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

2013-04-29 23:52:52朱亚芳钱荷芳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习惯语言老师

朱亚芳 钱荷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认真听别人讲话”,“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应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课堂中的倾听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素养,是摄取知识的有效保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措施。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在集体学习中学会倾听,并坚持倾听,养成倾听的习惯,还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一、 营造氛围,为倾听创设良好的空间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长时间的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营造倾听氛围,为学生倾听创设良好的空间。

1. 调气静心。静心是倾听的前提条件。如何使学生做到静心呢?老师在课前应走到教室,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比如,前一节课是体育课或者课间操,学生经历了高强度的训练,心还在扑通扑通地跳着,还处于兴奋中,此时要留一两分钟,教学生深呼吸,自我调节,当学生的心安静下来,注意力已回到课堂上才可上课。这虽是小事,但要能坚持,久而久之,学生听到铃声会自觉调气静心,为倾听做好准备。

2. 保证有序。闹哄哄的课堂肯定影响倾听。教师要灵活组织教学,用多种方法来提醒学生专心听讲。如对答口令:老师说“小耳朵”,学生答“仔细听”;还有“一二三——坐坐好”等。如目光暗示:发现状况,目光变得严厉一点暗示学生;或者在讲课时,不时地用眼睛环视整个课堂,使学生感到你关注他们,调动他们参与;个别学生听课不认真,也可以通过这种环视,提醒他们注意,督促他们认真听讲。如语言提醒:“小明听得真专注!表扬!”——树立优秀典型法;“小刚(走神者)的同桌小芳听得最认真,小眼睛发亮,请她来回答!”——同桌发言暗示法;“这一组的小朋友都听得很认真,奖励你们来读书!”——奖励团体鼓舞法。如动作纠正:体态语言——竖起手指放在口前表静音,暂停手势,点点小耳朵等等,或者悄悄走近小捣蛋的身边,伸手摸摸他的小脑袋,拉回他正做小动作的手。

二、 讲究技巧,为倾听提供坚持的理由

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说教使人如坐针毡,无异于受罪。在课堂中,如何说,说什么,说多少,将是孩子愿意坚持倾听的重要原因。

(一) 优化教学语言

教学艺术很大程度上是“说”的艺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技能,还是启迪学生智慧,陶冶情操,都离不开口语。说得生动,方能听得入神,方能听有所获。打造魅力课堂,教师只有重视“说”的艺术,才能激发孩子倾听的兴趣。

1. 发音标准,连贯顺畅。大纲指出:“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教师应坚持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力求发音标准,吐字清楚。音不准,声也不会美,不会有吸引力,就谈不上语言的艺术性了。为保证课堂40分钟的效率,要求教师使用连贯顺畅的语言讲课,千万不能拖泥带水,没完没了。

2. 错落多变,缓急有度。人在一种单调的声音刺激下,大脑皮层容易进入抑制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合理运用语言节奏,实现内容与情感的有机统一。如第一册语文《大海睡了》教学时,适宜用温柔舒缓的语气来奠定温馨的课堂气氛,孩子们在教师柔声细语中,陶醉于夜晚沉睡的大海美景;而教学《春笋》一课,教师需要用兴奋的语气来“呼唤”春笋,赞美春笋,学生的思路才会在“声”的诱导下迅速和教学同步,从而享受愉悦、欣喜的心情。

3. 谐趣横生,鲜活时尚。谐趣横生的语言能给紧张乏味的课堂注入活力,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地进入乐学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说教学语言的“谐趣横生”,只能以教学目的为依据,不能“为幽默而幽默”,更不能因此而喧宾夺主,而应当是有理有度。营造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和谐气氛,对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启迪学生智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 多维评价倾听

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如:

“你听得最认真,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听出来了,你的耳朵真灵!”

“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

“大家看,这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

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都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那么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三、 教给方法,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教给学生明了的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听的训练,努力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1. 教会听的方法。教师总会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我们要给孩子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的要求。倾听五心法:一要专心,不管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评价他人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边听边思考。

2. 明确听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关注发言的学生,更要留意听的学生。应该给学生明确目标,经常给他们提出具体的听的要求,如听后评优缺点,听后补充意见、辩论,听后复述等等。有意识地培养,促使学生学会倾听,课堂效率才会得到提高。

3. 树立听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的模仿力极强,要让孩子学会倾听,首先老师在孩子的眼中应该是一位倾听者。叶澜教授曾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的思维火花。”课堂上老师的倾听,首先表现为对孩子的读书、发言、询问、讨论过程的认真听取。其次是有意识地让孩子当“小老师”——鼓励他们走上讲台,结束自己的发言要对大家的认真倾听说一声“谢谢”。这种方法,在孩子中树立了榜样,让他们认识到要得到尊重必须首先尊重别人,倾听就是尊重与被尊重的过程。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来自他人的尊重,而这种情感认同对孩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倾听,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流。边听边思,边听边记,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经常提醒督促和用心指导。有句名言说:“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良好的素养,并对其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荆溪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习惯语言老师
上课好习惯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老师,节日快乐!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