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

2013-04-29 03:05马依努尔·艾则孜兰杰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马依努尔·艾则孜 兰杰

摘 要:本文利用功能派翻译理论,阐述了在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以及影响译者主体发挥的度的因素,从而显示在功能派翻译理论下,译者在翻译行为中的地位变迁和翻译中所应当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功能派翻译理论;翻译行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7-0239-03

一、引言

作为联系源语与目标语的纽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随着翻译理念的发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在传统的翻译理念中,译者承担的角色只是语言转换的工具,处于翻译中的客体地位,而随着翻译理念的发展,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引起翻译学家的关注。正如列维(Jeri Levy)所说,在翻译过程中,当源语与目的语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语义有所偏差的时候,需要译者发挥主体作用,对源语所表达的信息和思想逻辑关系在目的语中进行表达。因此,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学者开始逐渐关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问题,对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也成为该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二、翻译理念的变迁

虽然翻译行为是伴随人类语言行为的出现而产生的。然而,翻译理论的飞速发展,主要在20世纪。在20世纪,每一次翻译理论的变革,都是与语言学的发展息息相关,早期学者对翻译行为的研究,始终局限于语言学范畴。直至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出现,才第一次使对翻译行为的研究不再局限于语言学领域。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人凯特林娜·赖斯认为,翻译是具有具体要求的行为,在翻译行为中,源语依然为翻译的中心,翻译行为应当实现源语与目的语在概念的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内容上对等。她的理论在翻译等值理论的基础上,将翻译的交际功能纳入翻译的目标。这无疑是对翻译等值理论的一次突破。在她的研究基础上,汉斯·威密尔和贾斯塔·赫兹·曼塔利的理论对功能派翻译理论做了进一步发展。功能派翻译理论使译者将目光由源语开始转向译入者,从这一点来看,功能派翻译理论在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革命性的。功能派翻译理论不仅使译者能够在翻译过程中不再拘泥于达到对源语的完全再现,这也为译者发挥主体性提供了平台。

在功能翻译研究的众多学者中,尤金·奈达的理论得到了广泛认可。在他的著作《翻译的科学探索》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所谓功能对等,指的不是翻译要达到字面的对应,而是要使源语与目的语通过翻译行为,实现两种语言上功能上的对等。他认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在这本著作中,奈达将“正式对等”与“动态对等”进行了区分,他认为,所谓“正式对等”指的是对源语中的构成元素忠实的再现;而“动态对等”指的是实现源语与目标语在功能上的对等。尤金·奈达的理论首次将翻译纳入社会语言学研究范畴,也将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三、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制约因素

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 国内译界学者就“译者主体性”看法比较统一。正如屠国元所说,译者主体性指的是“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在翻译行为的不同时期,以及翻译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

鲁迅曾说过,杂文创作是“戴着镣铐跳舞”。同样,作为受到各种制约的语言创作过程,翻译同样也是“带着镣铐跳舞”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各个反面的制约。这既包括对源语忠实度的制约,也有译入者接受度的制约,乃至源语与目的语在语言体裁上的差异,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甚至翻译行为的社会历史背景,都会对翻译行为产生制约。

从翻译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限制是一个逐渐减轻的过程。但是译者身上的“镣铐”却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在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虽然越来越注重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但是译者在翻译中,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却越来越多。译者不仅要实现源语和目的语在语言层面的对等,更要考虑到两种语言发生的文化背景是否能够实现对等,更要考虑翻译内容在源语与目的语在交际功能上是否能够实现对等。

凯特林娜·赖斯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并非所有等值都能实现,并非所有等值都有翻译的必要。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性特征,而并非完全死板地追求对等原则。她的理论进一步使译者从完全忠于源语这个桎梏中摆脱出来,能够更好地发挥译者的主体性。汉斯·威密尔也认为由于源语和目的语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翻译不可能实现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更需要译者发挥主体性,以实现一定目的为导向,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需求,从源语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的翻译,而如何进行选择,正是译者根据翻译目的充分发挥主体性的过程。威密尔的理论进一步强调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也阐明了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不止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是还包括翻译的目的,翻译能否实现功能交际的目的,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等内容,乃至翻译行为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

由于翻译过程中并非所有信息都是对等的,这就更需要译者发挥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筛选,而不应当受源语文字层面的局限。

以英译中国菜名为例,由于中西方饮食差异巨大,食材和烹饪方式的不同,对等原则几乎是无法实现的。例如,中国菜式中的烹调手法炒、烩、熘、炝在西方都无对等,再加上中餐浩若烟海的食材,中国菜名的翻译无法实现字面上的对等。

因此,在英译中国菜名的时候,首先,译者要把翻译的立足点放在源语的信息的传递上,这就更需要发挥译者的主体作用,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筛选,使菜名所能传递的信息量达到最大化。例如,在翻译中国菜名过程中,译者要考虑到中国和西方在菜名使用上的差异性,中国菜名更加写意,很大一部分菜名并没有传递菜品的食材和烹调手段,而是与菜品的外形、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例如佛跳墙、松鼠桂鱼,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成“Monk jump the wall”、“squirrel Mandarin Fish”,无疑是贻笑大方的译法,说是错译也不为过。因此在翻译中国菜名的时候,译者应当充分考虑西方命名菜式的方式,体现菜品中的主要食材和烹调方式和口味。把两种菜式翻译成“Fujians 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s Fin and Fish Maw”和“Sweet and Sour Mandarin Fish”,都是较好的选择。

四、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

(一)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

翻译行为是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转换,而这一转换行为是由作为社会个体的译者完成,因此,任何翻译行为都不可能摆脱译者个人主体性的影响。而所谓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指的就是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翻译目标的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的对源语中信息内容的筛选的自由程度。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并不一定导致翻译作品对源语在语言层面和交际功能的背离,译者主体性的度与源语忠诚度之间并非矛盾关系,虽然主体性在某些层面确实会导致翻译作品与源文之间形成差异。

