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晋虹
[摘 要]以立体网络为载体,以信息共享为支撑,以时空的无限性为特征的电子信息时代大大扩展了个体虚拟生存的空间和领域,扩大了人们的认知领域,重塑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征方式,并进一步关系着个体道德自觉的生成与发展。以此为视角,分析虚拟生存下个体道德体验的特征和道德自觉生成的困境,是寻求和构建道德自觉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虚拟生存;个体;道德自觉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44 — 02
一、虚拟生存环境下道德体验的新特点
虚拟和现实是现代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双重维度。虚拟生存是个体在现实环境下活动内容、方式、范围的扩展,是对个体现实生存境遇的反应和反射,是形式上的虚拟和本质上的现实的有机统一。因此,虚拟生存环境下的道德体验也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点。
第一,技术化的体验方式。虚拟空间是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通过信息编辑、符号系统将现实社会中的信息和语言进行转化和重构,进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新的交往方式。因此,以个体为载体的道德也获得了新的体验方式。我们对群体和个人道德的感悟和理解,不再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实践考察,而只需要借助鼠标的点击、网页内容的复制粘贴、排列组合就可以理清其发展轮廓,这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体验的时空距离,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但是这些信息不可避免地带有加工者个人的主观偏见,我们自身的观点在无意识中已经被技术异化了。虚拟生存中明显增强的技术性以及新型传播系统的开发,已经使技术广泛而深刻地植入个体道德体验和评价之中,通过虚拟空间参与道德的体验、评价活动,已经成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方式。
第二,道德参与主体的去中心化。电子媒介作为现代人类生活的经纬线,不仅仅是一种以技术理性为支撑的后文化,其文化自身体制也重新整合着主体的认知和身份,真实/虚伪、自律/他律之间已经没有可以划分的界限,而且实际上人们反倒认同下里巴人的文化,反倒更加接受幻象的真实性,这也是后现代性产生的大众心理基础,机制意义、自由解放等宏大徐氏问题不是被解决了,更不是被消解了,而是被搁置了。〔1〕以此为时代语境,传统条件下主体——客体的二元模式已经失去了在虚拟生存空间中存在的意识,到底谁才是道德的主体,才是道德评价的中心,已经没有明确的界定,取而代之的是众多分散的、多重的、不稳定的参与主体,这一切都是对主体与自我、主体与世界关系进行重新认定和整合的结果。道德主体去中心化景观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从众多不同的层面认识某种特定道德的的内涵和本质,明确其合理内核和生成机制,但是,这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我们对主要道德主体的关注,消解和置换了对特定主体的道德审视。
第三,道德评价客体的多元化。虚拟生存客体是主体在虚拟空间中进行虚拟实践的对象,是由虚拟技术派生和创设出来、以数字化的方式构成的客体对象。〔2〕它是对主体现实意识和行为的超越和发展,是现实中的客体在虚拟空间和领域的虚拟化。而虚拟生存环境下道德评价的客体既包括由主体通过高科技创造出来的技术化的虚拟存在,如大型网络游戏景观的创设,也包括以符号、代码、信息存在的与道德相关的认识对象,同时,还涵盖了现实生存环境下个体诸多社会道德实践活动。道德评价客体的多元化发展,使主体在面临信息的自主性获取,利益的实现和权益的维护以及主客体关系的构建时,不可避免的出现抉择性失误,从而导致选择性恐慌。
二、虚拟生存环境下道德自觉生成的困境
虚拟生存环境下道德主体的行为和表现是对其现实中行为和表现的延伸和扩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现实生存活动的客观实在,但更多的是对其现实道德行为的超越,它对现实社会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影响。道德自觉是指道德主体对时代的伦理教化和责任使命有自觉的担当和深刻的认同,能够从“道德无意识”的层面去了解和把握任何一个道德事件,而不是出于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超越理性的评价。认识虚拟生存视域下个体形成道德自觉的影响因素以及形成困境,能为寻求道德自觉的路径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第一,道德舆论源形成的被动性。现今网上诸多道德舆论源均来自内部知情人士的爆料,并通过一些利益群体的积极回应和传播扩散,形成宏大的舆论景观,这是相关群体中的个体权力和权益博弈的结果。基于依附于权力的利益链条、利益共同体,实行利益均沾似乎已经成为圈内人士的潜规则。但是,一旦利益一方在权力和利益的纠葛中处于劣势,在获得利益的实然值和应然值之间产生落差,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来获得平衡,导致这个链条中的个体从“双赢”走向“双规”。因此,道德舆论源能否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权力和利益的平衡,呈现出被动性的特点,其信息的真实性程度也就值得我们商榷。因此,能否掌握道德舆论源形成的主动权,是争取道德自觉的首要前提。
第二,道德关注焦点的非均衡性聚集。当前,虚拟生存环境下道德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人们感兴趣的领域,比如说对官员官德、情色反腐、明星丑闻、局部动乱、国家关系等事件蕴含的道德事件的探讨,而对相对形而上的道德学术问题的探讨则很难形成固定的场域,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德自觉的真正构建。道德主体对道德舆论焦点的选择性偏好,严重影响了网络道德秩序的健康发展,同时,道德主体对道德事件的评价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偶然性和戏剧性的色彩。民众通过大批量的电子复制、粘贴、转发、跟帖形成对所谓道德事件的网络围观的规模效应和道德舆论场域,却忽视了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道德遗留问题的关注,这一定程度上使网络道德发展陷入尴尬的境地。
