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赛庚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优化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92-01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但是传统教育理念依然支配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探寻一条能够真正地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乃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历史教师努力的重要方向。在此,笔者就如何优化高中历史教学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的优劣总是相对的,课堂上没有一种绝对的优质教学方式或方法。如果教师长期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缺乏变化,那么学生一定会慢慢感到厌倦,学习的热情难以持久,学习的效果难以保证。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感觉能够将课堂学习引向积极的状态。
例如,讲授“抗日战争”的内容时,笔者在课堂上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自学教材、小组交流、自由问答、问题探究、资料搜集、拓展写作、个性讲座等。这样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得历史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进而增强了历史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教学效率。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很多历史教师大胆创新,以新的教学模式组织历史课堂,这是值得提倡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革新,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全盘否定,否则将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应局限于历史学科本身,而应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渗透于诸学科之中。同样,历史教育资源的利用也不应停留在利用历史教材,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开发、生成有利于历史教学的课程资源。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学案例解读、各类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和报刊、其他历史教学资料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历史教师应该好好研究和利用这些资源。当然,多元化地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必须建立在“因材施教”“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本”的基础之上。
例如,讲授“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的内容时,笔者刚好看到《南方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残忍的小脚“美”》,此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女性缠足的起源、原因及发展。当讲授“不缠足运动”的内容时,笔者在课堂上引用此文加深学生对缠足这一陋习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经常组织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组织实践活动是开展历史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丰富学生历史知识的重要手段。课堂是历史教育的主要阵地,但并非唯一阵地,将课堂迁移到课外、校外,是时代对历史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课堂上,纯粹的讲解既费时、费力,又收效甚微,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历史教师经常组织实践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例如,教学“南京大屠杀”的内容,笔者提前一周组织学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让学生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使学生对当时的悲惨景象有直观的感受。待到正式上课时,对于这段史实笔者没有进行过多的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这段历史,辩证地看待历史事实,将课堂引向深入。
四、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和配合,凝聚智慧力量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或者完成相对困难的任务。具备合作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之一,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应该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提供保障,帮助学生利用更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例如,教学“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时,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太平天国运动为何会走向失败?你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笔者要求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分小组根据笔者的提示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性化的观点。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使得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更有深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历史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经常组织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收效显著。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