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會談後國民共三黨交流中的觀察

2013-04-29 00:44刘性仁
澳门月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國民黨民進黨台灣

刘性仁

6月20及21日在北京召開的“北京會談”由大陸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台灣兩岸統合學會主辦,財團法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評論通訊社協辦,與會具代表性兩岸學者紛紛就兩岸關係發展進行探討,其中這次“北京會談”的一項指標意義,便是由兩岸三黨共同參與,雖言論主張不同,意見針鋒相對,但卻使我們更加有助於理解國、民、共三黨在兩岸交流中的態度及省思,從而發現國民共三黨在交流中的迷思,一場“北京會談”下來,頗值探討及深思。

一、北京會談圓滿成功

發人深省

大陸主辦方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辛旗在閉幕致辭時說,“北京會談”是一次順時應勢、聚同化異、深謀遠慮的研討會,意義非同尋常。他更以三句話作個簡要小結:包括一是順時應勢,就是“變通”,順時應變,順勢應變。二是聚同化異。燈不撥不亮,理不辯不明。大家圍繞強化認同互信,提出問題才能面對面問,只有面對問題才能思考問題,只有思考問題才能解決問題。三是深謀遠慮。例如按照“一中三憲”確定兩岸關係的政治結構,採取“兩岸三席”方式共同參與國際事務,兩岸止戈共同維護領土主權;“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兩岸政治關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即維護主權完整、恪守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不違背統一目標和求同存異、彈性務實”及對“兩岸發展政治關係的目標、兩岸政治對話的時機和條件、兩岸政治對話的務實路徑”作了深入研究等。

台灣主辦方兩岸統合學會張亞中教授認為兩岸應共築中國夢:從強化聯繫到建立結構,他表示從2008年起兩岸關係快速發展,在民間交流方面,2012年大陸觀光客來台已經超過200萬人次,海協會和海基會已經簽署十九項合作協議,特別是ECFA的順利簽署,進一步催化兩岸經貿的快速發展。在政黨交流方面,國共平臺互動也非常密切,兩黨高層有全面的溝通管道。在於台灣內部近年來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一股分的結構。

張亞中教授認為這個結構由幾個因素所造成。第一,國民黨的分治與民進黨的分離論述逐漸靠攏。民進黨雖然可能在2016年以前將兩岸定位從《台灣前途決議文》調整到《中華民國前途決議文》,將台獨黨轉化為以中華民國是已經獨立國家,未來前途應自決的自決黨,但其本質仍然是分離主義;國民黨雖然強調分治,但是由於不願在兩岸政治關係上向前,歷史教育仍然維持現有的分離史觀教育,因此兩黨所共同形成的結構為傾向於分的結構。第二,美國的“再平衡政策”更強化了台灣對美國的扈從與依賴關係,馬政府在釣魚台列嶼問題上不與大陸合作,就是受到美國的制約。美國的制約讓台灣分的結構有了斥力的支持。

第三,台灣近年來政治社會發展與大陸不同,在政治的引導下,台灣人民認為兩岸在價值觀上有著不同,為兩岸關係分的結構累積了價值的內涵。第四,北京迄今為止並沒有提出一套和平發展期兩岸如何“合”的論述。

此外,他也認為兩岸在強化聯繫外,應建立結構。其中第一個政治安排就是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和平協議可以將現有的兩個法理現狀確定下來。第一、雙方均接受“兩岸主權宣示重疊”此一法理規範,未來在和平協議中的表述方式可為“承諾不分裂整個中國的主權與領土,並共同維護整個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第二、在兩岸共有主權、共享主權的基礎下,相互接受彼此為一憲政治權或憲政秩序主體。這個“和平協議”本身就是一個憲法性的文件,是兩岸憲法以外的第三個憲法性文件,也是未來“一組憲法性文件”的基石。

因此就兩岸主辦方的立場,輔以學者們的見解,完成了這次的“北京會談”,從中也看出藍綠紅三方的交集與衝突,但大家仍舊保持風度,但沒有任何改變及調整的跡象,顯示出研討會的局限性,只能陳述難以被說服,只能達成充分瞭解卻無法改變一軌及既定的主張及觀點。

