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海市拱北中学张健丽:这次活动引发了不同观点的争锋,集中在继承与创新、预设与生成、目标与手段几方面。这些争论与质疑,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理念的差异,更体现了每位专家、教师对语文教学的个性化解读。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坦诚交流,这正是创意教学的价值所在。
(一)
本届交流活动的主题为“创意语文教学”。8位教师精彩纷呈的课堂示范,展现了创意语文的魅力。令人久久回味的是每节课后的点评交流,在争论中碰撞思想、在质疑中生成智慧,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创意语文的内涵。围绕8节课,争论的观点集中在以下几点。
1. 继承与创新
来自北京景山学校的朱畅思老师,为国小六年级的学生教授了一节吟诵课《平仄之美》。以《夜雨寄北》《月色》《竹枝词》等熟悉的诗歌为范例,引领学生逐步理解诗歌的平仄规律,掌握“平长仄短”的吟诵要领,通过反复吟诵达到划分诗句结构、理解诗歌意境的目的。
对朱老师课堂的点评,展开了一场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热烈讨论。台湾新竹教育大学董忠司教授,对其轻快、锐利、亲切的课堂语言赞不绝口,认为其授课充分展现了诗歌的语言美,形式美。国立台中教育大学教师教育专业研究中心主任谢宝梅教授,对朱老师善用流行语、巧妙譬喻的语言风格很认同,对其课堂上处处关照学生的用心很赞赏。
另一方面,对吟诵教学的目的性、价值性、实用性,不少老师提出了异议。深圳南山区教育研究员唐建新老师,对朱老师课堂的现代化、娱乐化、创新性、互动性给予了很高评价,但也直言不讳地提出:过分强调读音的技巧,会妨碍对语言感知、文字鉴赏、内涵理解的深入,对诗歌的节奏也有一定的伤害。深圳福田区教师培训中心的薛强教育研究员,对古诗词吟诵教学有深度的研究,他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古诗文中的韵文指的是诗词歌赋曲联,只有诗才可以吟。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吟诵是诗人的个性化创作。现代的吟诵教学能做到熟读成诵、感知情怀、获得审美熏陶就足够了,切忌太复杂。
2. 预设与生成
8节展示课中,有的老师设计严谨,流程完整,呈现了一堂堂精心预设、目标达成较好的课例。例如容理诚老师执教的文言文《卖油翁》,通过文白对译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夯实基础,提升素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堂课容量大,节奏快,基础巩固和能力培养并重,紧密关注学习过程,通过多层次朗读、抢答、测试、自评等手段有效地达成目标。
但是,也有一些展示课出现了超出预设的状况,如:超时,没有完成教学环节;学生的反应没有出现预期效果,推动起来比较吃力;选取文本较深或较浅,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符;为了完成流程,进展太快速,过渡不自然,等等。对于这些状况,与会者提出了关于预设与生成的讨论,主要有两种声音:
一种持“课堂是遗憾的艺术”论。认为没有完美的设计,没有绝对理想的课堂。香港教育学院何文胜教授认为,教学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理想的教案必须与现实的课堂相结合才有实效。贺诚校长说,语文是现场的课堂,不可能预设得环环相扣,如何巧妙处理,更能看出教师的功底。
一种持“预设是达成目标的关键”论。容理诚老师认为:教学设计一定要明确目标,正确的目标指引着正确的行为。优良的教学设计是精研文本、预测学情、有弹性、有留白的创意性设计。薛强老师直言,展示课普遍存在课时不够用的问题,这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这堂课到底学会了什么,有些老师按照程序走下去,表面上不断追问学生“学会了吗”,实际上为了完成环节而不顾学生实情,这不是真正的领悟理解,学生只是“被学会了”。
3. 目标与手段
参看两岸四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地的语文教学目标进行比较,尽管提法不同,但是有许多共同点:注重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培养,重视思维能力的发展,致力于文化素养的培育,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认,注重语文学习与实践的结合,等等。在具体课堂中,如何制定目标?为达成目标如何实施手段?与会者各抒己见,焦点集中在:
(1)目标的设定
综观授课者的目标设定,有繁有简,有细致有概括。容理诚老师执教《卖油翁》时,特别提出课堂目标是:理解和学习运用“尝”“但”“因”“去”“射”等单音节词及“不亦……乎”的句式,这样的目标具体、明确。陈桂芬老师对朗读教学提出的目标为:能辨别语词并了解文句意义,能有情味地朗读等。相对而言,目标比较简略。针对有的教师目标设定空洞、不务实的问题,容理诚老师认为,正确的目标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目标不必贪多求大,应做到一课一得,得得相连。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容老师的理念正与此契合。
