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评审:社会责任报告的“判卷者”

2013-04-29 00:44陈宏辉张麟
董事会 2013年7期
关键词:报告责任标准

陈宏辉 张麟

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时候,质疑声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些图文并茂、排版考究、满纸溢美之辞、令人眼花缭乱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信吗?其中是否掺杂水分,是否避重就轻,是否专拣好人好事来宣传,是否符合国际通行的规范?这些报告是否经得起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检验和评价?

老师客观、准确地批改答卷,主要能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对答卷者学习状况进行客观评价,并且这个评价是被答卷者和其他人普遍认可的;二是告诉答卷者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好,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类似的,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第三方评审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第三方评审首先能提高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信息的客观性与可靠性,能提升社会责任报告的影响力。其次,社会责任报告的评审有助于企业提升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一份专业的第三方评审意见不仅仅针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做总结性描述,还会对社会责任报告所有有关优劣势的细节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机会进行概括,这有助于企业改善整体表现,促进利益相关者管理工作,真正提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质量。

然而中国近年来发布的大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鲜见经过第三方的独立评审。欧洲会计专家协会可持续性审核主席拉森先生曾说过:没有经过第三方评审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比广告好不了多少,不过就是自说自话罢了。一份没有经过第三方评价的社会责任报告对于企业的真正价值将大打折扣,甚至会让企业误入一种自娱自乐的状态。

尴尬的第三方审验比例

我国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审出现在2006年,是由挪威船级社( DNV) 和中国企业联合会全球契约推进办公室共同为中远集团《200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出具的评审报告——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审验的强制性规定,已有的第三方评审均是企业自愿选择。

总体来看,我国经过第三方评审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只占总数的很小比例。以2013年第一季度为例,411家企业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而其中只有19份报告经过了第三方独立评审,占总数的4%。有数据显示,中国近年来发布的大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经过第三方独立评审的不足5%。而毕马威(KPMG)发布的2011年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显示,采用第三方审验的企业比例为46%。从数据不难看出,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经过第三方评审的比例远远低于全球水平。这说明我国不少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认知上还存在问题:只把出具社会责任报告看成一种任务,至于该报告的质量如何,是否符合国际规范,是否能够真正地促进企业的持久发展,管他作甚?如此心态,要想做好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工作,难度就大了。要想让中国企业中出现更多能践行社会责任的“好学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据中国可持续发展资源报告中心2011年的数据,在房地产、冶炼、化工等对环境危害较大的行业里,没有一家企业对其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了独立的第三方评审。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这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恰恰是最需要第三方评审的。只有经过第三方评审的报告才能受到公众的广泛认可,而这些环境敏感型的企业往往更需要这样的认可。同时,第三评审能指出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不足,能让企业更好地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无标准、不独立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社会责任报告评审方的时候,也可以发现不少问题。

目前我国能提供企业社会责任第三方评审并出具评审声明的机构有三类:行业协会和专家、咨询机构以及注册会计师。其中行业协会和专家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咨询机构,注册会计师占的比例最小。总体而言,行业协会和专家缺少评审的独立性,他们在评审中往往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甚至没有说明所遵循的评审标准,其声明通常不对报告信息的质量等问题发表正式结论。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评审的整体水平。

对比欧美国家的做法,我们的差距就很大了。国际上大多数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都是由会计师事务所和专业咨询机构进行独立评审的,因为注册会计师和CSR专业的咨询人员具有专业素质高、职业道德素养好、评审经验丰富、学习能力强等优势。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专业咨询机构以及注册会计师评审社会责任报告的比例还很低。

有关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评审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统一评审标准的缺失。正是因为没有统一的评审标准,导致了不同企业间的社会责任报告缺乏可比性,不便于信息使用者的理解,也不利于第三方评审者对其评审。有人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比喻为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年度体检报告。假如一份年度体检报告上面有一堆关于血压、血脂、血尿酸、血糖的数据,却没有这些指标的正常医学范围或标准,是不是让人一头雾水?再比如,如果老师批改试卷的时候没有统一的标准,批改试卷的老师不能给与学生有关学习状况真实、合理的反馈,那么对学生来讲,分数也就会变得可有可无,分数所包含的信息也就是虚假的,他们自然也不会认真对待这样的考试了。

目前,国内正式对外发布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评审标准的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于2008年制定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验证准则》,但这一评审标准只是某一行业标准,相对缺乏通用性,也缺乏国际可比性。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国际现有的标准,比如G3指南、AA1000和ISAE3000。

加速第三方评审本土化

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必修课上,中国企业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眼下就需要由被动变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评审中去,唯此才能真正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价值。获得高分并不只代表荣耀,也是社会对于企业的认可。经过第三方评审之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性和影响力将大幅提升,这也更加有利于企业与其相关利益者之间进行更加有效、真诚的溝通。获得低分也并不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它同时也是推动进步的强大动力。通过第三方的评审,企业也可以通过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自身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有利于企业制定更加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评审的发展关键在于答卷者——企业,只有企业自身愿意实施第三方评审,增加社会公众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参与度,第三方审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从答卷的“批改者”——第三方评审机构来看,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评审的独立性以及专业性,我们应该尽快与国际接轨,让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专业咨询机构和注册会计师主导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评审。考虑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验在审验对象、方法、指标评价、责任界定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建议在具体社会责任报告的评审过程中应当结合相关领域内专家的意见,真正做到合理、公正的评审。

至于答卷的“标准答案”——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评审标准,应该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相关标准。在现行的社会责任评审标准中,运用最为广泛,认可度最高的标准是由国际审计与评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ISAE3000和由社会和伦理责任协会发布的AA1000 评审标准。不过,由于我国企业在认识和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实际行动起步较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显著差距,因此,完全拿西方国家现有的评判标准来评审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削足适履的问题。片面地强调某种“标准”,也许会“拔苗助长”。因此,在向发达国家借鉴的同时,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换句话说,这些所谓的“标准答案”可能只是“参考答案”。

对一项完善的考核来说,仅有积极的答卷者、专业的判卷者和参考答案仍然是不够的,制度建设上的大力支持不可或缺。中国应该制定相关法律与规定,逐步要求某些类型的企业必须将其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第三方评审。学生永远是厌恶考试的,而很多情况下正是通过这种强制的考试制度才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学习与成长。一开始企业可能觉得这样的强制是一种负担。然而慢慢地,它的积极作用就会突显出来。近年来,为鼓励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做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发展。虽然在这一推进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总结、提高的地方,但它毕竟在推动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我国企业在修炼社会责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社会责任报告的第三方评审就是其中关键的一步。只有企业切实开展了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的评审,才能体现社会责任报告真正的价值,才能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报告责任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报告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