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剑华 熊家荣
摘要:传统民间艺术的观念和形式受到现在消费社会的渐行发展,和科技媒介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我喜欢的湖南滩头年画同样与以前的艺术影响力和光辉也渐行渐远,它往日的生命力是要消失掉还是重新振兴,如何去挽救,重构它与当代的民间艺术魅力,是我着手此论文的初衷所在。
关键词:滩头年画;挽救;重构;初衷
作者简介:
曹剑华(1988.7-),男,籍贯:湖南省郴州市,单位: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职称: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熊家荣(1987.10-),男,籍贯:云南省普洱市,单位: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职称: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7--01
滩头年画既是湖南的民间美术,也在中国民间美术上有着它浓浓的一笔,特别是它特有的造型和用色对我国的美术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它虽说是产生于湖南当地农民生活所作,以神鬼像,吉祥图样,寓意故事等等为主要的创作题材,我们能从一小小的画面中寻访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它间接传递着人们生活情感,民俗信仰等等,从中也是透析湖南当地民间民俗信息的一个精神窗口。它到现在大概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湖南惟一的手工木板水印年画。
一、透析滩头年画的创作背景
我从书籍了解到,当地最初出现祭祀用的滩头纸马其实就是滩头年画的前身,它其实和我国云南保山,大理等滇西地方的民间艺术品—甲马是同出一辙的类似品,它做法就是在木板上刻上简单的图案,而后转印在当地特制的土纸上来出售,我们一般多在当地的花圈店铺就能留意到。而一般的纸张色泽多采用白色和黄色,直到多年之后,滩头年画才出现其他的色彩。由此就铸就了滩头年画前身。
二、工艺特色
1、滩头年画的工序
据笔者考证,它的制作工序步骤是这样的,一开始的话,要在纸在上版印制之前要像画油画的创作者,一如学油画的人都知道的,首先要在制作油画框的时候,我们要在油画布上刷上一层乳胶,而年画在上版之前也是要刷上一层当地特制的白粉,为的是可以增强其吸油性,这样能很好地提高年画的画面效果。 而在刻线方式上很有讲究,简单说的话就是要讲究线条的坚挺结实。这样做其实一是预防中途损坏刻版的边缘和细微的刻纹,二是为了印制的终极清晰明了的画面效果。其次是套色过程,我从翻阅相关资料总结,了解到了滩头年画一般套色就是六次版。在进行的顺序过程中,基本是从最亮最显眼的色彩开始套起,一直到至最暗的颜色结束。这就如同,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版画中的油印版画采用套色法里应用的浅深薄印套色过程法;等作品完成后可以惊奇地发现,通过自己用手的力量在木板和印纸的之间能够微妙地产生一种如同套色油印厚印法的版画作品中呈现的出乎意料的独到肌理样式。在滩头年画的细心观赏中,你会发现当中会看到“人工式”地方出现,其实这很容易解释,它是在年画作品印制完成后的一次“人工修复”,是制版创作者在作品翻印后发现作品感觉不足的地方再进行细心的修描填染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其实这个方法我在自己学习的版画创作中也尝试用到过,通过后期的修复处理,为的是让作品达到理想中的一种刀刻痕、木痕、手痕三效结合,是艺术性和技巧性的结合,是视觉美感的呈现。
2、它的艺术效果。
一在构图样式上:它的构图一般是对称结构,也有的是均衡中带有一些变化的转型。我们从现存的门神类代表作《和气致祥》赏析后,可以了解到画面是采用“圆”形来构图,如圆形的头部与圆形的身体一起组合成一个大圆形。二在色调上:我们从具体的画面比证,就拿大家熟知的《老鼠嫁女》年画简析它的色调:一眼就看出全画面中主要就是灰色系列。在总数量中的14只老鼠里面,只有三只是黄色的,使灰色的主调中又增加了点变化,而画图中的新郎和新娘是用绿色和红色花轿形成了一种“绿叶衬红花”的互衬效果,这样整幅画面的主次关系和强烈的视觉张力都依依呈现出来了。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滩头年画因为深深地受到浓厚的湘楚文化影响和地方民俗的影响所以在画面中展示出来的是一种具有当地通俗性,世俗性,土著原型的再现和湖南吃辣的习惯中传递火辣的习性,我在此简称“俗,火,土”把它理解成画面选材的世俗性,主题内容选取的本土性,和画面的色彩元素呈现给人带来的感觉是火辣性。
三、滩头年画与当代艺术的重构问题探析
重构问题是个大的探析问题,艺术趋势的发展是逐步走向“边缘化”,追寻“原生态”发展。面对滩头年画的重构探析第一步就是要与时俱进的。如何去行动,首先是应当客观接受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前提下,积极消化,慢慢地融合,一点一滴地去吸收当代优秀的审美观和艺术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借用来丰富和发展自己而非自封自大。重构问题也反映在如何将自身具体民族化的东西与当代新年画形式相竞争而脱颖而出,传递出它自身独特的生命力和艺术美感。
因此,我探析得出重构结论:一要使滩头年画的表现的语言和形式感。在制版中如何创作出既与水印版画的版味相容又要保留其特有的当地本土特色,同时能同其他年画的形式上有鉴别。第二个就是要解决认知媒介观念,重新认识滩头年画的审美价值和科研价值。因为在今天消费的社会,现实的喜好审评都是在媒介的助产下推进的。所以人们在繁忙中去接受和认知民族性的东西受媒介的影响很大。例如最成功案例云南舞蹈走红的《云南印象》和电影艺术《花腰新娘》,这些都受到消费社会推进的新艺术观和表现形式进行的巧妙重构发展的,进而走进人们的认知理念而进一步被理解到接受。
综上所述,我认为滩头年画要重振光辉,得经受当代与传统形式的考验。首先:从本质的切入点——观念革新,把传统的情感观念和当今形态转变的接洽。举一个成功实例,近年的新版画《恭贺新禧》就是运用了留白和褐色来表现,是当代与传统元素中的重构表现。第二就是价值评定,艺术权威机构如何给它在艺术文化领域应有的发言权,让人们了解它本身的收藏意义和美学价值,对它产生民族情感;进而推动它的传承,才会让我们去思考与现实公众生活联系,而不只当作一种普通的鬼符门贴图样的功用价值,最后埋没成乡村古巷的“贴画”。
参考文献:
1、沈泓《寻找逝去的年画》 吉林人民出版社
2、李飞《中国传统年画艺术鉴赏》 浙江大学出版社
3、杨学芹、安琪《民间美术概论》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