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中的“在水一方”母题及意蕴探寻

2013-04-29 00:44周文明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7期
关键词:伊人母题意蕴

周文明

南京市2012年中考卷第1题要求用诗文原句填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________。”为什么《蒹葭》一诗中的这一句会引起这样的关注呢?可能有命题人的独特构思。对照教育部颁发的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我们还发现,初中阶段要求背诵的诗歌篇目增加了14篇,其中就有《蒹葭》。

作为篇章的首行,“伊人”“在水一方”言简义丰又是如此耐人寻味,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我们来细读一下这首诗作: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我们发现,这首诗中包含着一个文学母题,即“在水一方”,也有人称之为“秋水伊人”。“伊人”译成白话就是“那个人”,这个“伊人”在和抒情主体之间的距离上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性,而且在性别方面也不能对“伊人”做出具体明确的判断,这同样增添了诗歌母题的模糊性、朦胧性特质。这种模糊性、朦胧性正是“在水一方”母题的本质意蕴,诗歌也往往因此让读者产生无限的多义性和丰富的联想,从而增进了其美感。

何谓“文学母题”呢?所谓“文学母题”,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有一种单一要素,如情景、主旨、事件、人物、意象,可以作为扩展叙事、形成新的文学作品的基础,称为母题。为什么说“在水一方”是文学母题呢?因为综观诸多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在水一方”的“伊人”有着经久不衰的文学佳话和文学传统,从而让它不断衍生,并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文学创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在汉代焦延寿《焦氏易林·屯之小畜》中就有着这样类似的描述:“夹河为婚,期至无船。摇心失望,不见所欢。”从中可以看出一位恋人隔着条河婚嫁,时辰到了还没有船来。她心神不定地期盼着远方,可是还是看不见自己所爱的人到来 ,最终满怀失望之情。短短16个字就写出了对“伊人”的期盼心理,甚至让读者想象到这位恋人的张望、焦急乃至最终失望的神态。但是“伊人”究竟是什么样子?“伊人”有什么身世和经历?都无法判知,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因而,这样的文学意蕴是无穷深厚的。《蒹葭》一诗,用凄清的秋景,来渲染冷寂落寞的气氛,用宛然在水中央可望不可即的“伊人”来表达空灵悠远的意境,用道路艰险漫长曲折的特点,辅之以重章叠唱、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韵律感来烘染出探寻者的怅惘迷茫之情。从而使得诗作文学意蕴十分深远厚重,深深地感染着一代代痴迷的读者。

这种“在水一方”的“伊人”之美在东汉文人的《古诗十九首》里也有所体现。《迢迢牵牛星》一诗就这样描述“伊人”在“在水一方”之美: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在这首诗中,诗人给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赋予了神话的色彩,诗人写天上一对被“清且浅”的银河隔开的夫妇牵牛和织女,写作视点却在地上人间。诗人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富有美感的悲情和离别之苦。有人评论说“‘一水间可望不可即,此距离最妙;远则邈不可见,近则略无美感。‘盈盈一 水遂成阻隔两情之象征;‘不得语谓眺望亦是一种语言。”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 《无题》一诗中描述了离别相思之苦,也表达了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诗人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想象与美好祝愿表达了对于“在水一方”的心上伊人求之而不得的痛苦和深情。其中有一段美妙的传说。相传李商隐十六七岁的时候投奔洛阳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在如此盛大的牡丹花会上李商隐与一位柳枝姑娘邂逅了。才子佳人,一见钟情。花会以后,两人都打听到对方的姓名和身份,柳枝姑娘是当地富商的千金,李商隐是节度使的客居诗人。他们偷偷地约会,但是每一次都很不容易,虽然见面很难但爱情依然是甜蜜的,每一次约会李商隐都会给柳枝写一首诗,姑娘把它们放在枕畔,枕着它们入睡。一转眼两年过去了,柳枝姑娘被父母许配给了一个有权有势的王侯。最后一次约会,从此两个人就将今生同世也恍若隔世了,绝别时最后一次写给柳姑娘的就是这首《无题》。 源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诗人的慨叹“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表现的凄恻情怀与美好期许正是他对于“在水一方”佳人的一往情深的思念的体现,与源自《诗经》以来的文化积淀悄然相合。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一代文豪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时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遴选前篇,该篇描述了作者泛舟赤壁,见赤壁美景之时,因人生遭际而生发独特十分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怀。

