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成功的實體書店中,本刊記者致電採訪到了“北京萬聖書園”的經營者——劉蘇里先生。這家一度被譽為“海內外學子的精神家園”的書店,令到季羨林學者也曾在一次文化沙龍中讚歎道:“萬聖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作為書店的創始人劉蘇里,1993年10月,他創辦了北京萬聖書園,劉蘇里的另一個身份是聲名遠播的學者型書人、中國當代圖書市場的民間觀察者。在他的管理下,萬聖書園由原來專營人文、社科、古籍、思想類圖書,擴展至藝術、文學、音像,以及精品工商管理等類圖書。經營面積由原來的80餘平米擴大到600餘平米,經營品種也由14000種增加到45000種。從此萬聖書園成為北京“文化地標”之一,也是中國最成功的民營書店之一。除此以外,萬聖書園在店內開設了一間“醒客咖啡廳”(Thinker's Cafe Bar),成為大學教授、學術思想家、工商界精英以及外國學者經常聚會的場所。這種書店與咖啡廳的互動模式亦引起眾多書店的追仿。
如果一個書店能夠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厚度,那麼在北京,萬聖書園可謂是當之無愧。澳門不缺少擁有文化厚度的書店,但是澳門缺少的,是獨特的書店地標,是一個真正能夠引領社會閱讀氛圍的文化場所。萬聖書園作為眾多實體書店中的成功先驅,又有什麼是可以值得本澳書店借鑒的呢?劉先生表示,每間書店都應該堅持自身的經營理念和發展方向,沒有必要深受潮流的束縛。他分享道,萬聖書園從來不會像其他實體書店一樣,大搞文化沙龍、展覽吸引顧客,一直以來都秉承著專業化和系統化的經營理念。他認為,不管這個時代如何發展變化,人們對專業知識的需求是始終不變的,萬聖書園一直以學術思想類書籍種類多種多樣而聞名。除此之外,劉先生亦很重視專業領域裡的學科建設,是不是更系統地與專業相連是他首要考量的因素。與此同時,劉先生也希望自己的書店可以和社區的讀者相契合,“真正融入社區文化,才是一家書店長盛不衰的生存之道。
然而,無論是摸索求生之路的實體書店,還是堅守不變的實體書店,所顯現出來的同一個問題就是:實體書店的現狀不樂觀。劉先生告訴記者:“實體書店的發展面臨著現代人閱讀習慣的轉型、互聯網的衝擊等多方面的挑戰,所以不得不面臨著模式上的轉型困境。”但對於很多人說實體書店會不會消失這一擔憂,劉先生卻不以為然:“實體書店還有發展空間,書店並未到關門的時候。”
在這寸土寸金的城市裡,究竟書店需要憑籍什麼才能屹立於城市街頭?文化廣場書店老闆陳雨潤先生選擇的是樂觀地適應潮流發展變化,同時致力於推廣本土文化;星光書店經營者戴鷹先生積極尋找多元的經營方式,期望能夠引入更為專業的人才;葡文書局黎女士一心求專,十年如一日地傳遞葡國文化;“邊度有書”契合年輕人的時尚觸覺,堅持個性,努力打造溫暖的書香之地……除了他們以外,相信本澳其他實體書店的經營者亦在積極地尋找發展之路,儘管他們各自都有獨特的理念和運營方式,但從他們身上,也看到了一個相同的訊息:這些書店的經營者們,都樂觀地堅信,實體書店一定會繼續走下去。
誠然,書店要生存,離不開經營者的一番苦心,但與之相輔相成的,還有整個社會的閱讀氛圍。當小城澳門因為各式各樣的賭場而燈火通明的時候,不要忘記:一家好的書店,也可以點燃一座城市之光。誠如陳雨潤先生所言,當前澳門的閱讀氛圍低下,政府應加以大力地扶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多傳遞鼓勵閱讀的信息,提升人們對於閱讀的認識;當然,要達到真正改變閱讀意識的目的,不能只靠外界的努力,值得你我思考的是,如果你願意花幾百元吃一頓日本大餐,花幾千元甚至上萬元買一件流行外衣,為什麼不願意掏出幾十元,去買一本“精神食糧”?在這個物欲縱橫,金錢至上的時代,忙忙碌碌的生活節奏下,你我究竟留了多少時間給閱讀呢?
文人鐘芳玲曾說:“世上處處皆有好風景,而最吸引我的,還是書店的風景。”好的書店,一向被認為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標。就好比去北京會看“萬聖”,到上海會看“季風”,去廣州找“學而優”,到臺北感受“誠品”。來到澳門,除了紙醉金迷的賭場,如果要尋找書店的風景,你會想到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