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静
【摘 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通过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培养具有国际沟通能力和较高综合文化素养的优秀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立体化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复合型人才
一、 背景
教育部发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培养他们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的英语有效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这反映出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关注和远虑。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对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教育部的教学要求,更是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随着高校生源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需求呈现多元化需要,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大学英语教学应服从于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与社会需求衔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作为大学英语的一部分,必须以实际需要为切入点,制定实际的教学目标,设置切合实际的课程,完善培养环节,加强对于各类特色人才的培养。
因此,大学英语改革者有必要在课程要求的指导下构建立体化的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培养符合全球化趋势的复合型人才。
二、目前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虽然很多高校展开了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主要包括,在构建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体系过程中,忽视英语教师的专业性。目前,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基础教学任务重, 再加上授课的专业性限制,教学效果一般; 而专业教师对学生在基础阶段所接受的训练及掌握的语言知识了解不多,不利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展开。其次,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组织统一编写相关教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教材更是极度缺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开设。
三、如何构建立体化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一)确定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目标是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应大力提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应突出应用语言特点。通过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满足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科学规范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
1.特殊用途英语
商务英语其实是特殊用途英语的一种。 特殊用途英语的教学是为了满足学习者发展需求,加强英语对于学生专业领域的语言支持。学生在大一和大二完成英语的基础学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一步学习特殊用途英语, 培养学生在特定工作环境下的语言能力。
2.将商务英语的应用型和沟通性更好地结合
许多人将英语视为一种工具。商务英语将英语与国际商务之间建立起联系,体现了英语的“实用性”。但是语言不仅仅是工具,它同时也是文化。商务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课程,也是让学生了解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商务英语兼有实用性和沟通性。
3.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特点
目前各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主性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主要还是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应突出特色,把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纳入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提供模块课程,这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丰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的形式成多样化。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运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沟通式教学法等方法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景中和互动中有针对性地培养沟通能力。最终形成合作性教学和任务式交互教学,通过合作解决任务去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四)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在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应给学生打造多样化的语言实践环境与自主学习的平台。通过商务场景模拟以及模拟软件的应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和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四、建议
(一)改变传统课堂方法,树立跨文化意识
教师要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的大胆思考和提问。同时还应该鼓励课堂实践互动,有利于学生的跨文化思维的发展,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二)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指导后续大学商务英语课程内容,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任务,包括开放型问题,观点求证等等。这些任务要求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课堂话语权,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他们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三)建立过程性评估体系,激励学生
改变一张试卷定终身的灵活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平时多方面的表现。帮助学生正确客观的评估,真正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一虹.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10) :27-31.
[2]马星宇. 关于从文化角度切入实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思考[J]. 教学导刊, 2010 (10)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