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华
“赵业安是一个令人十分佩服的黄河专家。我们每次见面,他从不谈自己的病情,说的都是如何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的方略、设想和措施。他之所以能在身患癌症40多年的逆境中坚持到现在,是黄河梦在支撑着他,他的生命力来自黄河梦。”
——钱正英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宏伟的梦想。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是民族复兴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黄河宁,天下平。这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对母亲河安澜的期盼和世代梦想。在当代治理黄河队伍中,有一位为实现黄河梦奋斗不息、创造一次次生命奇迹的英模人物,他就是黄河水利委员会泥沙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业安。
古往今来,极其复杂难治的黄河,曾使多少治水先贤为之皓首穷经,苦苦求索!
黄河的复杂难治,其根本症结在于泥沙多。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区,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干流,造成下游河道剧烈淤积,形成高耸于两岸地面的悬河,因此历史上导致决口改道频繁,人民灾难深重。据观测统计,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多年平均为16亿吨,每立方米河水含沙量35千克,含沙量相当于长江(宜昌站)的30倍,是世界上另一条多沙河流恒河的8倍。“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深深表达了历朝历代人们对黄河泥沙众多、灾害深重的忧思、叹息和治理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问题,把黄河治理开发作为安邦定国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日程。1955年7月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黄河治理开发综合规划,三门峡水利枢纽、刘家峡水利枢纽作为第一期工程相继动工兴建,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展开,一场规模宏大的黄河建设高潮蓬勃兴起。
在这一鼓舞人心的形势下,年轻的赵业安被国家选送到苏联列宁格勒气象水文学院留学,攻读陆地水文学专业。1961年9月,26岁的他学成回国,矢志研究黄河的梦想,使他放弃在北京优裕的工作机会,走进黄河水利委员会泥沙研究所报到,从此走上结缘黄河之路。
然而,由于当时黄河治理规划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拦沙效益估计过于乐观,三门峡水库蓄水拦沙运用后,库区泥沙发生严重淤积,被迫于1962年改变运用方式并着手工程改建,由此洪水泥沙重新下泄。花园口水利枢纽、位山水利枢纽两座拦河大坝因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威胁防洪安全而先后被破除,其他几座正在建设的下游干流枢纽工程也宣告停建。
一连串的重大挫折,警醒了人们对黄河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引起了专家学者对治黄战略的重新思考,也使初临黄河的赵业安陷入了深思。他想,黄河的根本症结是泥沙淤积问题,减少泥沙淤积就要控制上中游的水土流失,可是广袤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面积达45万平方千米,地广人稀,千沟万壑,要在短时期内取得控制泥沙流失的明显效果,绝非易事。那么,能否找出对下游河道淤积最为严重的泥沙来源,进行重点治理以提高减沙成效呢?
按照这一想法,从1962年7月至1964年,赵业安和黄河泥沙研究所的同事们根据有关资料首先将进入下游的泥沙以粒径0.03毫米为界划分为冲泻质与床沙质两个部分,其中,冲泻质占60%,床沙质占40%。接着,通过分析证明落淤在下游河道中的大部分泥沙为床沙质,进而将这些床沙质泥沙按粒径分组分析,发现60%的淤积量为大于0.05毫米的粗颗粒泥沙,并从地质钻孔资料、河床质取样与滩槽淤积物统计中得到了验证。据此,赵业安认为:对黄河下游危害性最大的主要是粗颗粒泥沙,因而,在上中游水土保持布局中应首先控制粗沙含量高的地区。
黄河下游粗泥沙来源于中游某个区域!在当时,这还是一个大胆的提法。对于这一具有创见性的观点,国内泥沙界专家及时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1965年6月至1966年5月,在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泥沙专家钱宁主持下,经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进行系统调查统计分析,初步找出了粗泥沙产沙区。赵业安的这一论点得到了证实。
