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策略设计

2013-04-29 19:51:19林军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协作建构教学活动

林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建构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跟先前的经验有关。学习者学习新的知识时,通过个体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把知识转变成自己的内部表述,知识的获得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对客体进行观察、操作,在操作中进行探索。在建构性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有自我认识、自我指导、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情境;提供示范、教练和咨询,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有效的支持。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苏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中的一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方法和选择分离、提纯方法的依据,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较强,所以,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自我实践的机会就显得十分重要。

具体设计时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从学生学习经验中选取相关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推动学生去积极思维。

二、设计系列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三、渗透“总结—归纳—应用”等重要学习方法

四、教师适度介入,培养学生不断进取、乐于协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活动中,老师适度介入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和完成各种问题和实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协作的精神。但老师介入的次数不能太多,如果在“提问—回答”活动中,老师介入的次数太多,学生就没有压力,没有思考问题的动力。他们会认为,只要小组中没人回答,老师就会解释。长此以往,就没人回答问题了,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就得不到培养。因此,教师的适度介入才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断进取、乐于协作的科学精神。

(责任编辑罗艳)

猜你喜欢
协作建构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阿来研究(2021年1期)2021-07-31 07:38:26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
读者(2017年14期)2017-06-27 12:27:06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协作
读写算(下)(2016年9期)2016-02-27 08:4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