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何远辉 曹强
摘 要:通过对肩肘倒立教学的分析,本文就体育课中教学设计问题提出了“宏观设计,突出整体”“把握精髓,攻破难点”“精讲多练,准确扼要”等策略,倡导简洁、有效、朴实的设计方式,提高学生技术动作练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递进;相扣;设计;精髓;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7-0056-02
肩肘倒立教学是中小学体操教学中常见的动作之一,从系统论角度认识,每一体操技术动作都有若干个环节和衔接技术组成,若干环节中有一个核心技术。肩肘倒立动作由三个环节组成:起始环节——身体后倒,两腿上举挺髋,两臂压垫;中间环节——两手撑腰,夹肘立腰;结尾环节——伸腿展髋。这三个环节中,起始环节是助跑器,给顺利完成动作带来动力;中间环节是整个动作的核心,由上臂与肩颈成三角支撑,尤如高楼大厦的地基,决定动作是否成功的关键;结尾环节是展示,挺髋伸腿充分使身体伸展,体现了完成动作的规范性与艺术性。
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近期刚刚开展了一次教研员“下水”展示课活动,区体育教研员为广大体育教师呈现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肩肘倒立,执教年级是七年级。在此,笔者以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方式,不同教学手段产生不同教学效果为出发点做出了一些思考与分析,旨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现与各位同仁一起交流探讨。
一、教学过程
1.夹肘前脚掌走
练习方法:学生一路纵队绕着场地进行前脚掌走,同时两手撑腰后侧的上部。
练习要求:拇指置于腰侧,其余四指托背部,虎口卡住腰侧部。
练习目的:初步感知肩肘倒立动作中立腰、挺髋以及手夹肘支撑的姿势。
2.原地夹肘练习
练习方法一:两人一组合作,练习者进行撑腰夹肘练习,帮助者向内按住练习者双肘。
练习方法二:练习者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撑腰夹肘练习。
练习要求:两手叉腰背部,同时屈肘内收夹紧。
练习目的:明确手撑腰的位置、姿势,强化屈肘内收的技术动作。
3.游戏:“点石成金”
练习方法:学生两腿伸直成并腿坐,上体前屈,胸部靠近大腿,两手触脚面,然后上体滚动后倒、翻臀,同时两手臂压垫。
练习要求:后倒时两腿并拢,脚面绷直,脚尖点地。
练习目的:充分后倒、翻臀,腾出手臂支撑的空间。
4.游戏:“三足鼎立”
练习方法:在完成“点石成金”动作的基础上,将两手由压垫姿势过渡到手撑腰的上部姿势。
练习要求:两肘内收、夹紧,肩颈和上臂成三角支撑。
练习目的:巩固支撑底盘,为后续向上伸腿、展髋、挺身练习做好铺垫。
5.帮助下完成动作
练习方法:练习者从“三足鼎立”姿势开始,逐步完成伸腿、挺身、撑腰,成肩肘倒立姿势,保护与帮助者蹲在练习者一侧。
练习要求:屈肘内收手撑腰,伸髋挺腹腿蹬直。
练习目的:初步完成肩肘倒立的完整技术动作,在帮助下体会稳定的感觉。
二、思考与启发
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的体育课?它应该是精心设计的课,主要体现在教学组织严密、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步骤清晰等。纵观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位上课老师的教学设计可谓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笔者归纳总结出三大亮点,具体如下:
1.宏观设计,突出整体
如果我们把课堂教学比喻成一个的“圆”的话,那么,每一个教学手段、方法就是建构这个“圆”的无数个点,每一个教学环节则是建构这个“圆”的线,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是一堂首尾呼应、环环相扣的好课。
以准备活动部分为例,在这位老师的课中,设计了两个专项性练习方法。第一是提踵走:学生一路纵队绕着场地进行前脚掌走,同时两手撑腰后侧的上部。第二是夹肘:两人一组合作,练习者进行撑腰夹肘练习,帮助者向内按住练习者双肘,熟练后过渡到练习者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撑腰夹肘练习。通过这两个专项准备动作的练习,为主教材的学习做好了扎实的准备。第一个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肩肘倒立动作中立腰、挺髋的姿势;第二个练习让学生明确手撑腰的位置、姿势,强化屈肘内收的技术动作。这样的准备活动起到了热身的效果,为主教材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形式的准备活动在理论上称为专项性准备活动,经常出现在技术性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中,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常常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如在跨栏跑的准备活动中进行跨越体操凳、折叠竖立的海绵垫等障碍物的练习,热身的同时,建立了跨栏跑中的“抬、伸、跨”的动作概念。又如在小学生上支撑跳跃教学中先在桌子上进行直臂支撑练习来初步建构学生们直臂顶肩的动作概念等。
