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生
【摘 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目的就是推动新闻工作者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己任,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采编出一大批导向正确、读者喜闻乐见的好新闻,引领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就一篇获奖新闻作品的采写历程,阐述广大基层是好新闻的“沃土”,并提出只有采取沉下去捉“活鱼”、弯下腰“心贴心”等方式,才能确保“走转改”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关键词】群众路线 走转改 好新闻
作为一种职业追求,新闻工作者采编出的新闻作品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权威部门的褒奖是莫大的满足和欣慰。2012年7月,我在参加黄山日报社和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政治处策划组织的“走转改”——“沿着小平足迹走”活动中,徒步登临黄山之巅,通过采访黄山迎客松“守松人”胡晓春等而写出的通讯《黄山松骨》,继刊发当月获得省委宣传部《新闻月评》高度评价之后,在2012年度安徽新闻奖(报刊类新闻作品)评选中又荣获一等奖。
一个地市党报的新闻工作者能够问鼎省级最权威新闻奖最高奖,喜悦之情当然不言而喻。短暂的欣喜之余,梳理采访写作的点点滴滴,我再次真切地感受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重在联系实际、贵在取得实效。
一、沉下去才能捉“活鱼”
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活动开展之初,策划组织者便决定把重点聚焦在黄山风景区工作的“守松人”、放绳工(司职捡拾悬崖峭壁间的垃圾和应急救援的人)、餐厅领班等普通人、平凡人身上,用笔和镜头展现他们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辛勤执著的敬业精神。
1、转换角度天地宽
因为在旅游界的特殊地位,黄山从来不缺少关注,诸如“四化”(系统化、数字化、精细化、人性化)管理保护、景点“轮休”等经验和创新做法,一直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也是各山岳景区借鉴学习的样板。即使是关于迎客松的保护,报端也屡见黄山为迎客松设立了世上独一无二的岗位——“守松人”等动态消息。如何采写出新意成为我采访前首要思考的问题。
鉴于迎客松既是黄山风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也是黄山人民、安徽人民乃至中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媒体更多关注的是迎客松的本身,她的“健康”状况,为她而设的保护措施等等,鲜有提及“守松人”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我于是决定另辟蹊径,从“守松人”日常工作生活入手,找寻至今已有1300多岁高龄的黄山迎客松依然长势旺盛郁郁葱葱的秘诀,展示30多年来19位“守松人”接力特护迎客松的生动实践。
角度一变,思路豁然开朗。“守松人”的日常工作程序、历届“守松人”的情况、如何进行护理、动人心魄的小故事小细节等悉数纳入采访提纲。
2、深度挖掘扩张力
最大限度地扩大新闻张力是一篇好新闻作品的魅力之一。实现这个目的,需要在文章中见人见事见精神,需要记者与基层“零距离”,深入群众,深入现场,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体会新闻现场的震撼和感动。
为了扩大这种新闻张力,采访实践中,我不仅与被采访者聊工作、谈生活、话感想,甚至和他们一起深入现场观测迎客松的生长情况,聆听他们“守松”的花絮,力争通过一些细节和故事的串联,有血有肉地展示守松的艰辛历程。
通过深入细致的走访, “守岁还是与松共度”、“护理要讲究技巧”等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细节逐渐拔开云雾显露出来。经过整理加工,它们犹如一条条“活鱼”游弋在新闻作品中,让读者倍感亲切、真实、可信。
二、弯下腰才能“心贴心”
“不到基层去,总隔着玻璃窗,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层去,从材料到材料,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去,通篇干巴巴的话,表达就不够到位;不到基层去,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够投入。”长期的新闻实践证明,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走”出来的。
但在如何走、怎样走的问题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开展“三贴近”、“新春走基层”等专项活动,我认为,新闻工作者除了自身“五勤”(手勤、腿勤、口勤、眼勤、脑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弯下腰”,感同身受地与受访者交流沟通,从而引来新闻的源头活水。具体实践中,不妨暂时忘记彼此的“工作角色”,有意识地进入一种“生活角色”,把彼此的关系放在“朋友”甚至“家人”的位置上分析角色、进入角色和演绎角色,心贴心地交流,让采访对象敞开心扉。
