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坤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学生占有素材的方法以及怎样写作文的方法,以不变应万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写作,就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么如何让作文与生活紧密结合呢?我认为以不变应。
【关键词】不变 应万变
由于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词汇贫乏,所以表达不具体,不确切,不生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下面几点做法很值得低年级的同学们借鉴:
一、先由简单的看图写话学起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掌握看图的方法后,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即谁在干什么。如果还要深入观察,还可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占有材料
俗话说:“巧媳妇也难为无米之炊。”首先坚持写日记。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既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还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学生平时用“日记”的方式把一天天的生活见闻、感觉,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描述下来,发展其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技能。养成学生常动笔、爱动笔的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写作,一改以往被动的“要我写”为主动的“我要写”。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农村学生朝夕面对的青山绿水,常有摘野果、捉小鱼的乐趣,我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把丰富多彩的事物记下来。如:日出日落、月缺月圆、花开花谢、季节更迭、山峦小溪、飞禽走兽、插秧割禾、秋收春种、烧水做饭等。让学生从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有所发现,使身边这些小事成为写作的“素材仓库”,作文时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次是摘抄。我认为让学生把阅读和摘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一条有效途径。从古今中外许多学者的治学经验来看,“摘抄”确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唐朝的大文学家韩愈曾提出“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的主张。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话》中也说:“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陈一条,这方法是极陈旧、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必要的。再次是剪报,可以最快了解事实要闻;可以把修饰很好的句子摘抄,以便下次使用;把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和对它相应的评价记录下来,可以拓宽知识面。
三、注意观察生活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语文的精髓是文章,文章的精髓是生活。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打开联系生活的通道,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提高创造力;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一事一物、一情一景,把握好作文素材。
四、先模仿,后独立作文
因为学生习作有一个“模仿”的过程。作文教学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事,是教学的难点。尤其对我们中低年级刚起步的孩子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很多孩子一开始竟无从下笔,不知如何去写。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古人作学先都以仿而习之,何况我们现在的孩子刚是起步阶段,不知如何作文,仿而习之的确是一条很好的捷径。小学时作文,我们模仿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里面的内容还历历在目,里面说到:“我和陈明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一起步行上学,一起步行回家,一起做作业,一起玩游戏。”后来我们也模仿了这一篇文章,只不过是把陈明换成了其他同学,把木船换成了其他的物品,老师的评语还不错呢,从此之后,我们在作文时,也不至于出现“咬笔头”
五、还要灵活变通,以“不变”应“万变”
作文题目,成千上万,多得数也数不清。写作是一种表达,而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样会有表达的要求。同时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过程,情感活动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在作文过程中,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学生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始终是作文的动力。另外,作文还需要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主要是通过内部言语来操作。其过程大体如下:首先要从记忆中调出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的材料,这既是一个活跃的想象和联想的过程,又是一个从表达目的出发,进行严格选择的过程。其次,就是对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分析安排。再次,就是要将内部言语转化为外语言语,以就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达这些内容。如作文,《快乐的一天》也可以用原来的素材把它变成《难忘的一天》。不过就要把“快乐”变成“难忘”。
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很好地把握好作文素材,我们就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