根据列维的观点,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在语义层面达到源语与目的语的对等,还必须将源语中并未明确表达的思想逻辑关系进行表达。在翻译过程中,对这些逻辑关系的表达程度,也是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逻辑关系,有些属于源语中的文化背景因素。由于源语材料的作者和源语读者属于同一个文化背景,对源语读者来说,这些文化背景逻辑关系无需进行解释说明。然而,由于源语与目的语往往并非处于同一个文化背景,因此,译者在表达这些逻辑关系时,应当充分发挥主体性,对如何表达这些源语中的思想逻辑关系,进行取舍。而对哪些思想逻辑关系选择翻译,对那些思想逻辑关系选择不译或者规避,都直接体现了译者主体发挥性的度。

(二)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度的因素

翻译作为一个具有目的性的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发挥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介入翻译过程。诸多因素都会对译者的主体性发挥度产生影响,这既与翻译的目的有关,也与译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乃至翻译的交际目标有关。正如王福祥、徐庆利指出:原作意义的开放性,译者的对翻译源语材料前理解,个人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目的语读者都会以某种方式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影响译者对源语内容的理解,对整个翻译过程产生影响。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梳理,却并未将翻译的目的性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1.翻译目的性与忠实度的共同作用结果。根据功能派翻译理论,翻译行为是有目的性的,因此翻译的目的性是制约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第一个因素。译者会根据翻译行为的目的,以及翻文接受者的情况,对源语所传递的内容有所选择地翻译;同时,译者不可能完全脱离源语,对源语所表达的信息如实反映是他翻译不可逾越的底线。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的主体性发挥的度受翻译的基本目的和对源语忠实再现两个因素制约。当译者翻译的目的性与保持源语忠实度相一致的时候,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得并不充分,而只有译者翻译的目的与保持源语忠实度有所冲突的时候,才需要译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会选择一个翻译目的与保持源语忠实度之间的一个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正是译者在翻译行为中信息选择上主体性发挥的度。

以清末中国译者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为例,严复并未对《天演论》进行整体翻译,而是有目的性地节选了其中论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内容。严复这样选择的原因很简单,他选择翻译《天演论》的目的,本来就是在病入膏肓的清末,向西方学习,寻找拯救中国灵药的尝试。这一目的性使他在翻译过程中,对《天演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订,对《天演论》中与“物竞天择”这一主题有质疑的部分都进行有目的的删减。因此,严复的《天演论》译本,更像一个社会科学的宣传小册子,而并非像赫胥黎《天演论》原著那样是一本学术研讨气息浓厚的自然科学著作。

在翻译活动中,严复充分发挥了个人的主体性,在翻译目的的推动下,选择了源文中“物竞天择”这一论题,却故意回避了原著对这一内容的辩证内容。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忠于原著这一原则的背离;在另一方面,严复在翻译过程中,却没有刻意曲解“物竞天择”这一主题的翻译内容,而是通过对其他源文内容的删除,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凸显。

2.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译者主体性发挥度。翻译行为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翻译目的也同样对译者的主体性发挥有重大制约作用。例如,在西方中世纪时期对《圣经》的翻译,中国文革时期对《毛泽东选集》的翻译,都极端重视对源语的忠实度,要求源语与目的语实现逐字逐句的对等,甚至单词的顺序都不可随意更改,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译者的主体性无疑是受限最多的。相反,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译者所受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制约会少很多,译者在翻译策略和翻译内容的选择上,拥有更大的自由,主体性发挥的度也更高一些。

社会文化背景对对译者的主体性发挥度产生制约作用,这除了与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信息管制的强度有关,也同样与目的语读者所处社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出于意识形态控制的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翻译的内容与所处社会意识形态或者社会文化背景相悖,译者通常会采取规避原则或者归化的翻译策略。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受到的限制更多一点,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也要小一些。

3.翻译的交际功能对译者主体发挥度的影响。翻译活动的工作内容五花八门,所有翻译作品都有不同的交际功能,交际功能的不同,也会对译者的主体发挥度有重要影响。例如翻译理论著作、合同契约等,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就远比翻译电影电视等娱乐内容的主体发挥度要低。翻译交际的目的不同,翻译作品的观众的要求也就不同,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也就不同。

由于翻译作品的交际功能不尽相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更多地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心理预期和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内容在源语与目标语中的功能是相同的,但是出于对翻译交际功能的考虑,翻译材料越正式,作者在翻译过程中越对源语材料在信息表达和思维逻辑的表现上忠于源语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主体性发挥的度要低一些,相反,如果翻译材料的交际功能不是很正式,例如广告这样信息含量丰富、表意模糊的翻译内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就无需刻意保持与源语在文字层面的一致,而是可以拥有更多的主体发挥空间,主体性发挥的度也相对更大一些,

五、结语

翻译活动作为一种有目的性的社会语言活动,是一项由译者完成的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实现对源语所呈现信息的甄选工作和翻译的策略选择工作。而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中,会发挥主体作用,使翻译结果染上个人的色彩。这些译者在翻译行为中的活动,也就是译者主体的发挥度,是造成翻译版本不同的根本原因,也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1969) Science of Translation, language,1969.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雷芳.论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介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5).

〔4〕刘雪梅.论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

〔5〕谢旭升.译通百通——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

〔6〕李静,屠国元.论广告译者主体性介入[J].怀化学院学报,2009(12).

〔7〕王福祥,徐庆利.翻译过程研究补遗——以译者介入的动因为视角[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4).

(责任编辑 张海鹏)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之动态研究
从《静夜思》的两种英译本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朱生豪莎剧翻译文学性价值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