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报纸副刊探研

2013-04-29 21:35郭林茂
新闻世界 2013年7期
关键词:新变化

郭林茂

【摘 要】一张报纸有没有文化品位,决定了报纸的定位和档次。副刊不副,它是阅读的延伸和补充。这些年,平面媒体与时俱进,嫁接新媒体,适应新需求,报纸副刊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

【关键词】报纸副刊 新需求 新变化

著名报人金庸先生说:“副刊是一张报纸的灵魂……副刊做得出色的话,那张报纸就会与众不同。”一张报纸有没有文化品位,决定了报纸的定位和档次。副刊不副,它是阅读的延伸和补充。也可以说是报纸的魂。没有副刊的报纸是无魂的报纸。这些年随着新兴媒体的崛起,生活节奏的快捷化,受众的阅读也发生了变化。为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平面媒体也与时俱进,嫁接新媒体,融入新时代,报纸副刊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

自1982年笔者在一家报社工作以来,30多年来,感受到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副刊,其发展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跨越了数百年时空,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而这三个阶段我都经历过,也尝试过。因为,30年来我有六七年办过副刊,星期刊。其余时间也都与副刊打交道。这三个阶段是哪三个呢?我个人认为就是平面媒体阶段、多媒体阶段、全媒体阶段。而每个阶段,报纸的副刊都有不同的办法。只是方式方法不同罢了。因为,除极个别的报纸外,众多的报纸都是离不开副刊的。

三个阶段的报纸副刊都有哪些特点呢?简要的说是这样的:

报纸副刊发展的第一阶段——平面媒体阶段。这个阶段可划在2000年之前。其特点是以纯文学为主。报纸副刊与文学杂志相近。区别也仅仅是在载体不同,容量不同而已。所以,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班主任》(作者:刘心武)与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伤痕》(作者:卢新华)同时获得了1978年度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平媒阶段的副刊特点是:以纯文学为主。这个时期报刊是大众传媒。许多人把阅读报纸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报纸的副刊也就抓住读者的这一点,主打小说、诗歌、散文等,许多报纸还开设连载。我1982年到一家报社工作时,记得当时《羊城晚报》连载的是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许多人争着看,非常有悬念。据介绍,邓小平闲暇之余,也喜爱看金庸的小说,读来不累,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以此为界,平媒阶段的副刊可上溯到纸媒诞生以来,许多副刊编辑既是新闻从业人员,又是著名作家。如张恨水、周瘦鹃、孙犁、赵超构、金庸、梁羽生,美国的马克.吐温等。此阶段报纸副刊经历的过程很漫长,可以说自平媒产生起,此类副刊就一直延续,发展。

报纸副刊发展的第二阶段——多媒体阶段。此阶段的大致时间可界定为互联网兴起阶段。国内互联网的兴起大约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互联网加上二媒广播、三媒电视以及BB机、手机等等,形成了多媒体传播。这一阶段,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广泛了,也就促进了报纸的转型。于是,兴起了周末版、星期刊,后来又出现了众多的晚报、都市报,副刊也由纯文学向生活领域延伸,向着多样化演变。如当时我所在报社的星期刊就开设了生活百味、人间万象、缤纷世界、知识窗、百花园等栏目。多媒体阶段不少报纸渐渐淡出了连载,开始以多样性来适应读者的不同口味。

报纸副刊发展的第三阶段——全媒体阶段。此阶段的时间大致可定位在2006年以后到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3G的运用,LBS、微博、微信、物联网、手机报、在线阅读……等等,信息传播乱花渐欲迷人眼,光互联网上从来都是“客”源不断,从博客、威客、换客、拼客乃至晒客后,又冒出了试客这一新网民群体,连手机也都普及视屏了,传统纸媒由大众化走向分众化,其副刊也出现根本变化。

回顾报纸副刊的发展,可以看出在三个阶段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1、平媒时期——特点:内容为王,吸引读者,大众传媒,受众广泛。内容以纯文学作品为主,连载作品有众多读者群。2、多媒体时期——特点:副刊多样化,周末版、星期刊出现,内容由传统副刊向综合副刊发展。典型栏目有:人间万象、万家灯火、生活百味、健康乐园等等。开始与读者互动。记得上世纪90年代我主编一家报纸的星期刊,一次刚在头版的星期天话题栏目里刊发了《老子难当》,立即就有作者写了《儿子难做》,接着又有《妻子难为》等等,于是围绕这一话题,越说越热闹。3、全媒体阶段——特点:互动分享。全方位融入生活。如今晚报业率先引进了二维码,宁波报业推出《淘宝天下》,嫁接互联网、龙源期刊网,推出网尽天下杂志,实现在线全阅读等等,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报纸副刊也随着向大副刊发展。如许多晚报都市报开设的旅游、养生、美食、茶坊、博客、网事、互动、约会、购物、情感、时尚、青春方阵、主妇时代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文章轻松愉快,适应了不同受众的需要。所以,大副刊时代是随着厚报与全媒体时代到来而产生的。

全媒体时代到来了,副刊的发展多样了,那么,报纸副刊到底该做些什么呢?我个人的体会是:在坚持导向正确、不庸俗媚俗的前提下,能抓人,留住读者眼球的就是好的。要达到引起受众关注,激起读者共鸣的目的,一是要加强与生活热点的融合,通过大副刊对全面融入读者生活,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捕捉到趣味性、有思考性、有议论性的话题,引起受众注意。如文娱、健康、教子、科普、旅游等等,都是大副刊的视角,借助副刊的休闲娱乐激起读者共鸣,在轻松的阅读中享受生活,获得教益;二是注重副刊的网络化的构建,使副刊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有效避免副刊在全媒体时代“掉队”。在全媒体时代,只有通过对副刊内容进行网络化的传播,才能使得副刊可以不拘于有限的版面,发挥出“无限”的传播效果。在突出网络化传播的同时,亦可借助互联网等有效手段对副刊进行全方位的视听包装,树立副刊的品牌形象,对读者的阅读起到引导和助推的作用;三是增强副刊的互动性。虽然副刊尚不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可言,但我们亦可通过报网平台、微博等新兴媒体作为辅助手段来充分挖掘副刊的潜在魅力,使得副刊的影响力得以最大化。例如,可以通过报网平台开设副刊专栏,通过微博交流互动话题、搜集民声民意,及时反馈读者意见。当然,除此之外,具有互动性功能的报纸版面的设置更是必不可少。

总之,全媒体厚报时代版面多了,要融入的内容也多了。作为报纸,要在全媒体时代赢得受众的关注,必须研究他们的需求,适应读者不同的口味。当然,办好全媒体时代的报纸是很难的。因为读者的要求高了,知识丰富了,休闲娱乐的方式多样了,获得信息的渠道开阔了。所以,报纸副刊要想抓住读者,吸引受众,必须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节奏感更强,以跟上在传媒分众化,阅读碎片化发展的时代脚步。反之,如果作者不研究读者,编辑不研究受众,平媒只能越办离读者越远,在全媒体到来的冲击下被挤去越来越多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①黄艾、曹三省,《报业全媒体进程中的若干现实问题》[J].《传媒》,2013(3):10-13

(作者:阜阳日报社副总编)

责编:刘冰石

猜你喜欢
新变化
变化中续接“新变化”
租赁会计国际准则的新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辨析
浅谈俄罗斯“茶”文化及其在俄语中的反映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汉化及新变化
亚投行成立与国际关系局势新变化
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及其历史本质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几点感悟
石材市场“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