然而,正当他为研究黄河泥沙全身心投入攻关的时候,厄运突然降临。1971年9月的一天,赵业安在黄河下游查勘途中发现脖子左侧有一肿块,经多家医院检查化验确诊,这是甲状腺癌并已转移到淋巴。这一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癌症基本上就等于绝症啊,而当时他只有36岁,正是干工作出成果的最佳时期。面对死神逼近这一残酷的现实,赵业安心情极不平静。他想到,自己年幼失去双亲,靠外公养育长大。后来6年中学、1年补习俄语、5年留学苏联,都是国家提供的助学金,即使用毕生精力拼命工作,也难以报答党和人民的恩情。可如今,自己在研究治理黄河的路上才刚迈出一步,一笔黄河泥沙账还没有算清,许多需要研究的难题都亟待去攻克。而且唯一的女儿也才只有4岁,这一切,怎么能抛得下,难道说就这样坐等生命的终结吗?不!人生有坎坷,有逆境,但绝不能就此消极等死,愧对残生。经过一番激烈的思索之后,赵业安为自己办了两件“后事”。一件是给黄河水利委员会水科所党组织写了书面报告,表示只要一息尚存,决不放弃对黄河问题的研究。二是给女儿留下了“遗书”,嘱咐孩子,如果失去父亲,更要自立自强,奋发向上……随后,他被推进了北京日坛医院手术室。
一般来说,动大手术都要作全身麻醉,可是赵业安担心全麻手术会损伤大脑功能,影响他继续研究黄河泥沙,便缠着医生要求采用针刺麻醉。医生不解地问:“你不怕疼吗?”“我是搞黄河科研的,对我来说保护脑子最重要!”他的坚持感动了医生。切口、分离、止血、摘除……在长达7个多小时的手术中,赵业安咬紧牙关,汗水浸湿了一条又一条毛巾,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硬是撑了下来。手术成功了,但他的左侧声带受到永久性麻痹损伤,嗓子沙哑了。然而,他为自己的大脑未受损伤而欣然。手术后,赵业安刚能走动就又急着投入到治黄研究。次年年初,他在北京日坛医院又动了第二次手术。此次手术,切除了甲状腺上的部分残癌,但淋巴结上还有转移,生命依然受着严重威胁。对此,他越发感到生命和时间的可贵。做完手术回来后,他又忙着跑河道,整资料,算数据,写论文,白天时间不够,晚上接着干,拼命地同死神争夺时间。
一年,两年……几年过去了。1976年秋,还是在查勘黄河下游河势、追踪水沙规律的测船上,赵业安脖子右侧甲状腺再次发现癌转移,他再次被推上手术台。几年间,他先后动了大大小小7次手术,甲状腺功能完全丧失。然而,在此期间,他以惊人的毅力一面同病魔进行抗争,一面不停地继续着探索黄河泥沙的脚步。年年参加河势勘察,夜以继日研究水沙资料,潜心撰写科研论文,独立承担或主持多项科研、规划、生产项目,完成30多份技术报告、学术论文和工作建议。这些成果,为治黄战略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1978年,当科学的春天到来之际,赵业安在生死较量中的辛勤耕耘获得了丰收果实。他和麦乔威、潘贤娣等黄河泥沙专家,通过深入分析黄河三门峡水库、永定河官厅水库等不同运用时期下游河道水沙条件变化及其规律,发表的《多泥沙河流水库下游河床演变及演算方法》,为探索多泥沙河流水库下游河床演变特点与河床冲淤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手段,在当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该成果被授予重大科学成果奖。同年,由钱宁教授和赵业安执笔,清华大学、三门峡工程局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合作研究的《黄河流域不同地区来水来沙对黄河下游的影响》,被河南省科学大会授予重大科学成果奖。
特别是在此期间,赵业安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参加了由钱宁教授主持的《黄河中游粗泥沙来源区及其对黄河下游冲淤的影响》研究报告,该报告在多年治黄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现场考察和实验分析,提出:导致黄河下游堆积抬高的泥沙主要来自5万平方千米粗泥沙来源区,而大于0.05毫米的粗泥沙主要集中在河口镇至无定河口区间、白于山河源区两个区域内。这项成果,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划定及重点治理工程的布局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力地推进了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被认为是治理黄河指导思想上的一项重大突破,1982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泥沙研究事业的进展,使赵业安增添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为了攻克黄河泥沙顽症,他忘却了身上的癌魔,忘掉了个人的一切。但死神却如幽灵一般,步步逼近。1980年6月,经医院检查确诊,他的内脏纵膈上又出现癌转移。据医生说,这个部位癌变不容易清除,万一手术不顺利,会使本来就比较虚弱的身体抵抗力急剧下降,反而造成癌细胞迅速扩散。对此,赵业安经冷静地权衡之后,决意不再做手术。他要与癌魔“和平共处”,趁眼前还能工作,活一天,干一天,尽可能争取时间为黄河事业多做点事情。