纵观当今世界,一小部分新闻工作者由于工作关系,结识了不少达官名流,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自我感觉优越,对基层群众不屑一顾。即使到基层采访,态度不是趾高气扬,就是居高临下,受访者必须无条件遵从、服务。这种尊卑之分、城乡之别的观念,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听不到真话、了解不到真相,严重制约了新闻的挖掘,桎梏了素养的发挥,辱没了职业的操守。从这个层面来理解,“弯下腰”是一种工作态度,甚至说可以是一种“深入基层、向群众求教学习”工作作风,必须持之以恒地加以倡导和发扬。
接地气才能有灵气,“弯下腰”才能心贴心。《黄山松骨》顺利完成采访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易于践行了这种“弯下腰”的工作风。下面摘取一段对话记录加以佐证:
胡晓春:我的工作很简单,每天早上6点开始,每两小时把迎客松的主干、枝丫、冠顶、冠幅等都查看一遍。基本都是程序性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迹。(刚见面时他虽然有点腼腆,但很平淡)
记者:因为您守护的是“国宝”,工作虽然简单,但责任却不小哦!(肯定他工作的价值寻求认同感)
胡晓春:的确如此,那么多人牵挂着,容不得不得半点闪失呀!(认同记者的观点)
记者:难道是简单扫一眼就行?!(乘胜追击,进一步挖掘采访内容)
胡晓春:还真不是简单扫一眼就行,有的地方还要用放大镜、望远镜细看…….(话匣打开)
……
记者:每次都这样,是不是觉得很累很枯燥?不妨我来试试?(以关怀和体验的方式拉近彼此距离)
胡晓春:累倒不是很累,不过要很仔细。(他递过望远镜)
胡晓春:先要看树的纹理、颜色是否有变化,接着要观察松枝是否有异样…….(在他的指导下,记者完成并了解了日常观测的流程和要领)
整个采访过程,记者扮演了许多角色,在与景区园林局干部交流时扮演了市民的角色,认真进行咨询解疑释惑,与游客交流时又扮演了驴友的角色,共同分享绝美风光,等等。这些角色的扮演,既创设了和谐的交流环境,又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一些他们自己认为微不足道记者却如获至宝的小细节、小故事纷纷脱口而出,为接下来的写作收获了一份份真实而又翔实的素材。
三、文质朴才能添魅力
新闻媒体作为面向大众的新闻传播平台,受众更多的是基层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新闻作品除了必须具备导向正确等“硬件”外,还应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杜绝官话、空话、大话,运用清新质朴的文风,让读者喜闻乐见、感同身受。
1、标题贴切形象
标题犹如新闻的“眼晴”。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常常为新闻报道增色添蕴,使读者眼前为之豁然一亮,陡增阅读兴趣,因而有“题好一半文”的说法。《黄山松骨》亮点之一也在于标题语言形象贴切。
标题要依据事实本身逻辑,采用理性准确的语言,简明扼要的表达事实。《黄山松骨》标题说其贴切,因为这篇新闻作品主要是写守松人的,“松”字出现在标题内,尤其加上“黄山”这个定语进一步明确范围,极易让读者联想到的黄山松代表——迎客松,达到了一目了然的效果。
说其形象,重点突出在一个“骨”字上。所谓骨,即骨骼,指人或动物肢体中坚硬的组织部分,具有支撑形体、保护内脏和进行运动等功能。对于迎客松保护而言,守松人无疑是其中坚力量,他们努力的付出支撑着1300多岁高龄的迎客松依然长势旺盛、郁郁葱葱。将“骨”字运用于标题中既形象又传神,质感美感油然而生。
2、行文清新质朴
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不可否认,不少新闻媒体的新闻作品时常给人一种“冗长空洞、言之无物”、“文件语言、刻板生硬”的印象。随着近年来大力贯彻“三贴近”原则、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新春走基层”活动等的深入,我国新闻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老百姓的镜头多了,基层的声音响了,套话空话少了;实实在在的内容多了,官腔官调少了,群众语言多了。可见,改变文风无疑是不断提升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本文的写作之初,笔者就决意依据事实本身逻辑,大量运用实话、白话,通过唠嗑中说家常、体验中感受百姓情等方式,简明扼要地表达事实,力求文章通俗易懂、亲切自然。在写作过程中,还重点做了两项技术处理:一是把专业术语通俗化;二是把数字形象化。
专业术语通俗化方面,“守松人”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因为这种职业并不多见,是一种口语化的称谓,但以这种方式出现文中,增加了文章的亲和力,人们也乐于接受。再如关于物联网的描述:“可别小看了这小小传感器,有了它们,纵使千里之外,迎客松身上的一痛一痒,都能被悉数掌握。”“这样的传感器,在迎客松近身共装了5个,它们如千里眼和顺风耳,分别实时监测着这棵千年名松周围环境的光照、湿度、风速、雨雪感知和土壤水分等信息……”让人感到不晦涩、易理解。
数字形象化方面,如“30多年来,19位守松人接力特护,至今已有1300多岁高龄的黄山迎客松依然长势旺盛、郁郁葱葱。”一句中的“19位守松人接力特护”、“1300多岁高龄”形象自然。还有“为了保护黄山松,自1981年12月开始,黄山为这棵举世无双的松树设立了一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岗位——守松人。”一句中“举世无双”和“独一无二”的连用等都营造了很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当然,一篇文章的获奖可能只是偶然,但她却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好新闻往往出自基层,只要我们坚持“三贴近”,真情践行“走转改”,一定能采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读者的新闻作品来。
(作者单位:黄山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