(2)教师的引导作用
有的教师注重自身的引导作用。广东省东莞市北师大翰林学校的马新民校长在《落花生》的导入环节,以乾隆皇帝题词“真有趣”和“真趣”相比较,引导学生体察文字背后蕴藏的“味道”。华南师范大学的周小蓬教授建议:为了使课堂更有效,教师在引导上可以适当配合肢体语言,夸张展示,令学生感受更强。有的学者却认为,教师不要做太多暗示,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例如在朗读教学中,不赞成齐读,更不赞成老师带读,这样容易引起干扰,听不到学生自己的声音。
(3)测试与评价的应用
有的教师注重课堂的测试与评价作用。容理诚老师认为,测试就是评价,核心是激励,课堂就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平台。因此,在他的课堂上,训练环环相扣,测试由浅入深,评价具体直接。有的教师评价更柔性,更自由。香港圣公会青衣主恩小学的汤芷琪老师,采用了学生自己上台贴奖励贴的形式以资鼓励,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特级教师林季华老师运用了同侪互评的方式来激励学生。
这些争论与质疑,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理念的差异,更体现了每位专家、教师对语文教学的个性化解读。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坦诚交流,这正是创意教学的价值所在。
(二)
本届两岸四地暨新加坡语文教学交流活动第一次在台湾举办,主题为“创意语文教学”,颇有深意。台湾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意文化产地。《南都周刊》曾这样评价台湾的创意:“是街头花招百出的选举文宣,是原本各走各的粉圆与奶茶交集而成的珍珠奶茶,是根植于苗栗原乡文化的华陶窑,是士林夜市,是诚品书店,是周杰伦,是云门舞集。”奔放、自由、大胆的创意产品背后,富有创意的教育教学功不可没。
1. 政府大力举措提供了创意教学的培育环境
本次交流活动,不单纯是进行两岸四地及新加坡语文教学交流活动,也是台湾“国民小学师资培用联盟”实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台湾于2011年7月开始推动“国民小学师资培用联盟”计划,联系教育专业组织,启动“培育”与“致用”合作循环机制,整体性地提升教育质量。台湾师培联盟中的很多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师生们在富有活力的课堂展示和启迪智慧的交流中,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创意,加深了对语文教学的专业思考。这种举全社会之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育方式,为台湾教育教学的创新提供了优质环境。
2.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创意教学的实践者
具有国际视野、多元身份、专业精深、勤恳敬业是台湾教师的特点。台中市立立人国民中学的胡金枝校长,是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在国小、国中、大学都工作过,也经常参与内地交流。丰富的阅历、开阔的眼界、对教育的热爱和探索,促成了她独特的办学理念。她认为:“教育不是移山填海的工程,教育是细针密缝的刺绣;教育不是法令规章的堆砌,教育是苦口婆心的叮咛。”表达了对教育人文本质的理解。在上一届交流活动中,台中市南屯区文山国民小学萧建智主任执教的《回乡偶书》令人震撼。而这次,他是整个活动的筹划组织者,每个环节都考虑得周全缜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专业、务实、优质的精英教师们,是台湾教育创新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3. 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教学内容是培植创意发展的深厚土壤
台湾创意文化的一大特色,是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阅读台湾的语文测试题,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台湾的教学很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培育。国中语文阅读测试的考查面很广,包括古典诗文、现代文、诗歌、流行语、广告、书信等,既立足现实,又深挖传统。台中市仁美国民小学陈翠娟校长认为:“创意语文,不是通通颠覆,改变,挣扎,而是建立在深厚基础上的突破。”台湾的创意教学正是扎根传统、立足现实、放眼世界的继承突破,因此才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