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盛影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犹如战场集结号,吹响了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蒸蒸日上,农村面貌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要与农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还要根据群众的承受能力和意愿来进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更要遵循科学发展观,避免“浮夸风”,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新农村建设方面应遵循的一些地理学原理作简要阐述。
一、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应遵循的地理学原理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是为周围区域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场所,等级的大小由其门槛决定。农村居民点作为农田服务中心地,要方便农民下田干活,方便农民到田头察看庄稼长势,方便肥料、农产品运输;所以,居民点位置选择时要考虑现有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使之处在最有利于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区域中心位置。
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农村居民点规划中居民点人口、用地、住户规划规模要根据现有人口数、人口增长趋势、时代发展流向确定合理规模。豪华型设计易造成铺张浪费,节俭型规划可能不适应形势发展,造成二次投资和重复投资。
聚落学原理。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自然因素中的地形、气候、水文,社会经济因素中的交通、人口、生产力水平对聚落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新农村规划中要善于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营造山清水秀、风光优美的人居环境;以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聚落环境。在这样的聚居地,水是清洁的,栖息于此地的人类、动物、植物和平共处,按自然的规律生存,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没有污染的危害,道路畅通无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和坦诚。
生态学原理。居民点是农村中对自然环境影响和破坏最大的地方,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的维护都是新农村规划中不可疏忽的。居民点选址要避开区域中最具原生态环境的地方,保护古老的物种,防止因破坏原生态环境而引起的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的发生,以免造成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遵循的地理学原理
水循环原理。在太阳能及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和大气间通过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运动。没有一个合理的水利系统,水循环就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引起洪涝灾害。在水循环中降水到地面形成地表径流,下渗到地下形成地下径流,通过水循环使得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地表径流是人类活动影响最剧烈的地方,如果河道两旁堆放垃圾,生活污水、生产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就会严重污染水源,造成水质性缺水。广大农村习惯使用的井水一般都属潜水类,水源补给主要靠降水下渗、河流入渗,地表环境污染、地下掩埋垃圾肯定会污染地下水,认为地下水总是清洁的,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将田野、道路、河道作为垃圾天然堆放场所的行为是愚昧的,害人害己的。
湿地保护原理。地球上的湿地常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有直接供水、补充地下水、抵御自然灾害,滞留与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基因库、生产天然产品,提供休闲、娱乐和科研等多种功效,具有巨大的社会服务价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村干部为了工作好做,避开拆迁中的 “钉子户”,许多地方将水域填平造公路、修市场,大大减少了湿地面积,进而影响局部自然环境,弱化了湿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的重要作用。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对于任何区域来说,土地都是有限的资源,并且是不可以移动的。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耕地逐年减少、流失严重。据调查统计,1980-1999年的20年间,我国挤占挪用及损毁的耕地超过600万公顷,平均每年流失耕地超过30万公顷。耕地的减少加剧了我国人口与耕地的供需矛盾。在新农村居民点规划中要本着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原则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调整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结构,发挥土地资源集聚利用的效应,从土地供应上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的地理学原理
开展多种经营。“仓廪实而知礼节”,粮食是国家安定团结的命脉,在农业产业结构中要确保粮食生产的首要地位。同时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推动规模化经营。
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运用多种手段,减少生产、储运、加工环节的污染,使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有害重金属、细菌含量、尘埃污染达到或符合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其基本特征是无污染、无公害,强调环境、资源与人的和谐统一性。我国入世以来,因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原先预计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花卉、蔬菜的出口严重受阻,因此,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经营,发展绿色农业。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是全球人地关系的缩影。不同区域情况千差万别,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分别采取相应的开发策略和保护措施。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善于借“他山之石”攻“自主之玉”,了解和借鉴区域开发的成功模式,提高区域发展质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地理学原理
因地制宜,时尚性与乡土味结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跟不上农民的需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体活动相对贫乏,要改变此状况必须因地制宜,加大农村文化基地建设力度,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家庭为对象,发展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如文化站、居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文化室等,努力形成融宣传教育、信息服务、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乡村文化网络,多生产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文化产品,根据各地的传统习俗,充分利用民间节假日、农闲等时机,多举办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多提供群众普遍欢迎的文化服务,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展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科学发展,创新性与继承性结合。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规律,把握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走科学发展道路,保证区域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才能保证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落心、落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士,培育出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资源,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对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无论是农村居民点规范布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文化建设均应该在地理学原理指导下开展,使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