生命,属于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奋斗的强者。在无情的癌魔面前,赵业安没有畏惧,更没有退却,反而以更加旺盛的斗志全身心投入黄河研究。每年坚持勘察黄河河势,跟踪水沙变化趋势,每到一处,他都尽可能地多收集资料,多记考察笔记。他的想法是,一旦癌细胞堵塞了自己行走的通道,就像保尔·柯察金那样躺在床上,利用收集的资料、掌握的情况,继续研究黄河泥沙,继续思考探索治理江河的方策,直到生命终结……
1981年,赵业安通过分析河流治理开发措施对河道形态、水资源布局带来的影响,写出《河流建库后下游河床演变》的论文,该论文在当年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河床演变学术讨论会上发表,文中提出“黄河已成为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河流之一”,较早提出了正确处理河流治理开发与河流生态保护的关系问题。这一观点,得到了钱宁教授等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
1985年4月1日,赵业安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13日,中共黄河水利委员会党组作出《关于在全河职工中开展向赵业安同志学习的决定》。决定指出:学习赵业安同志,就要学习他热爱黄河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像他那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治黄事业紧密融为一体,不畏艰苦,勇于探索,以实际行动为黄河治理开发作贡献;学习他同疾病顽强斗争的可贵精神,一息尚存,奋斗不止,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毫无保留地献给伟大的治黄事业。
赵业安的感人事迹,在水利战线上引起很大反响。著名泥沙专家钱宁教授、清华大学水利系主任张仁教授、珠江水利委员会咨询专家麦乔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周文浩、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叶青超等水利专家、黄河水利科学研究所的同事们纷纷发表文章,以与赵业安工作相处的切身感受,谈他朝气蓬勃的忘我工作精神,对党和国家的无限忠诚,对研究黄河的执著追求;谈他刻苦钻研治黄业务,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风;谈他为水利院校学生悉心指导毕业设计,详尽解答各种问题的情景;谈他不图名利,不追求物质生活,热情支持青年同志上进的高尚品质;谈自己从赵业安身上受到的精神鼓舞与人生启迪……人们深深为赵业安热爱黄河事业,奋斗不息的坚强意志与顽强精神而感动。
1986年1月,赵业安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5月,赵业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9年获得首届钱宁泥沙科学技术奖;1989年5月,水利部、中国水利电力工会授予他全国水利系统特等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9月,赵业安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光荣地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在生命考验和荣誉面前,赵业安没有须臾停步。在一次野外查勘途中,一场意外的车祸使他脑血管撕裂、颈椎错位、腰椎压缩性骨折。经过11天抢救,他再次战胜死神。然而,不等身体完全恢复,他便又全身心地投入热恋的治黄研究工作中。熟悉赵业安的同志们感受至深的是,他不仅仅与病魔顽强斗争,拼命地工作,难能可贵的是,在如此严重的病情下,还无时无刻不在随着黄河跳动的脉搏,针对不同阶段黄河出现的新变化,不停地思考,奋力探索,坚持到现场去,到一线工人和农民群众中去了解情况,及时发现新问题,为各个时期的治理黄河决策提出参考意见。他说:“黄河的情况在不断变化,只有积极探索,永不止步,才能使治黄思路实现更高层面的突破。”
1996年汛期,黄河花园口发生最大洪峰流量为7600立方米每秒的中常洪水,但却表现出水位高、演进慢,险情多、滩区灾情重的异常情况。洪水过后,赵业安在现场查勘和分析洪水过程的基础上,与黄河防汛办公室的同事合作撰写了《对黄河96·8洪水的主要认识》的论文。该文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中常洪水条件下多次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洪峰传播缓慢并产生异常变形,中常洪水造成滩区严重灾情。究其原因是,近年来连续枯水,泥沙严重淤积,主河槽急剧萎缩,导致过洪能力大大降低,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下游防洪严峻形势。因此,他提出必须对黄河水沙条件的这种重大变化与防洪新形势予以高度重视,超前研究小浪底工程建成后的运用方式,进一步完善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确保黄河安澜。
