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妙珍
【摘 要】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曾长期受到冷遇,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根本无法实施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的美育教学。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抒情诗为例子,通过具体的实例,探索怎样引导学生在抒情诗中品味诗美,让学生学会融情赏美。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论述:1. 创设情境,启迪情思;2. 联系背景,领略情感;3. 精讲传情,吟咏嚼味。
【关键词】 诗歌教学;抒情诗;引导;品味
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我们有没有发现美的眼光。语言文字从几个简单的象形文字发展成为浩瀚辞海,其中每一颗晶莹的水滴都折射出绚丽的光泽。纵观语文教材,这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可以说,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体现。它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或写景状物,或记人叙事,或抒情言志,或感时明理等等。真可谓“视接千载,神思万里”,古今中外全括其中,如深情难忘的师恩(《我的老师》)、伟大而平凡的白杨树(《白杨礼赞》)、充满童趣的社戏(《社戏》)、高大凝重的背影(《背影》)等等。语文是科学,也是审美艺术,语文教学是内容丰富的综合性教学。脱离了作品特有的美感,脱离了人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就如同断源求水、折木求花。因此,语文课堂既要传授知识,又要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在各种文章体裁中,诗歌是情的火花,美的凝聚。诗歌教学应当使学生品味诗情,感受诗美。学生倾心融情赏美的过程,也就是乐意入境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情思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高度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诗歌教学应在其面前展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使他们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感受诗美。《雨巷》一诗其意境可谓优美,江南长长的小巷、细细的雨帘、撑伞的女孩渐渐远去的背影、寂寞的丁香花,这些意象与诗人的情感融合,使整首诗有一种凄清的意境,不仅反映了诗人单纯的爱情观,而且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有找不到出路而空虚哀怨的心情。
诗人在表达内心情感时往往借助客观事物、客观生活的多种物境在诗人的心灵中轮换交映,使诗歌异彩纷呈,有借物表意之物,有借境传情之境,有借景传意之意,有依事入情之事,对这些物、境、景、事进行描绘,说明其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形象要素所造成的艺术氛围,剖析这些物、境、景、事与意、情的联系,深入诗人的情感世界。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人就借助新颖的意象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在诗中,“我”的形象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与祖国一起经受苦难,并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重任。诗人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来表现这种情感,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而依然具有顽强活力的特点;“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窝”“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象征着祖国的蓬勃发展。因此在讲解时,要紧扣那些具体生动的意象,这样就更能感受诗人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二、联系背景,领略情感
诗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基础往往决定着诗作的基调,教师在讲解诗歌之前应介绍诗人的生平、独特的思想经历、情趣性格,把握诗人的人格魅力,领略诗歌的个性美。以《静夜》的作者闻一多和《春鸟》的作者臧克家为例,闻一多是一位具有独创风格的爱国诗人,在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古典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规范下,形成了炽热浓烈、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其情感方式为“以凝聚的形式喷射过量的火”,两者相得益彰。《春鸟》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作者正在战地进行宣传活动。1942年5月在河南叶县寺庄,作者臧克家和几个朋友创办了《文艺丛刊》,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不料竟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查封,作者的处境也十分危险,被迫离开将近五年的前方生活。5月22日清晨,于春鸟声中,作者怀着郁愤的心情,写成这首诗。因此,我们只有联系了时代背景,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诗人揭露了反动派摧残民主、钳制言论的罪行,抒发了向往自由、渴求真理心情的这一主题。臧克家是战士、诗人,走的是不同的诗歌创作道路,闻一多以牢固的文学根基侧重理论的建树,其《静夜》成功的实践着诗人“三美”理论。臧克家讴歌火热的战斗生活,侧重诗歌主题的提炼,《春鸟》构思时善于“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刻——黎明的鸟歌”,作为感情聚集点由此拖开联想,旨在向往自由。
丰富多彩的诗歌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曹操的《观沧海》,诗中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恰当的。
三、精讲传情,吟咏嚼味
诗歌抒情一般婉转含蓄,感受诗歌的抒情美,必须循序渐进。
1. 首先要扣“诗眼”,诗在立意、练字上显示出魅力,这一字、一词、一句尽传精神。教师就要对这一字、一词、一句进行点拨,启发学生认真思考,以求得诗歌思想感情的再现。如宋祁的《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闹”字写出了繁花似锦的春天,红杏枝头,蜂飞蝶舞,春意盎然。这一“闹”字写出了是诗人心中对春天的赞美,这一“闹”字意境全出,即传达出春日万物争喧的情境,这正是词人的最高明之处。
2. 其次要精讲细说。特别实际那些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言淡深远的诗句。教师不仅要做必要的提示而且要精讲细说。如《黑人谈河流》中的“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这句诗看似平淡,但它在这首短短的诗歌中前后出现了两次,在结构上形成前后呼应,在诗中的作用不同寻常。因为这句诗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积淀,因而显得“深邃”了。这句诗代表全体黑人发出了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抓住这句进行精讲细说,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也就水到渠成了。
3. 第三要结合具体作品讲解一些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我爱这土地》一诗,采用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人非鸟兽,不言自明,此诗偏以“假如”开头,这是第一层强化。谁不知道鸟声优美清脆,此诗偏以“嘶哑”相形容,这是第二层强化。光有这两层强化还不够,于是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这可以说是第三层强化。正当读者为诗人不断的歌唱——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一个破折号之后突然出现了“我死了”,让身躯沃土,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却贯之着“鸟”对土地的执着的爱。在教学时,着重分析诗歌的抒情方式,更能理解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4. 第四,要反复诵读,体现情感美。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要有鲜明的韵律,富有节奏感的音乐美。其抒情美是靠内在的底蕴和音乐性的,只有经过反复吟咏才可能渐渐体会诗中的情韵,慢慢咀爵出诗味来。如《星星变奏曲》一诗,因为这是一首朦胧诗,需要反复诵读才能感知“星星”的形象,领会其中的象征意义。因此,诗歌教学中的范读要求创造情境、品味诗情,要给学生朗读的机会,变换朗读形式并及时给予点评。
诗歌美决定了诗歌教学可以感染学生心灵、增进美感、陶冶情操、以美育人。因此,我们今后在诗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诗歌特有的美学因素,采用不同的手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创造美的能力,就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中尽情飞扬。
【参考文献】
[1] 朱志荣. 美学原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许桂燊. 文学创作基础[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3] 曾锦锋. 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美妙的意境[J].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