为了表达、渲染这种感怀,作者描写了他“饮酒乐甚,扣舷而歌”的情景: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此句采用了战国时屈原创造的楚辞体,以停顿处的“兮”字为标志,句中的“美人”的典故出自屈原的《离骚》中的一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其中“美人”都用作古代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苏轼在《赤壁赋》中,仿骚体所作歌,运用了屈原常用的香草美人等意象,抒发自己对“美人”的思慕之情,这个“美人”其实是指作者的理想。

“在水一方”之“伊人”情怀不仅仅影响了苏轼这样的一代文豪,特别是他们在人生迷茫、失意的时候,往往会自然而然生发出这种迷离的幻想或期待,甚至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也能出现这种文学现象。

我们来看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但丁《神曲·净界》第三十八篇描述:

在我的面前发现一条小溪,溪水向左流着,把生长在它两岸的草推倒在水面上。……我的脚步被溪水所阻,但我的眼光却看在水的那边,尽情地鉴赏那广大而多变化的丰草和佳木。当时我忽然看见一幅奇景,使我改变了思想的路线:原来是一个孤单的女子,她一方面唱着,一方面采着花,在那锦绣一般的路上。……那少妇从对岸向我微笑,手中不断地理着花朵,都是此地无种而生的植物。她和我之间的距离不过三步光景……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方智范先生认为:这种美人隔河而笑的形象,以及相去数步,如隔沧海的情景,与《诗经》中的《蒹葭》也有相通之处。我认可这种观点,但是,总觉得该篇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来说,似乎少了一点中国古典文学的缥缈韵味,显得过于具体,因而遐想的空间相对萎缩了不少,这也足以表明中国古典文学在美感的创造方面对于世界文学的贡献。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问题,更加突出地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教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新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发展方面也提出“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对诗歌散文的鉴赏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故“在水一方”之文学母题及意蕴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更为有趣的审美观照视角。无论是对于爱情,还是亲情、友情、事业等,都可以用这一母体加以艺术地再现。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样的一个片段:

离开我们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条大河流经,水流平静,又宽又深,一眼望不到对岸。……父亲上了船,划远了。船的影子像一条鳄鱼,静静地从水上划过。 父亲没有回来,其实他哪儿也没去。他就在那条河里划来划去,漂去漂来。……“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来吧,你不是非这样继续下去不可……回来吧,我会代替你。就在现在,如果你愿意的话。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 他听见了,站了起来,挥动船桨向我划过来。他接受了我的提议。我突然浑身颤栗起来。(巴西·罗萨《河的第三条岸》)

因“伊人”不可得而求之,更增添其神秘性、朦胧性,故“在水一方”的“伊人”情结也已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生根发芽,而且在近现代作品中影响也颇为深远,从戴望舒的《雨巷》到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等等,乃至成为流行歌曲《在水一方》的美妙歌词,甚至走入影视文学中。所有这些作品都努力渗透着这种迷茫彷徨的美感,代表了解脱了的追寻者努力进取寻求美的一种心态,从美学、哲学的高度阐述人与他所追求之物的联系。因而三千多年前先民的吟唱令后世人们为之吟唱,成为千古不绝的文学母题,生发出无穷的深远意蕴。

(作者单位: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猜你喜欢
伊人母题意蕴
论巴尔虎史诗中的提亲母题
伊人时尚
伊人时尚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复仇母题的现代嬗变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浅析《西游记》的两大母题及其象征意蕴
意蕴难求
三面伊人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