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畏难心理 培养写作乐趣

2013-04-29 02:14:51张小霞
大观周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作文题目作文题

张小霞

“又写作文,真没有意思。”这是学生在作文课经常发出的感慨,他们看到作文题目第一放应就是查找作文书。面对这样的情况,语文老师不能置之不理。关注学生写作文畏难心声,清除学生心理的障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关注学生写作畏难心理特点

写作心理是指从事写作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师只有认识学生写作的表现出来畏难心理特征,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作文教学,才能自觉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心理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畏难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审题立意,有“不明中心立意之苦”。

面对作文题,不明白题目要求,不知如何确立文章中心,这是写作的进程中的第一道拦路虎。这让学生头疼,让学生望作文题而生畏,让有些学生连拟题的勇气都没有。曾经写过这样一个作文,要求以“路”为话题,学生只能想到现实生活中的路,其他的思路就没有了,其实可以引申为学习的路,成才的路,通向母爱的路,成功的路等等,学生没有思路就无从下笔。

(二)选材布局,有“无米下锅之苦”。

一道作文题《永远的牵挂》要求学生作文。这样的作文题目已经明确写作中心是歌颂父母。学生苦恼的是不知道用什么材料的表达中心,只好写已经用的很普遍的材料,比如父母送自己去医院的,送衣物送雨伞这类陈旧的故事,有的为了凑够字数,胡乱编造,中心不突出,文章空洞,没有真情实感。于是学生见了作文就怕,想起作文就愁,以至完全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

(三)组织语言,有“语言贫乏之苦”。

学生不缺乏生活的经历,也不缺乏和同学聊天拉家常评头品足的表达能力,但一旦要他们把自己的语言通过书面语的形式展示,按一定正确的语法,学生就觉得举步维艰,语言贫乏,找不到相关的词语,优美的词句消失的无影无踪,不知如何运用名言警句和成语典故了,不知如何将一个事物描绘得形象生动,不知将一件事叙述完整,达到条理清楚,不知如何将一份感情顺畅表达,做到情真意切有感染力。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只有认识学生写作的畏难心理特征,才能自觉地认识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作文兴趣既是对学生作文畏难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也是进行 “对症下药”的过程。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可以有多种,我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审题启发。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可以说,审好题,作文就成功了一半。教师要训练学生从整体上去审视作文题目。对作文题目形式,提示语,关键词,从题意、题型、选材范围、文体要求、表达方式、写作要求,直到根据写作者自身条件可能引发出的题旨、情感、内容等等作同步审视。比如写《十六岁我多了一分——》这个题目,按常规审题的程序是:

(1)按照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

(2)这道题写作的对象是:人,不是物体也不是动物。

(3)这道题取材的范围是:有关的材料。

(4)这道题的文章体裁是:记叙文。

为了让学生有兴趣,我组织学生题目竞赛,自己尽量多的想几个新颖的题目,让学生把好的题目都写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评论好的题目。多个题目列在黑板上好差,一目了然,大家兴趣很高,争相恐后的写。材料单一就让他们分组讨论确立有深意的材料。大家集思广益,写作的兴趣自然就浓厚了。

(二)命题诱发

教师精心设计作文命题,诱发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写作欲望,以培养作文兴趣。命题要尽量新颖别致,含蓄隽永,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要留有想象的空间和驰骋的余地,使学生看到题目就有一吐为快的劲头。命题的成功,关键在于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需注意以下几点。1.命题要注意中学生“成人感”的心理特点,例如:《这不是我的错》《爸爸妈妈请听我说》,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这种成人的情感。2.有生活感,有贴近学生生活感受的特点例如:《第一次,--》《一次难忘的比赛》3.命题要注意学生“觉醒感”的心理特点,应在分辨是非、认识美丑方面启发学生进行严肃的思考。例如,《美就在这里》4.命题要有“宽松感”有几个作文题的选择,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三)引导阅读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在周日的作业中有一项就是在家阅读,要求有摘抄,有心得,长时间的积累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学中,教材里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我经常把看到的好文章读给学生,一些情感类的短文经常让学生泪流满面,会触动他们的情感神经,主动把自己身上的情感表达出来。再写这类文章就水到渠成。

(四)自己评改,提高能力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小组互批互改,要求一个小组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只要我们能找到学生的症结,对症下药,一定能让他们喜欢上写作,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作文题目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44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你眼中的我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金色年华(2016年12期)2016-12-01 04:34:13
言简意赅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题“撞衫”说明了什么?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