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围

2013-04-29 00:44:03邓芬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3年7期
关键词:堤段桑园

邓芬

桑园围全长68.85千米,围内面积为133.75平方千米,保卫良田1500公顷。据1817年《桑园围志》记载:“南海县属桑园围基延袤万二千余丈,捍护良田千五百顷,为广属中基围最大者。”在清代桑园围被称为“粤东粮命最大之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桑基鱼塘的集中地。

桑园围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大型堤围,位于广东省南海和顺德境内珠江干流之一西江的下游,是西江、北江干流主要堤围,分东、西两围,抵御西江、北江洪水。据《南海县志》记载:桑园围在宋代徽宗年间(1101—1125年)始筑东堤、西堤,4年后再筑吉赞横基,分别分为沙头中塘围、龙江河澎围、桑园围、甘竹鸡分围。至明、清年间陆续筑保安围等14条小围。顺德县龙江段至民国初期才加高并联成围,1924年增建歌、龙江、狮颔口三座水闸后,成为一条较完整的难能可贵的园围。桑园围全长68.85千米,围内面积为133.75平方千米,保卫良田1500公顷。据1817年《桑园围志》记载:“南海县属桑园围基延袤万二千余丈,捍护良田千五百顷,为广属中基围最大者。”在清代桑园围被称为“粤东粮命最大之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桑基鱼塘的集中地。

桑园围修筑的工程技术和方法

宋代堤围规模虽然长,但堤矮小,其筑堤工程技术十分简陋,主要为防洪而在河岸修筑的堤围,亦有为防减、防潮在海坦上修筑的海堤或滨海小围。两种堤围在当时修筑的规模和工程技术上都有所不同,而修筑方法亦能根据不同地区特点而异。当时海坦围垦,在筑围之前,一般均采用促淤工程,比简单在沙坦筑泥堤的工程复杂得多。据史志记载,清代用于海坦围垦的促淤工程有以下两种做法:一是筑石坝或木、石桩坝,通过利用石坝阻流聚沙,以加速坦面淤高。二是种芦、种草。

修筑的工程技术筑堤材料改泥为泥石并用。珠江三角洲的堤围,原来修筑方法极为简陋,但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了筑堤材料以泥、石并用比单独取用泥土修建来得坚固。并且在泥石兼用兴建村和修筑堤围的方法上,以及护堤和围垦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经验。《南海县志》(1835年)记载“昔筑坝以护既成之沙”,说明当时的进筑围工程都是选择在坦面高程较高,而低潮时已露出水面的沙坦或草坦上来修筑的。可见当时的堤围,一般是用泥土叠筑而成。只有在番黄阁一处堤基是以石料修筑,黄阁在当时即为海中一孤岛,受风浪大,而又近处山冈,有石源可采,故堤基修筑工程技术与河岸修筑的堤围是所有不同的。

明代修筑堤围高度一般在1.5~2.0丈,在珠江三角洲顶部的堤围,采用石料修筑的逐渐增多。由于当时出海口门沙逐渐增多,海坦围垦圈筑围田较盛,每当洪水盛发,便阻塞难消,致使过去多用泥土修筑起来的堤围很容易被洪水冲坏。因此,宋、元两代的土堤大多在明代被改砌石坡,换用石窦。

在桑园围东南的倒流港,原是宋代建围时留下的一个水口,没有设闸堵水,任其自然宣泄。但到了明代,出水口外河床高积,每遇洪水暴涨时,不仅围内积水无法排出,且西江洪水反会倒流逆灌而入,使水位抬高,淹浸农舍庄稼,受灾害日见加重。所以,桑园围在明洪武二十九年因倒流港“洪流激湍,人力难施”。当地人民总结以往堵口合龙的经验,在桑园围倒流港采取“取大船、实以石、沉于港口”使“水势渐杀”。这种创造载石沉船截流堵口的方法,堵住了倒流港这个水口。用“载石沉船”的堵口工程和海坦上用“种芦积泥成田”以加速围垦的做法,标志着明代珠江三角洲水利围垦技术方面已具有较高的水平。

此外,由于珠江水位渐高,桑园围外围筑用石堤封闭,全围按地形高低分为14堡,各堡之间有子堤相隔,围内水港与西江相通,各堡和外围堤上设有闸门,围内可通航。明洪武末年曾对桑园围全围进行了大修,自甘竹滩至横岗,长数十里。此后下至近代多次修治。

清代,珠江三角洲不少地区修筑堤围或围垦,用石与泥两种材料来修堤已是普遍的做法,如在桑园围等一些较大的堤围的堤坡及决口处砌石。桑园围在西北二江之间,三面临水,最初的围堤是上堤,雍正五年始将最危险的海舟堡三丫基改用石砌。此后,不断改土为石,至嘉庆二十五年,有l900余条围基改为条石砌筑,7000余丈的土堤也在临水面加砌石扩坡。内水和外水经由堤上的石窦调节,灌溉用水经由上游的石窦引入围内渠系,降雨过多时,经下游的石窦向外江排水。乾隆时桑园围共有石窦16座。桑园围东南部地形最低,宋元时代留有泄水口,后因河道淤积抬高,外水涌入,遂于明清间陆续堵塞了水口,并增建小围和闸门,防止江水倒灌。桑园围在运用过程中,陆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乾隆五十九年的《桑园围志》,记录了桑园围的历史和管理维修的经验,此后各代又陆续增补。