众所周知,准备活动的显性目的是让人体的器官和关节做好运动前的准备,起到热身的作用。但是如果教师再实施一条隐形目的即根据课的主要教材的技术特性来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的话,这样不仅在技术上发挥迁移的目的,还为后续主教材的学习在技术上做好辅垫,促进了动作技术的掌握,缩短了学习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达到了准备活动作用的最大化。
2.把握精髓,攻破难点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技术动作,或在练习中容易出错或混淆的技术环节。它犹如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严重障碍。而精髓则是指精气真髓,是事物的精华部分。
由于学生难学,致使教师难教,若是教不得法,势必学无头绪,这种现象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中,也是需要一线体育教师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真正把握技术的重点,了解学生的学情,才能找到解决技术难点的办法。一般而言,技术动作的重点是固定的,而难点却因为学生的情况不同而相对有所变化。观察该老师这节课,他紧紧围绕肩肘倒立教学中三角支撑的主线,以“点石成金——三足鼎立——肩肘倒立”为点,点线连接,循序渐进,逐层引导,让学生在逐步的感觉中去体会动作要领,从而达到掌握该动作技术的最终目的。比如围绕“压垫”这一难点,这位老师采取了“点石成金”练习,要求做出脚尖碰地动作,这样一来既掌握了学生臀部的翻转动作,又能通过脚碰地维持身体平衡而使学生压垫动作更加明显。围绕“展髋”这一难点,该老师则牢牢把握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精髓,地基要打扎实。当他引导学生完成“三足鼎立”练习后,学生们不仅能做到两肘内收、夹紧,让肩颈和上臂成三角支撑姿态,更为关键的是巩固支撑底盘,为后续向上伸腿、展髋、挺身练习做好有效铺垫。
3.精讲多练,准确扼要
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非常重视学生练习的密度和强度,精讲就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技术动作要领的讲解不要过多过繁,要简明扼要,通过教师的整理和归纳,要准确的传达出教师的讲解意图,在单位时间内提高讲解有效性。在这位老师的课中,我们发现该老师的讲解语言并不多,但是在關键的技术动作讲解时,做到了准确到位,如提踵、压垫、点地、夹臂、三角支撑等。学生能够快速的领会老师的意图并做出准确的动作,因此在精讲中上课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安排,使得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非常通畅。同样,教师的精讲也带来了学生练习的充足,根据学生练习的时间,整节课的密度达到40%以上,学生练习动作的时间得到了保证,不仅充分体验了肩肘倒立的一个个细小的动作,最后也掌握了完整动作。
在练习中,教师没有对动作技术进行整体的讲解,都是通过一个个练习来解决了技术动作的难点,真正做到了练习与练习间的无缝对接,主要是该老师针对目标精心设计了合理有效的练习手段。相反,我们在平时的观摩课中看到,上课教师对技术动作进行分解和切割,教师通过分层进行解决技术环节,却并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也有很多教师没有内化教材、提炼精髓,只是将教科书上编写的动作要领在课堂上进行照搬及重复的说讲,课堂的语言没有梯度性和针对性,学生听的麻木,练的就更无效了!从该老师的课中得到的启示是技术动作需要我们在思想上进行分层,但是在练习中应该做到丝丝入扣,连接自然。这样设计的练习,学生就不会感到生硬和突兀,也不会感到技术动作的断层。没有整体却浑然一体,没有部分却层层丰富。
三、总结和提升
在技术动作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有一定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才能解决技术中的难点,但是也需要我们从学生出发,以学定教,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真正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制定出合理的练习动作和环节。从简洁、有效、朴实出发,提高练习动作的实效性,真正要让学生既掌握动作,又有效锻炼了身体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于素梅.体育教学理论问题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82.
[2]石磊.教学重点难点辨析之观点[J].中国学校体育,2010(04):27.
[3]李源.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J].体育教学,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