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琴
摘 要: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下面提出了创设高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研究
数学教育在高中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在高中数学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做好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工作
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是情境教学的手段。在情境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在遵循有效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在数学课堂上形成良好的氛围,才能帮助学生达到整体素质和谐发展的目的。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够使学生迅速自觉地进入课程学习的最佳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懂得合作的快乐和合作的意义,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教学内容,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教师应该在情境教学中引入必要的现实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新课标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生活实例引入数学课堂。要想使数学教学的生命力回归,高中教师应该在情境教学中引入必要的现实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看到数学问题在生活中的原型,能够提高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热情,能够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案例1】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函数概念教学时,可以利用航天飞船的素材设计问题:在“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升空的过程中,飞船距离地面的距离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飞船回来时依旧如此。
此时,教师问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之间存在着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那么请同学们再举出一些这样的实例。”在情境教学中引入必要的现实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知识。
三、数学教师应该在情境教学法中融入必要的“认知冲突”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在其头脑中构建数学认知的过程,要想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把“认知冲突”作为教学的起点,在数学课堂中创设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情境,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运用大脑思考数学问题的机会,才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概括能力,才能快速地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性思维。
【案例2】在学生学习函数的奇偶性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假设y=f(x)是奇函数,那么会有f(-x)=-f(x),也就是说,f(x)=-f(-x),如果将y=f(x)换成y=f(a+x),会有什么其他的结论吗?”部分学生会认为f(a+x)=-f(a-x),还有的学生会认为f(a+x)=
-f(-a-x),那么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呢?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函数的定义得出正确的答案。已知y=f(a+x)是奇函数,那么它肯定关于原点对称,假设p点在这条曲线上,且与p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q也会在曲线上,因此,得到f(a+x)=-(a-x)。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四、数学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中创设开放式的试题情境
开放性问题既涉及一定的数学知识,又涉及一定层面的社会知识。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学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打破自身的思维定式,有机地将各学科的知识和解题技巧融合在一起,灵活多变地对数学试题进行设计。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案例3】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求证:13+23+33+…+n3=(1+2+3+……+n)2。这是一道传统的数学题目,一般情况下,数学教师会采用归纳法证明结论,但是,归纳法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采用归纳法会在学生心中形成很多疑问,如果教师能够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境,将上述问题改编成:13=1,13+23=9,13+23+33=36,
13+23+33+43=100……,然后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式子,鼓励学生找到并证明相关的结论。这样,就成功地为枯燥的证明题创设了一个猜想的背景,既能降低解题的难度,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
数学教学情境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对比情境、故事情境、虚拟情境和实验情境等,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決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杜芬.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方法的运用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作者单位 贵州省遵义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