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秀
一、教材分析
本节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节,讲述了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所产生的主要问题之一——荒漠化。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世界约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上亿人口面临丧失土地的危险,防治荒漠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行动。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威胁着中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西北地区是中国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本节内容是“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基础上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本节结构明确,主要阐述了三部分内容:一是荒漠化的含义及成因,二是荒漠化的危害,三是荒漠化的治理。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学生对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很不全面,且仅限于认识和能力水平。而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已不仅限于对地理现象、地理原理的学习,而是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及地理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典型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深层次地理问题,帮助他们学会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方法。
三、设计思想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努力营造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求真理的精神。本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教学,构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尽量利用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环境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荒漠带来的危害,理解荒漠化的含义,了解造成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和一些客观的自然原因,掌握根据不同的荒漠化成因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楼兰古国”的古今对比;使学生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了解荒漠化带来的危害;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荒漠化产生的人为原因和客观的自然因素;通过归纳总结掌握荒漠化的含义。结合典型案例,“罗斯福工程”和“我国的荒漠化治理”,掌握治理荒漠化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荒漠化危害的认识,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对荒漠化成因的讨论,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科学的环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荒漠化的成因。
难点:荒漠化的防治。
六、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认真准备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内分工明确职责;学生课前分小组收集荒漠化有关的资料和图片。
七、教学过程
模块一:情景展示(见表1)。
模块二:指定任务(见表2)。
模块三:案例分析(见表3)。
专家点评:教师对该节教材分析和教学定位准确,对学情也有深刻认识。教学设计从“观看视频‘楼兰古国”入手,让学生直观感知荒漠化现象和危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利用“案例”为情境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作为“任务”驱动学生一步步深入探讨荒漠化的成因与治理措施,整节课的“任务布置”条理清晰、结构明确,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运用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相结合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突出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该教学设计不仅注重教学实效性,也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浙江省丽水市教育局地理教研员 陈宣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