1998年3月,赵业安作为主持者,历时3年多,组织完成“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专题研究。该项研究通过大量现场查勘和试验分析,对黄河下游河道各级粒径泥沙的冲淤特性、泥沙组成及异常现象的机理,不同水沙条件对下游河道纵横剖面调整的影响,河床演变特性及高含沙水流运动规律与计算方法,干流大型骨干水库对水沙条件的改变及对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阐述,为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方略和工程合理布局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1999年,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张光斗倡导,中国工程院组织300余名多学科专家学者展开重大战略性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赵业安积极投身于这一影响深远的研究工作。在该项目的防洪减灾对策研究组,他不顾病魔缠身,身体虚弱,深入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各条河流,根据河情新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新要求,与各位专家探索交流,对实施黄河防洪方略的战略性转变、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河流生态保护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2002年12月,为应对日趋尖锐的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解除黄河下游河道断流威胁,抑制黄河中下游河床淤积,赵业安与黄伯明、刘崇熙、周兴志等水利专家根据多次实地调查与长期思考,在长江科学报上合作发表《三峡水库引江入渭济黄济华北工程》的学术论文,对该南水北调新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翌年11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率队,就该引江济渭入黄线路方案进行考察论证。赵业安在此次考察途中,强忍剧烈病痛,靠着药物抑制,从重庆开县出发,穿大巴山,越汉江,翻秦岭,到咸阳,直至渭河下游,坚持走完500多千米行程。他根据沿途了解的情况,对该调水方案的引水规模、线路特点、水源保证率、工程布局等再次进行了多方面思考。
2010年汛前,为及时了解黄河下游河势的最新变化,掌握河道泥沙冲淤的第一手资料,75岁的赵业安主动请缨,坚持参加一年一度的下游河势查勘。途中,因所乘测船触桥翻船,他在滚滚黄河水中被冲走四五千米,所幸被及时救起方免一场大难。死神再次与他擦肩而过……
这就是赵业安。身患癌症42年来,他以对实现黄河梦的孜孜追求,从死神手里一点点抢夺时间,一刻不停地在黄河两岸奔波,矢志不渝地在泥沙王国里探索。时至今日,他仍担任着黄河水利委员会科技委委员、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顾问、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特聘专家等职,依然在为黄河治理开发的事情思考着、奋斗着。
最近我们得知,那些无法用药物遏制的癌细胞,又在赵业安身上大范围扩散,癌魔几乎已经侵占他的全身。采访中,我们见他面色浮肿,声音沙哑,不时用手掌顶着腹部,显然身体正在遭受着病痛的严酷折磨,但一说起黄河,他又提起了精神。特别是谈到,黄河下游来沙从原来的16亿吨到前些年的8亿吨,再到近年的二三亿吨,来沙明显减少,他认为研究判断这种现象是趋势性还是阶段性,对明确今后黄河治理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治理黄河是一项值得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但只要活一天,我就要为黄河事业干一天,拼着命也要走完一个共产党员应该走的路。”赵业安说。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评价赵业安说:“赵业安是一个令人十分佩服的黄河专家。我们每次见面,他从不谈自己的病情,说的都是如何实现黄河长治久安的方略、设想和措施。他之所以能在身患癌症40多年的逆境中坚持到现在,是黄河梦在支撑着他,他的生命力来自黄河梦。”
是啊,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黄事业永续发展之梦,是中华民族波澜壮阔开拓进取的复兴之梦。赵业安为实现黄河梦奋斗不息的人生轨迹,正是一代代黄河建设者矢志不渝为实现黄河长治久安而不懈奋斗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