二、兩岸三方學者意見有同有異

關於重要的兩岸三黨學者意見,國民黨、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差異,在國民黨部分顯然其兩岸政策是九二共識、中華民國在台灣;價值觀上的自由、民主、人權,要符合國情;兩岸交流觀是先大陸後國際,陳先才認國民黨對兩岸交流一貫重視,有政策指導,就大陸對台政策認為有利台灣發展。民進黨部分則主張大陸是特殊他國、台灣是中華民國;價值觀也是自由、民主、人權,但多了訴求中國改革,兩岸交流觀是由國際而中國,認國民黨兩岸觀是國共關係下的兩岸觀,民進黨是國際關係下的兩岸觀。就大陸對台政策,認為是不要對台統戰、內政改革優先,才能改變台灣的中國觀。

挑戰部分包括,台灣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兩岸在根本目標的差異,台灣對外在環境的認知與手段;民進黨的兩岸政策目前沒有能夠調整;兩岸關係走向上的分歧,客觀上還存在統獨的矛盾;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的發展與看法,包括生活方式與觀念,兩岸還是存在差異。

至於認同與互信的關係,既有關聯性,但又不完全是相同的概念。互信是認同的基礎,認同是比互信更高層次的概念,有了互信,不見得有認同,有了認同也不見得有互信;另外,在兩岸高層互信不足,民間疑慮不減情況下,兩岸之間認同問題的存在是客觀的,習吳會讓兩岸高層互信有所增加,但兩岸民間互信仍不足,基本原因是兩岸社會不同的發展道路,包括價值觀上的差異,在同一時空做交流,可能會有問題;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是不一樣的,在兩岸關係上談的應該是國家認同,討論政治問題不應過度強調民族認同。

三、兩岸三黨交流中的迷思

從“北京會談”中可以看出三黨的觀點及理想鋪陳,某種程度來說亦可以說是一種迷思。

國民黨的迷思為:1、和平發展而不觸及和平統一;2、中華民國政治定位對於大陸當局來說實在難以接受;3、對於兩岸未來政治安排並無一套明確的說法;4、台灣民意終難使國民黨大陸政策完全配合一致;5、中華民國可永遠維持現狀不變。

民進黨的迷思為:1、以兩國關係可以妥善處理兩岸關係;2、美日等國將支持兩國論的現狀;3、可以不接受一個中國與九二共識便能使大陸對其進行對話;4、他的主張及論述乃為台灣最有利的選項;5、只要執政一切都好談,大陸當局勢將對其進行讓步;6、國民黨的大陸政策乃是親中賣台。

共產黨的迷思為:1、民進黨會調整及修改其中國政策;2、台灣民眾勢必會因經濟因素而改變政治與民族認同;3、台獨問題終究可以克服;4、中國認同降低可以透過經貿文化改變;5、民進黨卸任政客及民眾到大陸交流後便能改變其主張及論述;6、台灣部分人士可以在兩岸態度與政策上政經分離、島內島外說一套做一套。

平心而論,三黨各自的想法不能說是錯誤的,但這含有相當理想性的成分,挑戰不可謂之不大,但只要交叉探討比對,不難發現這其中處處是矛盾,點點是衝突,只能求同存異擱置爭議。

四、小結:台灣馬政府的立場不會因為北京會談而立即改變調整

站在台灣的立場近身觀察,馬英九希望在任期最後三年內,開創一個新的局面,將以對台灣人民有利,並能解決問題,這就是務實的兩岸政策。當然修正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岸互設辦事處及加強兩岸各方面交流為主軸。

至於現狀是兩岸都在各自的法律文件或稱憲法底下,產生“一中架構”或大陸講的“一中框架”,都必須要站在務實、正視現實的角度出發,來處理雙方目前的特殊關係,全世界沒有像兩岸這樣的特殊關係。

兩岸未來應當努力的方向是如何用情與理來照顧在一個中國架構之下的政治安排?如何加強互信?如何增進彼此間的好感?制度化與正常化的兩岸關係便是相當重要的事;而先易後難、先急後緩、先經後政更是不能改變的步驟。更重要的是兩岸三黨都必須要正視自己的迷思,從觀念本質上進行調整,這才是北京會談的真正價值。

(作者是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大陸所助理教授、北京大學法學博士)

猜你喜欢
國民黨民進黨台灣
蔡英文與賴清德演雙簧?
「九合一選舉」催生的台灣最大黨
從盧麗安到王炳忠
「台灣競爭力論壇」談台灣競爭力
看政治談管理國民黨垮台的關鍵因素
蔡英文圍殲國民黨的圖謀
國民黨的敗落
奧巴馬「欽點」台灣反恐意欲為何
台灣政壇選後風景線
2014是「台勞」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