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功能

2013-04-29 13:23韩禹
理论观察 2013年7期
关键词:社会功能新农村建设基层党组织

韩禹

[摘 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党组织应该承担农民群众利益的表达功能;农村社会利益的整合功能;影响与引导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组织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功能,既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水平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基层党组织;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88 — 03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条件。”这是党中央从我国新的历史起点和全局出发作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面对这一新的历史课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对于我国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向新阶段,具有重大意义。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社会管理功能方面进行粗浅的分析,以期指正。

一、表达与整合社会利益的功能

政治学理论认为,在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党的建立就是为了表达本阶级或群体的利益,政党即是阶级利益的表达者。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它们又处在与广大群众最贴近的地位,理所当然地是群众利益的表达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群众不仅是主体,更是最终的受益者。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承担起农民群众利益表达的功能。要做到这一点,农村基层党组织还必须把它们所代表的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加以综合分析,认真总结,变成党和国家的政策主张,将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利益需求体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之中。

与此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还必须担负起整合农村社会利益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使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生活在农村社会之中的民众,被分为不同阶层和不同利益的群体,处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进入不同的利益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为了实现各自的价值和利益,这些不同的利益主体会进行激烈的竞争,甚至会出现激烈的冲突和争斗,构成对社会的破坏。农村基层基层党组织必须从社会管理的领导者角色出发,以社会的和谐与善治为基本价值导向和追求目标,主动担当多元利益整合的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了实现广大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既定目标,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努力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与整合起来,凝聚为强大的合力,共同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各个方面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为避免各方力量各行其是,各自为战,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利用自身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尽可能的把各方面的作用整合好,从而能够在农村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稳定且具有持久活力的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现我国农村社会向现代化转型。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整合是通过教育引导来实现的。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给新时期农村社会整合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与经验。比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宣传教育功能,通过公共沟通,采取说服教育方法,实现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改造,以获得农民群众的支持与认同,解决农村社会成员的价值观问题。公共沟通是指利用公共关系权利说服影响公众的过程。通过公共关系沟通活动,可以创造和维持认同感,实现信息互换,增进了解,化解矛盾,实现农村社会成员的利益整合。新农村建设中,要引导农村和农民向现代化、城镇化发展,基层党组织要赢得农民群众,就要“少来一些政治空谈。少发一些书生的议论。多深入生活。”只有维护和反映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利益需要,才能使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使党的方针和政策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基础。这就要求党的基层组织切实尊重农民的权利,不断加强公共沟通,在沟通中倾听公众的心声,真实把握农民心态,实现党的方针政策和农民实际需求的信息互换,达到公共利益与农民个体权益双赢的效果,真正实现农村社会成员的利益整合。

二、影响与引导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和繁重的任务。同时,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团结向上、关系协调,农民群众幸福安康、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的农村。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处于农村社会活动的第一线,必须积极发挥其影响与引导功能。主要是通过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广泛的社会动员对农村社会进行影响与引导。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也伴随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提高和进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思潮呈现多样化状态,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受到冲击,甚至被严重消弱。由于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广泛,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如果没有正确的导向,势必影响农民群众价值观念的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应该通过对农村党员进行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并通过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农民群众,来实现党对农村社会思想和文化思潮的正确引导,凝聚人心。同时,对于农村社会发生的不良倾向,农村社会表现的突出矛盾问题,以及个别干部的腐败行为,或由一些重大事件引起的群体冲突、经济利益方面的纠纷、社会治安的无序等,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利用其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和凝聚力,对群众进行说服教育,认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使社会矛盾得到及时解决或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农村社会秩序得到维护与稳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积极构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长效引领机制。一是要狠抓引导。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提高引导水平,不断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平台,为农村和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要积极寻找“契合点”。我国农村多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民众心理和良好的价值取向,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借鉴的思想基础。基层党组织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巩固和发展,就应该抓住广大群众的“口味”,切近群众的心理。抓住了这一点就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权和控制权。三是要加强法制建设。法律作为一种外在的制衡机制,具有一定的威慑和导向作用。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也必运用制度和规范来保障。要重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使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政策都能够有利于主流文化建设和加强,防止一些具体政策与我们倡导的主流文化相悖。因此,要积极推动立法,把主流文化的要求转化为具有制度和政策层面的、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用法律和制度的权威来推动和谐农村的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还必须通过其影响力加以渗透。要营造舆论强势,积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农村社会成员的群体意识。要在新农村建设中自始至终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民、教育群众,最大限度地增强人们的社会认同感,形成思想共识。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起表率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言行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要典型示范,树立品牌,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渗透到农村精神文化的建设之中,积极地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价值判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不仅要针对农村当前的具体问题及时研究,为农民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而且要对农村中即将发生的问题和矛盾进行超前预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即将面对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影响力要发挥在解决群众问题的实际中,通过一个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扩大其影响力。

