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娥
摘要:在现代化的生产观念作用下,管理应当逐步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而对于实验室而言,其就好比是整个生产作业开展的核心所在。实验室分析质量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对企业生产作业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小型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管理为研究对象,就日常管理工作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几点问题展开了详细分析与说明。
关键词:钢铁企业 生产实验室 管理
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实验室可面向整个生产体系提供相关样品的进厂检验数据、入炉检验数据、以及在线监测数据,这对于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控制目标、动态控制目标、乃至节能降耗控制目标的实现均有着深入影响。这就要求在中小型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对管理工作加以重点关注,以确保其能够更好的为生产操作而服务。本文即对其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1 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突出基础管理重要性
管理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所实施管理措施的程序化,以及标准化方面。对于中小型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而言,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制定各项技术标准、落实相关管理措施的方式,在统一协调各方力量,妥善处理各方关系的基础之上保障整个生产实验室日常运行的顺利与有效开展。在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的管理过程当中,相关规章制度的标准化建设应当自取样环节贯穿至分析结果的输出环节。与此同时针对操作规范当中所涉及到的各项细节性问题,还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量化,以确保相关问题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同时,在解释用语方面需要注意词汇的独立性特征,将可能在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实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所对应的处理方案进行详细归纳。
在生产实验室日常工作的开展中,对于出现标准规范以外的情况,需要有专人及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查明,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并结合相关事故对既有规程标准规范进行重新的修正与调整,防止在后续工作开展中,出现同类型的差错问题。在传统性的实践工作中,往往发现,对于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而言,比较常见的差错行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标签贴错、漏贴;②原始记录抄错、漏抄;③计算差错;④数据传递方面差错。上述差错的存在会导致实验室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水平受到极为不利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来说,在有关生产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中,就需要对上述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方案。举例来说,在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分析结果报告制度当中,对分析结果报出前需要经过的签字环节进行了严格控制。首先由分析者签字,交由复核人员审核通过后再行签字。若在第一阶段的分析签字中出现错误问题,后一环节就要求复核人员对相关标准规范体系加以严格执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更加关键的一点是,后一环节复核人员还需要对错误进行上报,同时完成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工作,确保在生产实验室运行中,执行人员的责任意识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与加强。
2 重视对分析技术的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水平
在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的运行过程当中,通过对现代工艺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达到提高实验室生产质量、发展规模、同时兼顾降低成本的重要目的。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就要求操作人员能够结合生产实验室运行环境以及需求的变化,充分结合现代化仪器设备以及技术方法展开应用。同时,为了达到确保技术方法应用安全与可靠的目的,在生产实验室作业的实施之前,还需要特别重视对相关工作岗位操作人员适应能力的培训,确保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能够不断提升。同时,对于企业生产实验室的相关工作岗位而言,上岗前的培训不应当是一次性与浅显性的,而是应当结合生产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创新相关的培训方法。通过岗前培训,确保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掌握实验室具体的操作方法与原则,把握各个环节的细节,及时地识别存在的隐患与问题,做好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同时,通过对员工操作水平的提升,还可显著提升数据检测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以理化室为例,要求每炉钢的成分自风动送样至数据传送出炉这一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在3.0min以内。因此,对于实验室操作人员而言,就需要在确保数据准确的前提下,以最快的分析速度检出数据。
3 强化对非标准分析方法的管理力度
對于现代意义上的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而言,日常工作中一大关键性的要求就在于:确保实验室对相关样品分析的快速性与高效性。对于我国而言,现阶段国家标准所要求的分析速度无法与钢铁生产实验室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因此,在相关分析仪器设备不断发展与深入应用的过程当中,对于非标准分析方法的应用及管理均是至关重要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小型钢铁企业生产试验室的日常运行过程当中,对于非标准分析方法的应用占据了在用分析方法90%以上的水平。这些非标准分析方法是在充分结合钢铁企业实验室生产需求的基础之上而制定,能够面向各生产环节提供高效的服务。因此确保对这部分非标准分析方法的可靠管理,同样是提高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管理质量的关键途径之一。具体而言,在应用非标准分析方法之前,需要由专业人员对其可靠性进行充分的验证,在投入应用前需要经过专业性验证,并进行相当充分的试运行工作。在经由相关部门批准之后,才可投入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同时,还需要针对非标准分析方法在运行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性的跟踪与调查,针对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报告,并加以合理修正与调整。
4 合理创新分析质量的控制手段
在现阶段的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对于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样品分析质量的控制多通过抽查以及对比分析的方式实现。但,在现阶段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智能化、集成化、综合化发展趋势不断凸出的背景下,还应当对样品抽查以及比对分析的方式进行合理的创新。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认识到的是,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分析质量的控制,不单是通过对某一特定方式的重复性使用,对保存样进行检验而已,更当采取的是一种:化学分析抽查复验相关仪器设备分析结果+国标方法抽查复验相关非标准方法相配合的综合性检验方法。同时在对比方面,不单单需要对不同操作人员之间的分析结果进行深入对比,同时还需要深入普通生产实验室内部,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分析,以此来确保生产实验室有关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剔除仪器设备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对分析结果可能造成的误差影响。与此同时,在此环节的操作过程当中,还需要对检查考核制度进行合理的规范与完善,以达到提高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操作人员责任意识的目的,确保其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高效且认真的完成对相关样品的分析任务。
5 规范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关系,实现协调配合
对于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特别是中小规模的钢铁生产企业而言,最主流的发展方向之一就在于对仪器设备的分析。结合钢铁生产企业的基本工作任务来看,仪器分析需要承担主要钢铁部分、合金成分、炉渣成分以及烧结矿成分的生产任务。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在生产实验室开展仪器分析工作的过程当中,从本质上来说属于相对分析的一种表现形式,即需要通过对控制样品,或者是标准样品的比较,换算得出相应的分析结果与数据。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分析结果与数据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化学分析对控样的定值、以及对标样的定值。结合现阶段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常规意义上所使用的分析曲线校正也离不开控样支持。并且,现阶段,钢铁企业生产作业中所涉及到的部分矿石、合金等仪器分析在实施条件上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欠缺,只能应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结合上述分析来看,在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就需要结合实验室各品种的工作量情况,对化学分析岗位以及仪器分析人员的配置比例进行调整与优化,并给予同等的重视,进而确保实验室分析质量能够有所保障与提升。
6 结束语
对于钢铁生产企业而言,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与生产质量的提高之间存在突出的“因果”关系。做好生产实验室管理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生产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与保障。本文主要就中小型钢铁企业生产实验室,在管理过程中所需要重点关注的几点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说明,当中主要涉及到:对相关规章制度的健全、对分析技术的培训、对非标准分析方法的管理、对分析质量控制手段的创新以及对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关系的规范。希望通过各方的通力合作,确保生产实验室意义与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林芬.浅淡企业建立的实验室中化学试剂的管理[J].江西食品工业,2011(2):20-22.
[2]任永秀.企业实验室ISO9000与ISO/IEC17025标准的兼容[J].物理测试,2007,25(4):58-59.
[3]高洁,曹洪,邰海军等.对施行许可证管理企业的实验室的几点思考[J].工业计量,2009,19(1):57-59.
[4]张黎黎.企业5S管理在高职制药类实验室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35):133.
[5]劉福永.机械加工企业理化实验室管理的注意事项[J].化学分析计量,2011,20(z1):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