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乐教,开拓创新,提高质量

2013-04-29 00:59林静
中国教师 2013年7期
关键词:课标中考化学

林静

谭定军,中学高级教师,硕士学位,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化学教研员,兼任南岸教育学会化学专委会秘书长等职。

《中国教师》:初中化学是学生在初三时才开始学的,也就一个学年的学习内容,却令许多初中生头疼不已。化学有这么难学吗?谭老师,您认为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教师该如何帮助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谭定军:对于刚升入初三的同学而言就意味着进入了初中毕业年级,而此时却要增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是不是化学很难呢?其实不然,据历年中考数据分析和调研得知,初中化学其实是容易得分的一个学科。也就说,化学真的很有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好了头,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会越来越顺利。

学生学习化学感觉困难甚至比较头疼的主要原因,第一是教材的原因。现行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生活知识和化学现象来引入相应的化学概念和理论,使化学尽可能贴近学生;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科学探究思维的形成;更好地体现生活即是化学,化学即是生活的互动关系。从而显得初中化学既有文科的特点,又有理科的特点,使得部分学生觉得学习化学较难。第二是教师的原因。部分教师认为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短,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一味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追求进度快,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有的教师甚至连一些常识性介绍及选学部分知识,特别是中考中不考的知识都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另一种就是有的高完中学校教师为了高初中衔接和持续发展,又把教材过度深化延伸,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课堂欠活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第三是学生的原因。不少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对教师存在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部分教师在学习化学前总爱给学生说学习化学必须过好概念关、化学用语关、实验关三关,学生潜意识地认为化学难学。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活动过程。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采取怎样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教师要循序渐进,转变观念、钻研教材、更新教法,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力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学习方法,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规律的学习,还应多给学生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树立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从而有利于学生克服学化学的各种心理障碍。

另外,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喜欢你,敬畏你。只要学生喜欢上了你这个老师,他们就必然会喜欢上化学。同时只要过程好了,结果一定不会差。

《中国教师》:其实生活中我们天天在与化学打交道。2011年版的课标中,还专有“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内容。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这也是化学教育一直倡导的。现在化学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如何,尚需哪些改进呢?

谭定军:化学确实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化学打交道,然而是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在教授初中化学时,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呢?真正将化学知识传授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而且还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学习化学的兴趣呢?

2011年版的课标专设“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内容,旨在让学生真正体会化学知识其实就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例如,在厨房中,我们可以发现铁锅或者菜刀不擦干容易生锈,切过酸性物品的菜刀更容易生锈,锄头或者其他铁制品放在潮湿处比放在干燥处容易生锈,等等。现在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利用好身边的化学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是以书本知识为重,让学生觉得化学离我们很远,不敢高攀,从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对化学失去兴趣。

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将书本的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化学,并让其体验到所学知识的价值与用途,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必要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兴趣,激发其热爱化学的情感与努力学习动机。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取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带学生在室外参与生活实践,充分认识化学问题,揭示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服务生活,从而落实教学任务。当然我们在室内其实也可以利用电视、网络中的许多新闻热点,尤其是报道中经常会涉及的化学方面知识情景。因为新闻报道中的内容,学生有一种很强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阅读与了解的欲望比较强,为此可以从中选取相关的内容,创新生活情景来激趣,也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国教师》:2011年版课标继续提出科学探究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经过前10年的科学探究的教学实践,现在化学教师对科学探究理念的理解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如何呢?接下去要进一步落实科学探究的理念和目标,教师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进?

谭定军:现在化学教师对科学探究理念的理解应该说都或多或少比10年前好多了,但是化学教师真正理解课标中提出的科学探究实质的不多,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落实科学探究理念和目标的就更少了。有些教师认为科学探究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来探究不如直接给学生结果,这样考试的效果还要好一些。所以一些教师过分追求得分而忽视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探究是课标明确提出的非常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形成过程,有效发展学生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从而强化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发展,同时为全面评价学生提供实践途径。教师一定要善于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入手,逐步引导其发现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从而获得有关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当然,在最开始的时候最好由教师提出问题,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的习惯。逐步学会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形成假设,根据现有知识设计探究方法和步骤,再动手做实验探究问题,验证假设,综合分析和解释数据得出结论。例如初中化学第一个探究活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尤其是第三步,燃烧的蜡烛熄灭后的白烟能够引燃蜡,学生对白烟很好奇,教师引导学生对白烟进行探究,弄清了白烟的成分。

