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外敷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2013-04-29 06:53:00邱明山徐明陈进春张倩彭海聪张怡燕杨美玉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3年7期
关键词:来氟米特中药疗法外治法

邱明山 徐明 陈进春 张倩 彭海聪 张怡燕 杨美玉

【摘要】目的:观察白芷外敷对类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抗风湿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伤湿止痛膏敷贴,治疗组加用白芷敷贴。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以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晨僵、活动度之关节炎症指数(AI)及疼痛程度自测评分(VAS)等观测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关节炎症活动度指数,治疗组(12.68±5.80),低于对照组(15.58±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关节疼痛活动度指数,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3.05±1.27)、(3.41±1.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中医证候有效率,治疗组34.21%,对照组1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白芷外敷联合常规药物能明显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肿痛程度,提高疗效。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外治法;中药疗法;白芷;甲氨蝶呤;来氟米特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ngelica Dahurica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ine o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Qiu Ming-shan,Xu Ming,Chen Jin-chun,Zhang Qian,Peng Hai-cong,Zhang Yi-yan,Yang Mei-yu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gelica dahurica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joint swelling and pain.Methods: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ere randomly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antirheumatic 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hangshi zhitong paste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topical application of angelica dahurica,7 days as a course.After 1 course,there was an efficacy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joint pain,tenderness,swelling,morning stiffness,arthritis index(AI)of activity and pain severity score(VAS).Results:The arthritis index(AI)of activit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12.68±5.80)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15.58±7.00),with the difference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 joint ache activity index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3.05±1.27)and(3.41±1.57),with the difference being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 TCM syndrom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34.21% and 13.51%,the difference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Angelicae dahuricae comibined with conventional medicine for topical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joint swelling and pain was good,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arthritis,rheumatoid,external treatment;therapy with TCM;angelica dahurica;methotrexate;

leflunomide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异质性、免疫性关节炎,侵害了世界上近1%的人口。其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属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难治病范畴。研究显示, RA患者越快达到临床缓解,获得持续缓解的可能性越大。尽快减轻炎症、缓解病情是治疗RA的关键,而消炎止痛药对胃肠、心、脑、肾等产生的不良反应及一些新特药品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大部分患者的使用。因此,结合现代医学进展,探索适合我国目前医疗和经济水平,寻找效优价廉的RA治疗方案是医务人员努力的方向。笔者运用白芷敷贴配合常规药物治疗RA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RA患者80例,按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剔除在观察期间未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治疗者5例,两组共有75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具有可比性。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症状体征比较,见表1。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及欧洲抗风湿病联盟(The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2009年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RA的诊断标准及有腕、肘、膝、踝(其中1项)关节肿胀疼痛;②依从性强,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试验药物,保证完成疗程。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 < 18岁或 > 70岁者;②晚期患者,关节严重畸形,关节功能IV级者;③重叠其他风湿病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严重的膝骨关节炎等;④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⑦精神病或老年痴呆症患者;⑧用药部位有皮肤破损未愈者;⑨病情危重,难以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⑩依从性差,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5 剔除标准 ①不能坚持治疗者;②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适宜继续接受试验者;③未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治疗者;④自行退出试验者;⑤治疗过程中有其他心、脑、肝、肾、造血等系统的严重疾病患者。

2 方 法

2.1 分组方法 受试者的就诊顺序予以编号1~

80,借助SPSS10.0统计软件的随机变量函数(Rv.uniform)将编号转换为1~80范围内的随机数,按随机数从小到大排序,第1~40位作为对照组,第41~80位作为治疗组。

2.2 治疗方法

2.2.1 洗脱期 ①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进入试验前剂量稳定必须大于7 d;②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进入试验前剂量稳定必须大于14 d,洗脱期后进入治疗;③局部使用外用药者须停药经过7 d的洗脱期。

2.2.2 对照组 常规治疗参照EULAR 2009年推荐的RA治疗指南,口服甲氨蝶呤片[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信谊制药总厂生产,国药准字H31020644,批号111003]15 mg,每周1次;来氟米特片(福建汇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75,批号120102)10 mg,每日1次;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37,批号ML011]75 mg,每日1次。同时予伤湿止痛膏(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102029,批号100601)于受累关节局部敷贴。7 d为1个疗程。

2.2.3 治疗组 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芷敷贴(白芷研极细末,52%白酒适量混匀成糊状,外敷于受累关节处,用绷带轻轻缠绕固定,4 h后去除),每次1贴,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

2.3 疗效观察

2.3.1 观察指标 以腕、肘、膝、踝关节中肿痛最重的一个关节作为观察关节,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的关节炎指数及疼痛程度自测评分[采用可视化模拟系统(Visual simulation system, VAS)疼痛标尺评估],并进行比较。

