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中宽
【摘 要】分析水利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阐述水利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现状,提出促进水利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水利 高职院校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072-02
一、水利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一)水利高职院校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处理好水污染、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干旱缺水问题,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这份文件的出台,将水利发展所处的位置提了一个层次,而且指明了之后阶段水利事业发展的新动向。水利民生事业发展的重心在于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农村、农业水利与改善环境的水利事业是整个水利发展的重头戏,这对处于水利事业一线、拥有专业知识结构的人才的需求也就更大了,因此给培养专业水利人才的高职院校赋予了新的挑战。
(二)水利高职院校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原则,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职业教育可以乘着“十二五”促进教育发展的东风,加快前进的步伐。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明确表明,解决民生问题,改善就业,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水利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利用此次发展时机,及时改革自身教育教学,让自己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水利事业输送具有专业知识结构且数量充足的技能型专业工作人员。
二、水利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现状
2006~2010年,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确定为以服务水利事业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生就业率为方向,并逐渐明确了办学理念,即服务、发展、开放,以结合水利实际生产、水利事业需求作为办学新型模式。依据我国相关的职业教育标准,结合水利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改革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抓好学生思想、专业素质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培育学生的质量。据有效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拥有22所水利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共有学生20.3万人,每年可以为我国水利事业输送合格人才6~7万人,为推进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然而,在看到水利高职院校发展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水利高职院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传统专业范畴与现代水利发展需要不适应。传统水利类专业范畴仍然停留在以工程水利设计、施工、管理为主,不能满足水利行业快速发展和日益提高对现代水利建设、经营、管理、服务人才的培养需要。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从目前广西现有的水利类专业结构来看,主要存在专业门类偏少,部分领域仍是空缺;强调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忽略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专业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实际岗位的需要等问题。三是教师队伍中缺少高素质人才。据统计,当前水利高职院校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及学历在研究生以上的教师仅占少部分,更少有“双师型”教师。急需提升整个水利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四是产学研联系不紧密,科学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很多水利高职院校为了强调教学,忽略了科研,对于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也不够,不利于提高教师科研的积极性。五是水利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缺乏行业、企业的扶持。当前水利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更多的关注于将人才输送出去,却忽略了引进水利行业、企业生产第一线的人才,由于缺乏专项资金的投入及行业、企业的支持,很难聘请兼职一线教师,学生缺乏实践经验。
三、促进水利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水利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机制。通过研究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得知,国外职业教育之所以如此成功,甚至可以与大学齐名,原因在于他们成功构建了一个院校、社会、企业同步发展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在于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了院校、社会、企业三者的责任,保证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紧密结合,同时对高职院校教育成效采取考试评价机制进行考核,将教育、培训、考核三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确保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就我国的水利职业教育而言,可以利用水利教育专业性强这一特点,坚持互利、互补的原则,重点加强与水利企业联系。积极研究与水利企业合作办学的模式,各自发挥优势,培养出符合水利事业实际的合格人才。推行产学研共同发展的机制,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办学资源。
(二)实行水利职业教育重点院校建设。实行重点职业院校建设,是提升水利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水利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关键措施。依据“以建促改、以建促评”的建设原则,实行水利职业重点院校建设,可以利用重点院校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整个水利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水利高职院校应积极参与,争取得到水利部门企业的支持,创建一批办学质量高、就业前景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的水利高职院校。
(三)深化水利专业课程改革。水利高职院校的发展与专业课程发展联系紧密,因此,在新形势下,水利高职院校应重点抓好水利类专业课程的发展工作,同时做好抗旱节水、水环境保护等新型专业的发展工作,在保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突出知识结构的综合性。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可调整课程结构,增设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经营管理等课程;加强实践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不断吸收水利科学进展,包括学科的进展和教师在该领域中的研究成果,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动手能力,加强水利精神方面的培养。
(四)探索新形势下水利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以教育主管机构与水利企业为纽带,以水利企业用人要求为基础,以水利高职院校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大力发展产学研一体化办学,让学生与岗位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创办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推动学生进入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机制,研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有效方式。
(五)提升师资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优秀的人才培养方式需要教师去总结和探索,也必须依靠教师去完善。提升师资队伍素质要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提高水利业务水平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为重点,以“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建设目标,坚持思想、业务、待遇一起抓,努力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业务水平高,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了解决“双师型”师资短缺的问题,学校专业教师一部分时间可到企业工作,企业也可推荐选派一些工程技术人员轮流到学校任教。
(六)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学生技能培养需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水利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水利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也将促进水利高职院校在办学指导思想、管理体制、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从整体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因此,在新形势下,水利高职院校需进一步完善实习实训基地考评机制,实行实习实训岗位与专业教学一致的教学目标,提高基地的教学效果与运行效益,促进学生与实际岗位的紧密对接。
综上所述,当前水利高职院校需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水利职业教育水平,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郝尉君,李慧.浅谈高职院校水利专业人才培养途径[J].内蒙古水利,2011(5)
[2]和瑞勇.新形势下水利科研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水利发展研究,2009(4)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