《中国教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化学也非常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2011年版课标还专门规定了教学必须完成的学生实验内容。目前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谭定军:2011年版课标中明确提出至少完成8个学生实验,同时还在“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提出了38个实验或者实验系列,有关部门也加大了检查的力度,但是很多学校由于教师观念和学校管理思路存在一定偏差、经费和硬件条件不足、教学时间紧张,甚至有些学校由于没有或者缺少实验员等原因,造成化学实验教学走形式,教师更多地以演示实验来激趣,或以“讲实验”来代替学生的“做实验”,然后采用大量的化学实验试题的训练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意识到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直观感知物质性质、体会物质变化规律、形成化学基本原理的感性认识的方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才能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对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要精心指导和组织,学生要亲自实践。这8个基础实验中,前面6个需要学生合作,组合多种操作才能完成,有1个定量实验,2个探究性实验,教师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同时还要创造条件将一些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

另外,教师在平时课堂演示实验中也要注重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化学的绪言课上,教师做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等,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中国教师》:2011年版的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提出多元的评价方式,并提供了具体案例,对一线的教学评价将大有帮助。但是,由于化学是一门中考科目,教师和学生往往只关注纸笔测验而忽略活动表现、学习档案等评价方式。具体教学实践中,初中化学教学评价,尤其是中考,该如何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而不只是考出好成绩呢?

谭定军:人们都把中考视为指挥棒,自然它也就在无形中指挥着我们的日常教学。那么,中考究竟如何指挥教学呢?首先我认为不回避目前很多教师,尤其是单办初中(初级中学)的学校的教师,有片面追求中考成绩而忽视课标提出的多元评价的问题。

一个良好的评价必须关注学生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必然发挥诊断和发展的功能,评价的结果又要能反馈而利于我们的教学。中考作为目前最为常规,而且又非常有效的一种评价方式,主要是用一份试卷让学生笔试,必然会引起教师教学重笔试而轻活动表现和过程评价。如果说中考试题的呈现形式能够有效引领教学,那么教学中的问题和变化再促进和引领教研,教研必然会反过来引导教师研究和学生的学习,所以说归根结底中考试题的质量非常关键。

如今的中考试题绝大多数都能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生产和科技,精选对学生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益的知识作为主要考查内容,并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试题更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更好地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同时我们的教育评价也应该学习和借鉴国际新的理念和方法,例如PISA测试,这个测试不是选优拔尖,强调的是基本素质、思维过程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题目的设置以及评分上,要求尽可能地站在考生的角度,发现学生的亮点,从答题中理解学生,甚至可以忽略错别字。这些先进的理念和做法,在我们向来“以学生为敌”的考试中是不可想象的。

在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里,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的能力的大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中考试题,尤其是实验题,让学生充分挖掘潜能,依靠感知、识别、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灵活运用知识进行能动的选择、加工和评判,才能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很欣慰的是目前已经有一些学校在学生多元考核的问题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例如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他们在给学生每一学期公布的期末考试成绩中都含有平时的过程表现、实验操作效果、发言和提问的次数等一些指标的折合分数,不再把单纯的一次性考试成绩作为期末成绩。另外也有一些学校在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中加强过程性评价。当然也希望有关行政部门能够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考虑为学生课堂表现打分、实验打分,建立档案袋等,将这些也纳入中考成绩,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一个指标。

《中国教师》:基于2011年版课标的要求,初中化学教师该如何发展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教师培训方面您有何建议?

谭定军: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初中化学教师由于每年都面临同一本教材,教过几届的教师甚至都能背下教材了,所以会认为自己教初中化学游刃有余。其实做一名业务上、教学上都过硬的教师,要养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的人,学会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快乐、轻松、幽默、具有亲和力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在教师培训方面,相关业务指导部门要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尤其是相应比较偏远或者教育相对落实的地区更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很多学校也常常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但是毕竟能够参加定时培训、有外出学习机会的教师不会太多,那么加强校本研修就是现实中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有效的途径。当然,围绕校本研修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三大要素,每次教研活动必须定主题、定目标、作准备、说实话、有总结和有反思。我们大力倡导研修重心下移,从一线教师发展需求出发。加强教研组长队伍建设、落实教研组研修、有效组织集体备课、把握教育叙事与反思策略、以探索课例为载体等的研修方式一定会让我们的化学教师在很短时间内成为自己行业的佼佼者。

《中国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落实2011年版课标的宗旨和目标,是广大化学教师要努力与奋斗的。对此,您还有哪些建议与要求寄语他们?

谭定军:2011年课标对我们化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化学教师必须随时注意搜集专业发展的新动向、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这无疑是当代教师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希望广大化学教师与时俱进,进一步更新观念,深刻领会2011年版课标的核心思想和内容要求,在化学学科素养、课堂教学能力等方面缩小与课标的距离,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课程执行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推进者,课程的设计者、实践者和创新者。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化学教师通过踏实乐教、开拓创新,一定能为我国初中化学的教育教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马赞)

猜你喜欢
课标中考化学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奇妙的化学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奇妙的化学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