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问题分析及创新方案

2013-04-29 05:40王晶
无线互联科技 2013年7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创新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1 引言

目前,各高校都在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而努力,而建设高水平大学就必须要建设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图书馆。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了重要文献信息保障的图书馆必须对现有落后的管理观念及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建设高水平大学图书馆的实际需要。本文着重于对高校图书馆现有管理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力图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创新管理模式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参考。

2 高校图书馆现有管理模式问题分析

近几年,高校图书馆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大量购进新书,更新办公设备,电子阅览室扩容,引进高学历人才,服务质量日趋提高,服务体系渐趋完善等等,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也看到,在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被动服务现象仍然存在

今天,评价一个图书馆员工作的好坏,其工作是否称职, 不是看他提供了多少次服务,而应该看他解决了多少问题,要善于为读者解答和解决提出的各种问题。作为图书馆,不能单纯等待读者上门借阅,而应主动深入读者中间增强参与意识,了解读者需求,建立以读者为本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以读者为本”的管理就是研究读者方便读者和尊重读者,研究读者的知识结构、读者需求的综合性。方便读者就是服务方式和管理方式更有利于读者,为读者提供各种便利。图书馆作为教学的前沿阵地,应对学校的社会环境、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认识到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新的藏书管理和服务机制。

2.2 管理模式与信息时代的发展不同步

目前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电子化服务基本包括:OPAC、数据库查询、参考咨询、学科馆员服务等,基本满足读者日常的使用需要。但是本着积极为读者提供电子化、网络化服务的原则,除了用电子设备进行信息处理,为读者借还书,检索图书外,还可以为读者提供阅览电子图书,了解图书馆服务,网上电子邮件咨询、实时咨询等数字图书馆服务。注重为读者提供快速、方便的检索途径,增加用于检索的计算机,提供足够的目录检索方式,为本校读者乃至异地读者查询提供条件。在提供馆藏信息资源服务的同时,对特色文献进行整合及加工分析,围绕学科、专业和专题研究,开辟特色数据库供读者使用,图书馆还应根据学校建设的总体目标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需要,广泛搜集网络资源并加工整理,使之成为有用的数据资源,使读者获取更多有用信息。

2.3 图书馆藏书模式单一化

图书馆可以按照不同读者借阅性质组织藏书。对于有特定借阅需求的读者和一般性知识学习和文化消遣的读者,可以按照其借阅性质分为两部分,参考性藏书和浏览性藏书。参考性这类藏书应该为读者提供完善的检索途径,并严谨科学地组织藏书。浏览性藏书主要采取开架方式,集中图书馆所有藏书的复本,按照读者的总体需要而组织藏书,从根本上改变以书为本的藏书模式。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断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

2.4 图书馆员的角色尚未适应新时代环境下的要求

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就是馆员,这一资源的价值取向主要看其对知识、技能、经验以及创新意识等的把握程度及实际水准,也即指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优秀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也是管理过程的第一能动要素。其实际作用的发挥与否将在整个图书馆管理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过去,图书馆管理员处于被动的角色。现在,变图书馆管理员为“知识导航员”,作为“知识导航员”却是主动的。是主动与读者沟通,了解需要,然后为读者提供信息查询、检索等服务;做引导学生吸取知识的教育者,积极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校的各项活动;做教师教育教学的好助手,配合教师的教改科研。

3 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式建议方案

3.1 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及方法

传统图书馆一直沿用的直线职能式管理模式:其以劳动分工、个人责任制及规范为基础,借助于森严的等级与权利进行管理。传统图书馆馆员的智慧和独创性受到限制,组织僵化、反应迟钝、创新阻力大,这正是知识经济状态下限制图书馆发展的致命桎梏。现在图书馆要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能够释放被压制在传统等级制度下馆员的聪明才智和内在的潜能,给予馆员表露内在渴望的机会,消除阻碍馆员创新的组织限制。传统图书馆虽然也运用了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但就其本质而言,还仅是放大了人的体能特征。传统图书馆管理以垂直的纵向层次的管理为主,按职能划分为部门,按职位分层,以规则和制度为管理主体。这种僵硬的组织结构阻碍了人们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抑制了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全球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市场化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相应,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也以网络化管理为主,各管理层的横向联系增加,采取并行的方式,更加强调协同。网络管理的普及将最终强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使读者最终受益。另一个方面,图书馆的组织机构柔性化,工作时间、场所和计酬制度更加灵活。而图书馆考察管理人员的工作,将不再仅仅把传统的考勤列入考察范围,而以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产出品的质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建立科学的信息集成模式以及提高信息准确度和多种信息的反馈机制。较之传统单一的管理方法,现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法应具有决策信息化,沟通网络的多元化等特征。

3.2 创建重视现代化人才的机制

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人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正如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所说:“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什么地方,开馆时间和设备怎么样,也不管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怎样,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图书馆工作者”。当今社会,无论是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的竞争,还是图书馆与其它信息产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知识创新中最关键的因素,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图书馆的宝贵财富,是现代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因此,重视现代化的人才,造就优秀人才是当前图书馆界所面临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势在必行的战略任务。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改革用人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平等、公开的竞聘上岗的制度,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让相应才能处于相应的能级岗位,注意发现和使用那些具有信息意识、竞争意识、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公关能力的一批人,要扬长避短,量才为用,使人才配备尽量合理化,这是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之一;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投资力度,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加强馆员再教育和培训,促进馆员知识更新,使其逐步成为新型的文献信息服务人才。

3.3 加强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创新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图书馆的作业工具也向更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装备看齐。面对社会各种知识信息的急剧增长,采用计算机加工文献不是难事,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和各种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图书馆还应逐步采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其中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复制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声像技术、光盘技术、软件技术、机器自动翻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只有实现技术创新,使工作手段达到自动化,图书馆各项业务才能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下运转,更好地为知识创新工程服务。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但要在思想上、观念上更新,还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服务技能,加强自我学习和知识更新,这也是高校图书馆生存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读者阅读多样化的要求,不断调整和开创多元化服务的新模式,使高校图书馆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王晶.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05).

[2]曾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探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1):73-75.

[3]杜瑞华.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信息,2007(35):483;410.

[4]王英英.高校圖书馆现代化管理模式初探[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4):112-114.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高校图书馆创新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