三、组织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很突出,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没有从根本性得到改变。解决这些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农村党的先进性建设。一方面,要把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农村工作的实践中去;另一方面,要结合农村实际,分析农村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当地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广大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这两方面作用能否发挥和发挥的怎样,都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具有直接的关系。

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具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只有努力发挥功能,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动员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党的目标而奋斗。”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也可以说是建设富裕乡村、文明乡村和生态乡村的统一,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实践中具备统筹发展的功能。因此,就必须树立发展意识,增强发展信心,自觉投身到谋发展、抓发展的工作中来。要结合农村实际,用发展的眼光,找准符合农村特点的经济发展路子。同时,要积极引导,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农民群众参与到发展经济中来,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形成良好的发展合力,进一步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还要从完善水、电、路、医疗、教育、通讯设施等入手,大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走产业兴村的路子。要大力抓好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让更多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党组织要在抓发展、促发展中,带领群众致富和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提高致富带富的能力,促进共同富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农民要求致富的愿望日益迫切。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带头勤劳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标志。建设新农村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农民生活宽裕,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尽快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在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中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同时,农村基础党组织要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学习农业先进技术,密切关注市场信息,掌握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要组织农民形成产业集群,形成农副产品生产的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采取有力的措施,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积极开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途径,增加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以实际行动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四、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

胡锦涛同志曾经号召全党:“要组织和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做好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努力实现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强化自身服务功能,以“关怀农民、服务农民”为核心理念,充分利用党组织的各种资源,提高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以农民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接受不接受来检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通过社会服务功能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威,并以此取信于民。

具体来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包括为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和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要为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政策和法律咨询,提供后备人才队伍,争取上级党组织对所属工作的信任和支持,争取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民意支持;另一方面,积极为农民群众及时提供信息资源,支持农民群众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帮助农民群众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支持农民群众遵守国家法律,维护国家利益和自己合法权益的正义行动,支持农民群众开展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活动,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解决生活困难,帮助农民群众抗击各种自然灾害,调解农村各种民间纠纷,公平公正地处理民间矛盾和农民的家庭矛盾,构建和谐相处的邻里关系等。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其服务功能,必须做好组织动员群众的工作,努力提高密切联系群众的能力,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中去,经常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主动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方针政策,在党与群众之间起到纽带和桥梁作用。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准确把握群众所需所盼,从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不断拓宽服务群众的渠道。要善于通过服务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要善于关心群众疾苦,帮贫济困,对那些存在实际困难,缺乏致富门路的群众,进行思想帮助、技术授助、劳力支援,为他们提供脱贫致富信息,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用实际行动密切党与人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已任,把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作为工作的重点,做到强化服务便民,发展经济富民,稳定社会安民,在实践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综上所述,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功能,既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水平的重要任务。

〔参 考 文 献〕

〔1〕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列宁.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郭梅东〕

猜你喜欢
社会功能新农村建设基层党组织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