关键词:诗人诗歌课文

李友军

【背景】

走进语文课堂,不乏书声琅琅,但仔细听学生朗读,就会发现学生或“朗读腔”“表演腔”太浓,装腔作势;或语气夸张,对作品情感理解不到位,甚至错位;或语调平直,缺少个性。朗读教学期盼着矫正与回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课标指引的方向,推动着我们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朗读现状的分析与思考,在课标精神的引领下,笔者执教了观摩课——《示儿》,力求引领学生自然地朗读,读出诗中的味儿。

【案例描述】

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1.初读诗歌,读出韵味,感受全诗的“悲愁”基调;2.细读诗文,解释诗句,体会诗人的“悲伤”心境;3.相机拓展,走近诗人,感悟诗人的“悲愤”情怀。

首先,以了解诗人、介绍背景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情感基调。然后,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学生可以大声读,可以轻声读,可以速度稍快地读,也可以拉长音调慢慢地读,还学生以读书的自由。为指导学生读正确,读得字正腔圆,读出七绝的节奏,可采用教师评、学生自评与互评、即时评与延时评等多种评价指导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激发学生:“我们还能把诗歌读得更好吗?”学生茫然,短暂的沉默后,有的摇头,有的说只能反复多读几遍。这时,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抓住平仄变化来读出诗的韵味。讲解平仄规律后,教师示范,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又纷纷投入到读出诗的韵味的读书活动中。读着读着,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初步感受与理解,使他们的朗读语调出现了起伏,语速产生了缓急变化,淡淡的“悲愁”伴随着朗读的文字弥散在学生的心中。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现。借助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后,让学生先边读边找:诗中的哪一个字最能代表诗人作诗时的感情?接着,紧扣一个“悲”字,让学生仔细读诗句:还能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种“悲伤”?学生批注、圈划、思考,写上自己的理解、感悟、疑问。学生抓住“死”“万事空”“不见”“家祭”等词句,联系生活体验,深刻体会到了诗人的悲伤心情。这时,再让学生通过诵读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教学水到渠成,渐入佳境,学生的悲情也真挚自然。

在第三个板块的教学中,教者在布置学生自学《秋夜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关山月》其中一首后,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现的形象:这哪里是两首诗啊,分明就是两幅图画。呈现在你面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在胡人扬起的尘土里,你分明看到了什么?接着引领学生与诗歌进行深层的对话:这样的景象,这样凄惨的声音,朝廷的那些王孙贵族们听到了吗?谁听到了?这正是陆游对老百姓的同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与诗中的人物进行对话:面对这一群酒囊饭袋,你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置身于诗歌的情境之中,体会到的是诗人借助诗歌所表现出的悲愤心情,内化于心中的是诗人对祖国的爱,此时“情”与“理”达到了绝妙的融合。最后,教师引读《关山月》:老师听出来了,你们都很伤心,也很愤怒,让我们把这种感情注入诗中,齐读《示儿》。学生入情入境的配乐朗读展示了一切。

【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增加了对朗读教学的具体要求,在阅读评价中,对朗读的评价也做了改动,把“也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改为“‘有感情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这就进一步突显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使朗读教学的要求更加明晰、具体。

提倡“自然朗读”,是说朗读要像说话一样自然。但朗读又不等于说话,它是由情感决定的,应以情带声。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音随意转,气随情动,因情用气,以情带声,才能还朗读以自然本色。

1.情感基调是“自然”的前提

学生对课文情感基调的把握往往借助于与之协调的课堂气氛。为此,教师应根据课文情感选择导入方法,形成与之协调的情感氛围。如《大瀑布的葬礼》,课伊始,我让学生欣赏一段录像,在悲怆的音乐声中,森林被毁,动物遭到屠杀,大地一片疮痍……学生很快被带入情境中,感受到了由于人类随意的破坏,地球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把握好课文总的感情基调,即课文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后,指导学生自然朗读就有了情感的根基。

2.情感体验是“自然”的关键

叶圣陶说过:“朗读的时候,对于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目视、口诵、心惟的同时,借助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和语言积累,还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使语言文字变成活的画面,这样就能为语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情感的感受提供形象支撑,从而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朗读的过程首先是潜心会文,自悟自得的过程。《示儿》教学中,笔者着力引导学生感悟诗歌内在的“悲伤”意蕴、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揣摩诗人的“悲悯”之心,在与诗人、与诗歌产生情感的共鸣后,真正做到了“我口表我心,我口表我情”。自然朗读,还必须尊重学生的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和表达,让学生自由地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朗读才会情真意切,具有感染力。

3.方法选择是“自然”的基础

朗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教者要根据文本和学生的实际,灵活选用。情感丰富而多变的内容适宜个别读;对话多、情趣浓的文章,可以选择分角色读;要表达热烈的气氛、磅礴的气势,可以用齐读;为了表现文章的意境,或者走近人物的内心,可以配乐读。在《示儿》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多种朗读方法:自由读、个别读、示范读、引读、配乐朗读、齐读等。尽管方法多样,但都能契合诗歌、学生、情感的实际,让声音自然迸发,让情感自然流露。当音乐《绿野仙踪》中第一个音节响起时,就让人产生了如梦如幻,迷离恍惚,几分凄迷委婉,几分柔肠绕指的感觉。选择了感情基调与课文相适应的乐曲来配乐朗读,学生和着这如泣如诉的旋律,朗读自然动情,也多了一份穿透力,感人肺腑。

4.评价指导是“自然”的保障

要重视朗读中的评价,发挥其反馈调节、展示激励、促进反思、积极引导的功效。评价的方式,可以是教师评价,也可以由学生互评,还可以引导学生自评。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自己朗读情况的认识,也是给学生互评和自评的示范。教师的评价要具体、明确,要让学生知道哪个地方读得好,哪里需要改进。我在第一个环节的朗读指导中,发现一名学生在个别读时“唱腔”严重,不自然的声音引发了同学们的笑声。面对这个朗读中的“疑难杂症”,也许不少教师会用“课后要多练习”或“课后,教师再单独帮助你纠正”搪塞過去,以保证教学过程的顺畅。但我及时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注意停顿、调整呼吸,夸张性地模仿他的朗读,帮助他分析原因并为他示范朗读,几遍的指导和练习后,该生的朗读愈发自然,赢得了掌声。

倡导自然的朗读,因为教学中出现了不自然的现象。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作为传承母语的使者,我们没有任何推卸责任的理由,必须从自身做起,拒绝煽情与滥情,拒绝假话与腔调。我们要努力追寻朗读应有的自然本色!

猜你喜欢
诗人诗歌课文
诗歌不除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背课文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