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金静
教育与社会同步发展。按照新课程理念,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它赋予我们教师更多的新内涵。教师要成长要发展,就要加强自我反思,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使新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当一节课上完后,我们要及时反思这节课的效果,着重反思课堂中有哪些新的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便于在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我们在反思中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完善和丰富自己。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我们在不断地反思中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达到新形势发展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下面说说我的教学反思与专业发展的成长体会。
一、 反思自身,增强教师责任感
一个教师如果能从一开始从事教学实践就主动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那么他的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将会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从这点来看,我认为教师增强责任感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输出信息还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我们要把原来的单一输出的授课模式变成双向交流。传统的授课模式只顾理论知识的输出而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一节课它不但应该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进取、关心他人的人生态度,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化学和生活密切相关,讲课时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过去学习化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如果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而不去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去创造性地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那我们教出的学生就会如流水线上的产品,这样的学生又怎能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能力呢?相反的,如果我们对教育教学永无止境地追求,那么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培养起反思意识,从而优化我们的教学。支撑这种追求的正是教师的责任感和良心。反思自己,增强教师责任感,并把教学看作是一种目标、方向、动力。有了责任感,我们才会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课堂中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
二、反思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学生作为最直接的评价主体,无疑能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最有效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反馈及课后信息,我不断地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思考。在我的备课笔记中,我常用红笔把自己的好方法、好点子记下来,或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以便下次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每堂课上,我会去观察上课时学生的面部表情,以此来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便课后反思。比如《水的净化》这一节课,原来设计是以古诗词引入教学,可发现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不高。后来我做了变动,以《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引入,并提问:“面对浑浊的水,鲁滨逊怎样才能喝到干净而又卫生的水呢?”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的说需静置一下;有的说鲁滨逊可用衣服来过滤水;有的说要烧开;等等。我也很自然地把问题引到自来水的净化这一内容上。通过故事引入问题,学生在探讨中学到知识,也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经常反思可以使反思的意识自发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此循环反复,最终创建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体现自己个性的教学模式。教学反思的过程也让我迅速成长。
三、反思课堂效果,提高有效教学
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没反思前,我批改作业只是批对错,看哪些知识点学生没掌握好,以便下次再讲。反思后,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反思中,我常常问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学生为什么不感兴趣?学生为什么不会做题?问题出在哪呢?通过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发现学生上课时听懂了,但有些学生缺乏自觉性,没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所以而课堂就短短几十分钟,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呢?我们要精心设计习题,对于一些习题进行重新整合,那些重复出现的类似习题坚决删去。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对那些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要少设计习题,习题难易的梯度要把握好。创新性习题设计在最后,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必须把握好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紧、抓得住,要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真正地得到锻炼、提高。
教学反思见证了我们成长的足迹,它记录着我们的迷茫与汗水,也带给我们欢笑与成功。让我们拒绝平庸,努力从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化。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有效地反思吧!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