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守红
揭题质疑,就是教师在教学伊始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对课题产生质疑,生发对文本内容的疑问,从而实现以学生的探求需要为出发点来设计教学的目的。揭题质疑这种教学手段集中体现了新课标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它对在课始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较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着极其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这种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大语文教师所青睐。但是笔者发现,近年来,揭题质疑这种教学方法在运用过程中被异化的现象频繁,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四点:一是不整理,问题滥化;二是不深究,问题浅化;三是不回溯,问题盲目化;四是不拓展,问题淡化。针对以上四种现象,以教学《和时间赛跑》为例,阐述几点思考和做法。
一、课始梳理问题——求精炼
上课伊始,首先请学生闭眼听闹钟走动的声音,然后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有的学生说感到时间宝贵,还有的说滴答滴答的声音让人感觉很着急。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后,及时出示了课题——《和时间赛跑》,说:“同学们,读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在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我筛选、整理出三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1.谁和时间赛跑?2.为什么和时间赛跑?3.怎样和时间赛跑?告诉学生有疑问就要想办法解决,这节课我们将重点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学习。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对文本的阅读期待也渐渐高涨。这样的提问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打下了好的基调。
二、课中探究问题——重指导
在摆出问题后,我先让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把描写作者和时间赛跑的事例找出来。同时,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我建议学生用列提纲或小标题的方法进行阅读。通过反馈整合,学生很快得出:一是和太阳赛跑;二是和西北风比快;三是把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在学习“为什么和时间赛跑”时,我指导学生默读体会,画出有关的语句。交流时,我带领学生主要抓住以下内容:(一)外祖母的过世让“我”无比悲痛,爸爸劝解“我”时告诉“我”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二)从“太阳落山”和“鸟儿飞翔”等自然现象中真切感受到时间一去不复返。在这个环节中,我指导学生先以自己的理解说说“我”爸爸的话的含义,再让学生将课外搜集到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拿出来进行交流,最后还建议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时间是怎样一去不复返的。通过这一系列的引领,学生对时间的特性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对作者和时间赛跑的原因了然于心。在学习“谁和时间赛跑”时,我先组织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林清玄,再通过大屏幕适时补充林清玄的资料,并用充满激情的话介绍:“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29岁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等。30岁前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连续10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他的散文文笔清新流畅,情感浪漫醇厚,风格朴实感人,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同学们,现在谁能告诉我,林清玄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此时,学生已水到渠成地认识到这一切得益于林清玄终生在和时间赛跑。
三、课终回叩问题——得学法
在课文学习即将结束时,我带领学生回顾学习的全过程:“同学们,现在有谁能用板书的形式把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写在对应的问题后面?在围绕这三个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都采用了哪些语文学习的方法呢?你又有什么收获?”通过汇总,学生概括出以下学习方法:自读体会、列提纲(或小标题)、资料共享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等。随后,我再让学生简单地谈谈哪一种学习方法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使自己以简捷的方式获取新知。这个环节的反馈不可忽视,它体现了教学的整体性,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优化课堂策略,为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方法指引,也是“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目标的具体落实。
四、课下衍生问题——促深思
课堂总结时,我充分肯定学生们爱提问的学习品质,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有很多像林清玄一样终生和时间赛跑的人。比如说鲁迅、居里夫人、爱迪生……你们是否想知道这些名人是如何珍惜时间,如何合理地利用时间、安排时间的呢?你们又打算怎样利用时间、安排时间呢?请同学们回家后找找这方面的资料,读读相关的书吧,相信你一定成为时间的主人!”这几个衍生的问题再次拓展文本,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在课下进一步探求时间的意义,感悟时间的宝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揭题质疑这种教学手段不应成为课堂的装饰,不应只是走过场、搞形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带领学生解决问题,归纳学法,还要激发学生课下探究派生問题的欲望。只有这样,揭题质疑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真正成为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