1916年桑园围全围加高三尺,部分堤段用三合土筑基骨。1948年实施了沿江主要堤围,堤顶宽3米,外、内坡比1∶2(即横2米,高1米);内河基围依照大汛水位加高1米,堤顶宽2米。

到清中叶,桑园围对河岸堤防的修筑方法已有较完整的记载。据《南海县志江防》(1835年)记载:“筑堤必择好土,毋用浮杂沙泥”,同时泥土必须“干湿得宜,燥则每层须用水洒润”,然后,“新制石夯,每土一层用夯密筑一遍,次石杵,次铁尖杵各筑一遍,复用夯筑平”。而“每土六寸行硪,其歧缝处用夯坚筑。”为了防御雨淋冲崩,无论堤围是新建或培修的,“总以老土为佳,即老土难觅,杂用新土,于堤完后务寻老土盖顶”,并于堤边“栽种草根”。注意“堤根宜阔,堤顶宜狭,堤毋太峻”。在新旧堤交界处再“用铁杵力筑。层层夯硪,期于一律坚实。”要使堤防坚固,也提出了“堤底以八丈为度,面以五丈为准,高以五丈五尺为凭,每堤一丈,应用土九十七方半”的标准。在堤围建成之后,清道光十五年的《南海县志》记载了一些护堤的方法:指出办法之一是“栽柳”。以“卧柳、长柳相兼栽植”。卧柳需用“密植”,“大者入地二尺余,出地二、三寸许”,柳相距“堤址约二、三尺”。使其“枝叶搪御风浪”。长柳则需“距堤五、六尺许”,以便捍水。栽种时间宜于“冬春之交,津液含蓄之时”。还有一个办法,是栽种“茭苇草子”,凡于堤临水一面的堤下要“密栽芦苇或茭草”,“计阔丈许”,“使其茁衍丛布,根株纤结”,“即有风不能鼓浪”,认为这是护临水堤的要法。

对于修堤的位置,记载中认为“必须远筑离岸三、二里”,“切勿逼水,以致易决”。故因基外坦面大小,将堤围的修筑分为固工、平易工、再次险工、三次险工和顶冲极险工等几种类型。在基外有沙坦其“距水百数十丈或坦虽不多而内枕岗阜”的,称之为“固工”。“有坦一、二十丈,控临顺流”的,称之为“平易工”。“坦面不满十丈,控临逆流”的,称之为“再次险工”。“坦不满十丈,控临逆流”的,称之为“三次险工”。至于“尺坦全无,陡勘力壁立,基拱江腹与水争衡”,或有“中流沙渚突起”,致流水至此分流,“横射基身”的,称之为“顶冲极险工”。对于这种基围,“亟宜筑石坝以护之”。也有因堤围的位置和作用不同,更将之细分为以下三种:把近临河滨的“各围之外基”,称为“缕堤”;离河颇远或一里余或二、三里的“各围之内基”,称为“遥堤”;而“各围之横间基”,称之为“格堤”。

此外,甚于在修复崩决的基围方面,亦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记载中指出,对于“基决百数十丈”,而“冲决口撞刷成潭”的崩基,不能按旧基堤址与左右堤岸接筑,“因深址浮”,“落石而石满则卸,下土而土散则松”,故是“工艰费巨”,事倍功半的做法。因而,必须选择“深潭处内地址坚厚处,或前或后湾。而筑之为偃月形、为眠弓形、为荷包形、为垂肾形、为半筐形、为勾股折角形,因地势长短深浅定局”。

桑园围的管理制度和防洪工程

桑园围依山冈、丘陵、台地而建,西临西江正干流,东临北江正干流,三面有堤,设计上利用西江、北江洪峰向下游降低的水文特征建成开口围。其经济地位十分重要,而行政上横跨南海、顺德两县。自北宋徽宗年代建筑桑园围东、西两基及吉赞基以后,随着江河之演变,地域之改易,沿江堤围逐渐增多,有一乡一围、一村一围甚至是一小片耕地一围,且防洪管理上各自为政。桑园围的设计上特点是其管理维护的难点,如无协调统一及完整的管理,很难起到应有的防洪作用,所以桑园围的管理维护引起清代广东地方政府的重视,政府促进了桑园围岁修制度与管理机构的确立。清初期,北江、东江水利分别由沿江州府专访官员管理。乾隆元年两广总督鄂弥达上疏言:“前经分设(西、北、东江)各属水利专员,动项岁修”。可见三大河流重要堤围岁修制度大致始于清初康熙至乾隆年间。桑园围各基段自有基主,平时各堡、各甲自行维修。大修时施工总局机构扩充设总理、协理若干人,首事若干人。全围又分为7段,各设工程所。设知理或首事。大修时的施工总局机构庞大,组织严密,对工程规划、资金筹措与各基段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技术及工程验收,材料采买,堤围日常维护都逐渐形成一套严密的章程、制度。岁修制度确立以后。由围内各村、各堡落实堤围维护的分段负责制。道光十四年由广州知府核定的“章程”规定:“堤围巩固,全赖岁修,若非分段责成,必致岁修推诿。岁修废弛,则基患多而冲决易,分段经营,所以专责成而勤岁修”。岁修制度的确立是桑园围安全的重要前提。如光绪十一年五月间,珠江水系汛期到,三江水齐涨,“沿江基围十决八、九”,独桑园围基段只是“间有颓塌”,当时人认为是“籍岁修之功”。

