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勇
江西省上犹县梅水乡新建村是“十二五”国定贫困村,2012年以来,梅水乡紧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契机,主动對接《若干意见》政策,按照“特色新村、和谐社区”的理念,全面启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将新建村打造全市危旧土坯房改造的典范。
昔日泥泞的入组路,已变成平坦的水泥路;一栋栋房屋主体已完工,穿上了粉白的“外套”;青瓦、黛墙、斜坡顶、客家门匾,无处不在的客家元素,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科学规划实用功能“全”
“你看这里的房子,虽然风格一样,但你几乎找不到完全一模一样的两栋建筑,而且功能实用,还可节省不少成本。”社区理事长张朝坤介绍道。记者发现,这里的房屋错落有致,不但有两层、两层半的建筑,还有一层半的结构。
张朝坤说:“这是因为在规划时,就已定位于打造融山、水、田、园、人于一体,功能齐全,宜居实用的社区。一不追求整齐划一,二不贪大求洋。”
该点通过因地制宜,结合现有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和农民承受能力选择建房类型,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确保群众不因建房返贫;在户型选择上,不搞一刀切,通过选聘专家设计、群众反馈意见、示范建房参考、改进细节问题、成型定稿推广、自主选择户型一系列流程,最大程度让群众在规划上“尝”到甜头。新户型经过精心设计,农民自主筛选,简单实用,功能完善,降低了建设成本。
精心打造客家文化“浓”
“你瞧这些客家门匾,家家户户的都不相同,都是出自县里有名的书画家之手。”乡干部王亚东介绍道。
梅水乡新建下街示范点着力突出客家文化元素,以规划为先导,全力打造适合本地山水特色、彰显客家风情建筑的新型农村社区。在规划中,以“塑造客家风貌,打造田园新村”为主题,建设成集产业观光、客家文化为一体的生态体验型乡村旅游景点。该建设点统建户采取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地圈梁标高,统一占地面积,统一立面设计,突出“青瓦、白墙、翘檐、坡顶、门楣”五大客家民居元素,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总体目标,打造成融合客家文化的乡村示范区。
联合保障建设速度“快”
“‘三送干部为我们统建户聘请了专业施工队,理事会为我协调好了宅基地,建筑材料直接拉到工地上,十多个工匠齐上阵,我家的新房蹭蹭蹭往上长,浇筑地圈梁用了1个月,第二层砌墙只用了7天,全部封顶前后不到3个月,太感谢政府了!”下街社区建房户张廷清激动地说。
截止目前,该示范点外墙完成粉刷,客家风格坡顶改造到位,道路硬化、堡坎、排水排污沟、广场建设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一个秀美村庄展现靓丽身影。
产业配套发展后劲“强”
“这里将规划建成一个游客集散中心,村里还有一个白水寨苗木基地,我们农闲时既可以上山干活补贴家用,旅游旺季时还开起农家乐,致富的路子有了,生活就不用愁了!”正在建房的张廷旺對记者说。
该建设点将土坯房改造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开辟农民致富路。根据犹梅线村庄实际条件规划不同的建筑风格,结合上犹精品生态旅游线路,采取同一地段或连片区域要求建筑风格相對统一、户型选择相對统一、主体色调相對统一的形式,融合客家民居元素和现代风格,形成“万绿丛中几点红”的精品景观带。同时充分发挥上犹生态优势,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改造户发展“两茶一苗”等绿色产业经济,增强群众“造血”功能,增加农民收入。
责任编辑: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