第三,道德舆论情绪的非理性表达。网络舆论多为潜舆论形态,即情绪型舆论形态,情绪型舆论是公共意见的征兆,是显示公共意见倾向的窗口,但缺少理性和清晰度的激愤容易产生非理性的社会心理〔3〕。网民是网络道德舆论的主要传播者,而网络舆论中个体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参差不同的,其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的表达也各不相同。同时,个体在信息解码过程中会从以往的经验中抽象出对情景的认知和判断,并结合自身的利益形成对信息的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记忆。〔4〕这种缺少理性的道德情绪表达方式,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网络道德秩序的有效运行,也影响了公民道德自觉的形成,甚至产生群体“道德暴力”现象。
三、虚拟生存环境下道德自觉的形成路径
时代需要道德,道德也需要时代,一个时代赢得道德,是时代的幸事;一种道德赢得时代,是道德的幸事;因此,一个时代没有道德,就没有灵魂,一种道德没有时代,便没有舞台。〔5〕个体的道德自觉也不是盲目和自发形成的,他既需要社会对其进行监督和引导,也需要个体自身对道德自觉的理性感悟和内心认同。
第一,加强对道德自觉形成的认同和研究。主体的道德自觉体现了主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不断地从低级走向高级、从自发性走向自觉性、从感性走向理性、从不成熟和不完善走向成熟和完善的过程。主体道德自觉的形成,也就是主体由本我、自我向超我靠近和发展的过程。道德本我阶段,主体所谓的一切道德行为都只遵从自己的内心想法,纯粹的按快乐原则形式,以使自己获得最大和最多的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而完全忽视了其与周围客观世界的联系,这个阶段,是个体道德的无意识阶段,也就无所谓道德自觉的形成。道德自我阶段,个体已经意识到理性和智力的重要性,学会按照现实原则和兼顾思想看待和处理周围的道德现象和道德事件,能够考虑到其他群体的道德利益和意愿,能够有效地抑制其内心极端的道德认识、情感和行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阶段的自我,还一定程度上处于道德无意识的状态之中。道德的超我阶段,是道德自觉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的自我,能够以至善原则、社会准则和社会理想为基本出发点,客观地评价道德现象和行为,也能够合理调节处于一定道德关系链条中的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的关系,这是道德最高阶段的无意识。我们只有正确处理道德自觉形成过程中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关系,既保持一定的道德本我阶段的无意识,又能按照自我的标准认识和看待世界,同时,努力追求道德超我的实现,唯有此,才能既兼顾个体内心的声音,又不损害他人的利益。
第二,明确道德底线,增进道德宽容和理解。人的多样化选择,交往空间的不断拓展与确定感、归属感的相对削弱交织在一起,在共同构成现代人独特生存体验的同时,也成为现代人生存焦虑的终极根源。〔6〕基于此,明确道德的标准和底线,正确处理主流道德舆论和非主流道德舆论的区别和联系,是坚持道德自觉的最低标准,既要防止道德绝对主义的产生,又要避免道德相对主义的泛滥。如今,不同的道德舆论也越来越搁置高端标准的分歧,而注重于底线的共识,并把这种共识作为道德正当性和合法性的基础标准。“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事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和而不同的意识。”〔7〕我们要不断提高主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引导其寻求不同道德理论和思想的相通点,弱化阶级立场,强调利益共享。
第三,加强伦理规范和道德制度建设。伦理规范是从社会中抽象出来的用于规范社会、规范人类的的一种基础性的社会规范,是处理现实世界和虚拟生存领域人们道德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明辨是非善恶的基本尺度,同时,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要标志。加强伦理道德规范的建设,就是要秉承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平和正义、尊重和诚信的原则,去认识和改造道德世界。如果说伦理规范是一种不具有强制力的道德控制,那么,道德制度则一定程度上从强制力的角度保证伦理规范的有效实行。道德制度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道德的法律法规,二是道德的相关政策,三是道德的管理和约束制度。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从宏观和微观、抽象和具体结合的角度,将道德法律化、政策化、具体化。我们只有将伦理规范和道德制度结合起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确保主体道德自觉的有效推进。
面对个体道德滑坡的现状,正视虚拟环境下道德自觉形成的困境,并不需要人人都成为圣徒,而只需要人人都成为合格的公民,只有明确道德底线,增进道德宽容和理解,同时加强伦理规范和道德制度建设,进而形成对道德自觉的理解和认同,才能为道德自觉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林滨,户晓坤.大众意识—意识形态—人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媒介批判理论的当代解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02).
〔2〕汪广荣.试论虚拟生存主客体关系及其实现机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10).
〔3〕王升臻.道德自觉的内涵及其路径选择〔J〕.求实,2012,(06).
〔4〕陈力丹.舆论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90.
〔5〕戴茂堂.道德自觉—道德自信—道德自强〔J〕.道德与文明,2011,(04).
〔6〕郑元景.虚拟生存:虚拟共生的存在〔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7〕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62.
〔责任编辑:陈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