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静 李英惠
【摘 要】目的: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口服避孕药用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子宫内膜异位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60例,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乙组患者62例,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口服避孕药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临床卵巢囊肿复发率、痛经发生率、性交痛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子宫内膜异位复发率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针对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口服避孕药治疗,可显著降低卵巢囊肿复发率、痛经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性交痛发生率、子宫内膜异位复发率,安全性较高,效果好,可依据患者情况应用和治疗。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口服避孕药;重度子宫内膜异位;复发率;安全性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较高,且其复发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现已证实单独应用GnRH-a可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但其低雌激素状态导致的血管舒缩症状及骨质丢失问题限制了它的长期应用。目前对GnRH-a长期应用需联合反加疗法的观点虽已达到共识,但理想的反加疗法尚未取得专家的一致认同[1]。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重度子宫内膜异位患者122例,分别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口服避孕药,对比临床治疗疗效,现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子宫内膜异位患者122例,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均明确诊断。随机分为两组患者,甲组患者60例,年龄29—49岁,平均年龄(31.05±1.50)岁;乙组患者62例,年龄30-49岁,平均年龄(31.00±1.5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等相关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和激素治疗禁忌症。
1.2方法
1.2.1单纯用药
甲组患者60例,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采用诺雷德,3.6mg在腹部位置进行皮下注射,间隔28天进行一次注射,治疗6次。
1.2.2联合用药
乙组患者62例,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口服避孕药临床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采用诺雷德,使用方法同甲组患者,同时加用妈富隆片每次1片,每天一次,服用21天,停药后月经会自行来潮,于月经第5天继续服用下1周期妈富隆片。
1.3评分标准
总主观症状评分:根据盆腔症状(痛经、性交痛、盆腔痛)和体征(盆腔触痛和硬结)评分,每项根据程度定为0—3分。盆腔症状评分为9分(3项症状评分之和)、阳性体征评分为6分(2项体征评分之和),两者之和为总主观症状评分(满分为15分) [2]。
1.4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 ±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数据录入计算机 ,选用 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2结果 乙组患者的临床总盆腔评分(0.34±0.25)、总阳性体征评分(0.48±0.42)、总主观阳性体征评分(0.38±0.24)、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子宫内膜异位复发率18.33%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临床总盆腔评分(1.19±0.45)、总阳性体征评分(1.54±0.35)、总主观阳性体征评分(0.97±0.13)、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子宫内膜异位复发率25.00%,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发生。 3讨论 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重度子宫内膜异位患者122例,分别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口服避孕药,针对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结果显示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联合口服避孕药治疗,可显著降低卵巢囊肿复发率、发生痛经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性交痛发生率、子宫内膜异位复发率,安全性较高,效果好,可依据患者情况应用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Zupi E,Marconi D,Sbracia M,et a1.Add—back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fiosis-associated pain[J].Fertil Steril, 2004。32:1303—1308. [2] 张绍芬, 陈珣, 张剑峰, 陈行, 朱关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口服避孕药联合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2):911-912. [3] 吴洁.田秦杰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