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建构理论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跟先前的经验有关。学习者学习新的知识时,通过个体对知识单元的经验解释把知识转变成自己的内部表述,知识的获得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对客体进行观察、操作,在操作中进行探索。在建构性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有自我认识、自我指导、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情境;提供示范、教练和咨询,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有效的支持。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苏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中的一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方法和选择分离、提纯方法的依据,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较强,所以,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自我实践的机会就显得十分重要。
具体设计时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从学生学习经验中选取相关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推动学生去积极思维。
二、设计系列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三、渗透“总结—归纳—应用”等重要学习方法
四、教师适度介入,培养学生不断进取、乐于协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活动中,老师适度介入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和完成各种问题和实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协作的精神。但老师介入的次数不能太多,如果在“提问—回答”活动中,老师介入的次数太多,学生就没有压力,没有思考问题的动力。他们会认为,只要小组中没人回答,老师就会解释。长此以往,就没人回答问题了,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就得不到培养。因此,教师的适度介入才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断进取、乐于协作的科学精神。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