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包括下列临床观察指标,①关节疼痛:0分正常,无关节疼痛;2分轻度,疼痛轻,尚能忍受,或仅劳累、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基本不影响工作;4分中度,疼痛较重,工作和休息均受到影响;6分重度,疼痛严重,难以忍受,严重影响休息和工作,需配合使用止痛药物。②关节压痛:0分正常,关节无压痛;2分轻度,重压时疼痛;4分中度,中等力按压时疼痛;6分重度,轻压即感到疼痛,或痛不可触,难以忍受。③关节肿胀:0分正常,无关节肿胀;2分轻度,关节轻度肿,皮肤纹理变浅,关节的骨标志仍明显;4分中度,关节中度肿,关节肿胀明显,皮肤纹理基本消失,骨标志不明显;6分重度,关节重度肿胀,关节肿胀甚,皮肤紧,骨标志消失。④屈伸不利:0分正常,无关节屈伸不利;2分轻度,关节活动范围减少 < 1/3;4分中度,关节活动范围减少 > 1/3,≤2/3;6分重度,关节活动范围减少 > 2/3。⑤晨僵:0分正常,无晨僵;2分轻度,晨僵 ≤ 1 h;4分中度,1 h < 晨僵≤2 h;6分重度,晨僵 > 2 h;总分为30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①0分:无疼痛症状;②1~2分:轻度疼痛,不影响正常活动;③3~5分:中度疼痛,疼痛发作时影响正常活动;④6~8分:重度疼痛,疼痛发作时必须卧床休息;⑤9~10分:极重度疼痛,疼痛剧烈难以忍耐,休息不能缓解,须镇痛药维持。

安全性评价指标观察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皮肤瘙痒、敷药处皮疹、小水泡等)。

2.3.2 疗效评定标准 以关节指数及VAS疼痛评分作为疗效评定指标。参照尼莫地平法即:N=[(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以及2002年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级。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出现局部皮肤过敏反应者,应停止外治,视为治疗失败。

2.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表示,各组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3.1 两组患者AI及VAS评分比较 两组经治疗1周后,关节炎指数(AI)、患者自我感觉(VAS)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且在AI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37 < 0.05),见表2。

3.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白芷敷贴能明显减轻RA患者的关节炎症,见表3。

3.3 不良反应 完成临床观察的75例病例中,治疗组有1例出现局部皮疹、瘙痒的过敏现象,对照组2例出现类似过敏现象,视为治疗失败。

4 讨 论

白芷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并被列为中品;性温,味辛、微苦,气芳香,归胃、结肠、肺经,具有散风除湿、通窍镇痛、消肿排脓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白芷挥发油(EOAD)可能通过对单胺类和肽类2种神经递质的调节、增加中枢POMC mRNA表达阳性细胞数和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量,从而激活内源性镇痛机制而发挥中枢镇痛作用[1-2]。

EOAD对物理、化学性刺激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无身体依赖性[3]。白芷的香豆素(CAD)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与抗炎作用,且在30 min内作用最强。CAD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有一定的关系。此外,明显减少NO的合成可能是其发挥镇痛作用的重要机制[4]。白芷中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水合氧化前胡素、白当归素是4种主要线型呋喃香豆素类成分,药理作用在进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中[5-6]表明,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能明显抑制热板、醋酸所致小鼠疼痛,为白芷镇痛的活性成分;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水合氧化前胡素均能明显缓解BaCl2所致兔肠平滑肌痉挛,为白芷解痉的活性成分。东莨菪素为白芷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止痛作用,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类似。白芷的醚溶性成分能使家兔离体小肠的正常活动受到抑制,还能对抗毒扁豆碱、甲基新斯的明和氯化钡所致的强直性收缩。这种对抗拟胆碱药的药理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白芷具有解痉止痛作用[7]。

白芷与其他中草药联合煎洗治疗RA亦多有报道,但单味白芷研粉外用未见报道,早在清代,外治大师吴师机就在《理瀹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外治法可以使药力直达病所,通过肌肤腠理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使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其血液浓度,对关节肿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内治法。本研究发现,白芷外敷配合常规药物治疗能明显减轻RA患者的关节肿痛程度,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5 参考文献

[1] 聂红,沈映君.白芷总挥发油对疼痛模型大鼠的β-内啡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一氧化氮及前阿黑皮素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9):690-693.

[2] 聂红,沈映君.白芷挥发油对伤害性疼痛模型大鼠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3, 14(1):68-70.

[3] 郑辉,王德才.白芷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9,28(1):83-86.

[4] 王春梅,崔新颖.白芷香豆素的镇痛机制初探[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2):121-123.

[5] 王梦月,贾敏如,马逾英,等.白芷总香豆素的药理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0):954-956.

[6] 王梦月,贾敏如,马逾英,等.白芷中四种线型呋喃香豆素类成分药理作用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22(3):485-489.

[7] 凤良元,鄢顺琴,杨瑞琴,等.五种不同产地白芷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9(2):56-59.

猜你喜欢
来氟米特中药疗法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应对早期麦粒肿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0
针灸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患者子宫内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联合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补肾健脾方促进骨痂生长的临床观察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关于益赛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
温肾益肺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9例临床观察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