民国期间,经过1915年大洪水,虽然修筑堤围没有很大发展,但堤围的防御标准有了较大的提高。1934年开始,县设围董联合会,各地堤围设围董会。1948年县组成民工总队,县长任总队长,各围董会长或各乡长兼任民工总队的大队长。1949年县设围联合会、各围设围董会。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成立“南(海)、顺(德)桑园围管理处”。

桑园围堤长64千米,跨南海、顺德两县,捍卫南海县的西樵、九江、沙头和顺德县的龙江、勒流5个区。桑园围西基从西樵河岗村起(上接三水县堤段)沿西江干流而下,经太平、九江区沙口,入顺德县境。东基自樵北大围联成后,官山海口以上成了官山涌内基,海口以下至扣口止。属南海县堤段。捍卫耕地面积20.05万亩,人口21万,其中,南海县境内堤长38.3千米,堤面宽5米,外坡坡比1∶3,内坡1∶2.5,堤身高于7米的堤段,在堤面下3米设戗堤,面宽2米,戗堤上坡比1∶2,戗堤下1∶25。捍卫耕地面积13.18万亩,人口15.31万,围内除西北片有水田4.05万亩外,其余大部分是鱼塘、桑基和经济作物基地。1953年樵北大围联成后,桑园围东基从官山海口沿北江干流而下至扣口,以下属顺德县管理的堤段。官山海口以上堤段变为官山涌内基。西基从西樵区河岗村起(上接三水县堤段),沿西江干流而下,经太平、九江区沙口入顺德县境。

原桑园围堤矮小而单薄,堤面宽2米左右,如官山海口—寨边村、真君庙、岗头村、河岗、李村、上西等堤段。堤围险段有周家口、苏万春、李村、三角塘、文澜书院、冠甲大塘、铁牛坦、铜鼓滩、猪行、真君庙、筷子塘等。桑园围原来水位不高,南方无基堤或筑了基堤而未设闸,堤围的防御能力很弱,每遇洪水稍高,堤围虽不致崩决,洪水倒灌围内,常常淹没农耕,故围内先后修筑过十多条小围以防倒流洪水。清末,现有堤围规模基本联成。其中顺德龙江段至民国初期才明显加高并与大围相连。1933年增建歌、龙江和狮颔口三座水闸后,才真正成为较为完整的闭口桑园围。

1950—1957年期间,李村基段削坡退建,裁弯取直下圩新筑堤长1.1千米。1954年开始整治铜鼓滩险段,在外坡抛筑挑流石坝4条。在上西、河清、寨边、真君庙等堤段用灌浆的方法处理隐患。对旧谷埠、扣口闸一龙江分界、海口等三处弯曲堤段,进行裁弯取直。兴建了人字水船闸,对尺窦、蟹眼窦、旧谷埠窦、扣口闸等进行维修加固。

1958—1968年期间,冠甲大塘、文澜书院两险段抛石护岸,填塘固基。1964年后培修了沙头段、下东段、沙口—龙江分界段、河清等堤段。于1968年开始整治猪行、真君庙两险段,筑挑流石坝7条。

1968—1985年期间,培修下西堤段、洛口段、渡口所段、红炮楼堤段。1978年维修人字水船闸,并在前后闸加设提升式防洪、抗旱两用的钢闸门。1983年扩建九江沙口船闸,孔宽从原来的6米扩为7米,闸室长度从原来的35米增至70米。1981年起,对岗头涌、书陀庙、公生码头、清远渡头、真君庙、猪行等堤段外坡加固石坝,抛石6500立方米,改变流态,进行护岸。

从1950—1985年共完成培修加固堤围土方285万立方米,石方7.47万立方米。重点整治了周家口、苏万春、三角塘、李村、文澜书院、冠甲大塘、铁牛坦、铜鼓滩、猪行、真君庙、筷子塘等险段。特别是对铜鼓滩、真君庙险段的整治,效果显著。目前,桑园围已达到50年一遇防御标准的堤段有19.1千米。

猜你喜欢
堤段桑园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四川蚕业(2022年2期)2022-11-19 02:10:22
基于聚类算法理论的七八一七堤防单元堤段分类研究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6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 03:00:00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03-08 02:59:58
去洞庭“心腹之患”须治“沙质堤坝”
沅江市堤垸警戒水位调整的必要性及调整值分析
陕西水利(2020年5期)2020-08-17 03:11:34
以我无眠,换你安枕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四川蚕业(2020年3期)2020-07-16 08:09:44
相似单元堤段模糊聚类分析
水利经济(2018年3期)2018-06-08 0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