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龙
摘 要:通过概念图教学的案例研究,探索概念图教学对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生物学概念、准确理解和运用生物学概念的作用。
关键词:概念图;案例研究;质性方法;构建生物学概念
关于高中生物概念图的建构和教学体会,已经有不少论述,但是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角度去如何全面、深入地研究高中生物概念教与学的策略,却没有专门的论述。笔者借助东莞市石仕银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带领小组团队成员,选择采用教育案例研究法,运用质性方法,把课堂、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用实例研究了概念图教学对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生物学概念、准确理解和运用生物学概念的作用。
一、研究方法的解读
1.教育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将教育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教学的真实例子进行分析解读和理性思考,获得教育的新感悟,总结教育的新经验,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形成教育的新思想,提升教育的新理念。笔者的研究就是把小组成员在教学一线的真实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来展开的。
2.质性方法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案例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解剖教育实例的本质,寻找实例背后的规律,总结和提炼教育经验。笔者的小组正是通过这种研究方法,通过真实案例提炼教育的本质。
二、研究案例
1.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一案例
(1)学生背景
六中高一学生选取的是镇线班学生,高考目标的定位在冲击本科的水平,基础知识相对薄弱。通过平时教学发现,学生对于主干知识的梳理存在较大的问题,即使是同一概念,如果涉及方面较广,相互之间的关系就容易混淆。
(2)应用实例
①比如蛋白质这一概念,涵盖了元素组成、基本单位、空间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分散学习,就会发现学生常常出现一头雾水的情况。类似于“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这类问题,都会出现“C、H、O、N、肽链”等五花八门的答案。为此,我们在课堂中应用了以下概念图来展示蛋白质这一概念: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通过这种展示,学生对蛋白质概念涵盖的各项内容有了清晰的梳理,从课堂反应和练习效果都有明显的体现,对于“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这类问题,也杜绝了错误答案。
②再如细胞器知识,并列的内容比较多,用概念图的方法把细胞器的名称、膜结构、功能等进行分类梳理,可以清晰地表示出八种细胞器之间复杂交错的关系,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2.东莞中学高三案例
(1)学生背景
东莞中学高三学生选取的是平行班,大概50%~60%的学生可以考上一本,基本全班都能考上本科,学生对于生物的基础知识掌握还不错,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知识点之间都是独立而零散的,没有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构成知识框架,导致在知识综合性考查的时候,经常出现知识点想不起来、提取知识的速度减慢、知识点遗漏或错误以及相关概念辨析不清等情况。
(2)应用实例
①例如酶的专题复习,人教版必修一中酶这一节的内容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可以将这一部分的知识建立知识体系纲要图:
这一体系并不复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对于层次更高的学生则是给出框架请学生补充完整,通过该种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和联系,构建出学生对于酶这一概念的知识体系,当碰到酶这一考点的时候,通过脑海中的知识体系,能够快速提取相关的知识,避免出现遗漏的情况。
②有的知识网络更加复杂,如细胞的生命历程结构图,学生就很难构建,或者时间不足,这时候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或直接呈现,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知识体系,但可能效果不是很好,因为这个不是学生的思维模式,所以有时间的话还是让学生自己构建最为理想。
三、收获和反思
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稍微复杂一些的概念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而用概念图的形式来展示,概念涵盖的各项内容之间就有了清晰的梳理,掌握概念的效果明显提高。所以用概念图来展示复杂概念,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考虑基础薄弱学生基于概念的能力提升问题。因为能力的提升也是具有环环相扣的特点,如果以概念图的形式来展示,也易于理清思路,促进学习。从设计来说,解决基础复杂概念的概念图偏重于并列形式,而能力提升的概念图偏重于层层递进的形式。
学生对于散乱的知识点掌握得再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错乱、混淆甚至遗忘,对于知识的提取以及应用很不利。所以,学生在一轮复习中,对于随堂的练习做得很好,但一碰到综合性较大的题目或者是模块整合的试题就会出现得分率较低的情况。如果一个个知识讲解,学生又都会。所以,引导学生通过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知识的整合,无论是横向或是纵向的进行分析,或是建立知识的体系表,让学生把原本无序的知识按照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进行系统化,进而构建更完善的知识结构。所以在复习中,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化,是很好的一个做法。
四、缺点和遗憾
由于个人任课班级数不多,并未采取相互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而是都作为实验组进行处理,所以结果只能以实验对象自身前后对照的形式来展现,由于实验对象自身也处于成长的过程,所以这种进步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影响占了多少分量,我们无法得知。
将来,在可行的情况下,考虑加入更多的平行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部分班级使用概念图教学,而部分班级不使用概念图教学,这样的实验结果将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徐洪林,刘恩山.生物学教学中引入概念图策略的实验研究.生物学通报,2003(03).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