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凝异
“我叫葵娃,来自滨海侨乡江门新会。我的母亲是古老的新会葵艺,父亲是现代文明,我是他俩引以为傲的结晶……”当公益视频徐徐闪现时,所有人都被小女孩稚气的声音吸引。
长在广东江门市新会区的葵树叶阔娇嫩、光泽柔韧、蒂正骨直,是其他地方所不及,因此,“一柄蒲葵养活千年新会人”的说法流传已久。那时的新会,满山遍野长着葵树,每个山头铺满葵叶,叫做晒葵。这里有三百多家葵艺厂,十多万人从事葵业,光葵扇的销售量每年就有1.2亿柄。
但如此繁盛的景象已停留在几十年前。
当家家户户都拥有电风扇、空调等科技产品时,我们已很难在闷热的夏季见到人们手握葵扇一摇一扇的景象了,小时候的记忆也被风越吹越远。有人难舍其情,于是年纪轻轻拾起千年技艺,执著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新会葵艺重新焕发生机,他们就是“葵娃”。
四小天王
“对,我是葵娃……”当广东外语外贸大学Sife团队听到电话里传来的话语,禁不住激动起来:“谢天谢地,终于找到你们了。”
在葵艺工作室,余惠云走到一个安静的角落,拿起烙画笔开始在葵扇上作画。另一端,何六妹和梁敏华正专心致志地编织。
从2009年正式接触这门手艺算起,何六妹练习葵艺制作已有4年光景,但家人最开始并不同意她学习葵艺,“半年后我把自己亲手制作的葵扇带回家,爸妈都觉得很欣慰,他们开始认同做葵艺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六妹的声音稚气未脱,手中却娴熟地将葵叶左右穿插。与这三位女孩不同的是,黄卫明是个大男孩,他不但会做葵扇,还负责葵艺活动的组织、宣传。
这4人,是新会高级技校葵艺班的学生,全国唯一的葵艺班,入校时班里有30人,临近毕业,仅剩下五六人。这4个技艺突出、活跃一点的孩子便成立了“葵娃”项目,他们去全国参加传统文化展示活动,稚嫩的脸庞与长满老茧的双手令20岁不到的他们成为焦点,活动举办几天,就手拿烙画笔几天,一丝不苟地在扇面上不停地绘,“都没有时间到外面去看看。”当然,他们是没有酬劳的,只希望凭借90后的热情让葵艺发扬光大,“走出中国”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
众人拾柴齐创新
因为新会葵艺加工工艺保守,花式品种单一,Sife团队特地找来设计师对葵扇进行创新设计,致力于公平贸易的LAININ(聆音)手工坊便接过了Sife团队的接力棒。设计师Reachle特地前往新会,并在葵艺班待了一天。
“大片的葵林几乎消失殆尽,与网络上苍翠一片的景象大相径庭,葵艺厂一家没剩,只有少数作坊在做葵扇,粗制滥造,偶尔见葵扇、葵篮、葵帽、葵席等零星地出现在街巷尽头,根本无法将其与‘精美工艺、文化遗产等字眼联系起来,现在最集中制作和展示葵艺的只有‘葵博园了。”Reachle很是灰心,而且呈现眼前的仅有两种葵扇,白坯扇与当地人引以为傲却并不与时俱进的“火画扇(烙画)”。
经过考察,Reachle开始在扇面上贴上几块碎布料成花朵或孔雀等图案,建议六妹多采用双织而非单织方法编织葵扇,“葵扇立马活了起来。”经过几年专业学习的六妹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造型,很是兴奋。有了少量作品,Reachle便把葵扇带到外卖庙会、创意市集等活动现场,向众人推介新会葵艺。得知Reachle与葵娃的故事,市集活动上的好些布艺商家主动把一些边角料送给她,消息传开了,甚至还有外地网友向她捐赠布料。
步步为营
“设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也在探索葵扇最合适的形态。”Reachle不希望葵扇一直在模仿过去,但创新又不能失去对文化的传承,于是从绘画、贴布,发展到皮艺与葵扇结合,现在又推出大红色钩花系列,金色丙烯涂染的材质碰撞,愈发简洁而优雅、实用。
尽管葵娃手艺精湛,但他们不懂经营,聆音手工坊主动承担起微博与淘宝营销,“我们预计接受200~500把葵扇的销量,现在第一批就售出60把。”尽管一些葵扇能以低价在市场购买,Reachle始终不愿意放弃向葵艺班采购的渠道,希望尽一份微薄之力,尽量促成葵艺班有资金购买产品制作所需的原材料,更新老化的工具设备,吸引更多的孩子加入葵艺班。
但“四小天王”的情形已在今年1月份划上句号,临近找工作时,就只剩下何六妹与余惠云两人愿意从事葵艺事业了,运营一年多的“新会葵艺公益项目”微博也因时间有限暂停更新了。
“因为资金有限,我们4个葵娃约定先工作几年后有了经济基础,大家再聚在一起开工作室。”六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现在的她,正准备去新会葵艺传承人魏宁的工作室深造传统编织技艺,希望几年学成之后再与Reachle的设计珠联璧合,让新会葵艺以新面貌示人。 “他们说我是kuíshǒu,哎,这是当地方言,不知怎么表达。”Reachle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想,何不索性将此理解为“葵艺推手”的简称呢?
尽管有着1600年历史的新会葵艺日益萧条,但它应该欣慰,因为它的种子已在一群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