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文 陈美君 冯世民
湖南省洞口县2011年纳入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全县有320个国家、省、市、县贫困村,28个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贫困村,贫困人口34.5万,是一个“粮、猪、果”型的农业大县,养猪业是洞口农村的传统产业。近30年来,洞口县因势利导,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特别是加大对生猪龙头加工企业的扶持,使该县生猪产业稳步发展,农民养猪效益稳步提升,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产业扶贫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的扶持之路。
一、生猪产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洞口县生猪产业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重点扶持农户生产,第二阶段重点扶持龙头企业。
1、“小农”经营,产业严重萎缩
洞口县是产粮大县,农村家庭家家粮食富足,加上当地气候宜人,为发展生猪养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洞口农民养猪的目的是为了“过年”,生猪的商品化程度很低,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农民为了消化自产的粮食,提高转化效益,逐渐增加了养猪的数量,加之当时农民就业、致富渠道少,许多农民特别是家庭妇女纷纷选择通过养猪增加家庭收入,养猪开始成为洞口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1990年,洞口县委、县政府为推动生猪养殖向产业化发展,因势利导,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对农户修猪圈用地的审批大开绿灯,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用地费用,鼓励农村兴建万头养猪场,并把万头养猪场的建设作为各级政府负责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地支持指导农户不断改良生猪品种,对引进优质猪种实行奖励;对养猪大户从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由县财政部门发放财政周转金,或由县农发部门投放农业综合开发有偿资金,或由信贷部门发放贷款。
这些政策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到1995年,该县万头养猪场达到23个,当年全县生猪出栏达到100万头,比1990年增加2倍。生猪屠宰税曾一度达到全县年财政收入的1/10。但是,生猪除一部分由县内仅有的两家规模较小的冷冻食品厂简单粗加工外,猪产品基本是以活毛猪的方式销往广东等沿海地区和东南亚,这种现象群众戏说为“送往广东一车猪,换回广东一车水(饮料)”。所以,“猪经济”处于“开大花,结小果”的状况,养猪的整体效益比较低。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东南亚地区农产品市场进入持续的低迷期,生猪价格持续跌破盈亏平衡点,养猪成了赔本生意,养殖规模越大,亏损就越多。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00年,最终规模养殖户再也顶不住了,只好清栏躲债。一时间,全县上下,人人谈猪色变,养猪成了许多农民的噩梦。
2、扶强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快速升级
洞口县对生猪市场持续低迷进行了认真的反思,除了外部大环境外,只注重扶强养殖基地,而忽视对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扶持,从而导致产品单一,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低是主要原因。县委、县政府认识到单从抓农户生产扩大养殖规模入手,已无法发展和壮大洞口的生猪产业,必须大力扶强龙头企业,拓展市场,延长产业链。2001年县里及时调整了产业扶贫思路,在制定十年扶贫规划时,将龙头加工企业纳入了重点扶持范围,制定了具体的扶持方案。同时将龙头企业纳入县里的重点项目管理,确定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企业,整合各类资金,优先确保龙头企业项目的实施。
2002年元月催生了一家专业从事生猪加工的企业——湖南省三可食品有限公司。湖南省三可食品有限公司是以加工、出口生猪肉类产品为主的民营企业。丰富的原料、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经营管理,使得公司发展迅猛。短短两三年时间,该公司就成了洞口县最大的生猪加工企业并晋升为省级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2005、2006年该公司连续得到相关部门的重点扶持,相继实施了生猪分割肉加工项目和供港优质瘦肉型中猪加工项目。两个项目总投资达到4644万元。通过两个项目的实施,2005年三可公司年销售收入达到10117万元,年创利税1301.9万元,直接受益农户达到10700户,受益农户从养猪中得到年收入近7000元,新增就业人数达4000余人(其中企业安排农村劳动力400多人)。
2009、2010年该县又确定对洞口县肉食冷冻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连续两年的重点扶持。洞口县扶贫部门以贷款贴息的形式投入128万元,帮助公司获得银行贷款2800万元用于2万吨自动线猪肉加工、3000吨容量的冷库、烤中乳猪加工等项目建设,快速带动了公司的发展,公司年加工猪肉产品2万吨,加工的冻乳猪系列产品全部出口香港、日本及东南亚一带,年产值3亿元,成功培育了62个养猪专业村,解决了3000农户近1万人就业,猪鬃、猪皮、猪杂多项加工业也得到飞速发展。
除了重点扶持的两家企业外,其它的加工企业也得到了相应的扶持。
二、生猪产业化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1、生猪规模化养殖观念已深入人心
至今,洞口县农民的生猪养殖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各家各户房前屋后修猪栏分散养殖变成了标准化规模化养猪场集中养殖;由投喂自家粮食拌青草变成了加工专用饲料拌青饲料喂养;喂养猪种不断改良,由育肥慢、体形差、瘦肉少的土杂猪变成了育肥快、体形好、瘦肉多的三元杂交良种猪。生猪养殖由副业变为了主业,养殖规模不断壮大,全县有近2000户农户脱农从事专业养殖。2011年全县出栏生猪229.2万头,存栏生猪124.1万头,全县共有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猪专业户(场)6350户,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21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34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个,标准化规模化养猪场出栏生猪占全县生猪出栏总量的60.5%。洞口县生猪产业经过近30年的努力,逐步建成了6个连片外销中肥猪基地和4个中仔猪外销及加工基地,其中年生猪产值过亿的乡镇达到了7个。
2、龙头企业加速了生猪产业化体系的形成
洞口县的生猪加工企业迅速发展。目前生猪食品加工企业已发展至20家,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4家。洞口县肉食冷冻有限公司、湖南省三可食品有限公司等生猪产品加工企业均拥有自营出口权,已成为湖南省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平均每年加工生猪100万头,承担着该县生猪产品的主要加工任务。全县现有省二级种猪场5个,新建的3个省级生猪原种扩繁场已通过省级验收发证。良种猪年生产能力近万头。全县已建成良种繁育、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相互支持的完整养殖产业链体系。
3、规模化生猪养殖效益显著增加
该县通过改良品种,规模养殖,提升科学养猪水平,采取“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可控猪源发展模式,逐步完善了生猪产、供、销渠道,生猪市场逐步稳定,企业加工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与合作社、养殖户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合同、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形式确保农户增收,农民养猪的效益得到基本保障。2007年,该县规模养猪场饲养一头100公斤肥猪的利润约为500元,2011年养猪的利润约800元/头,平均每年增加利润75元/头。该县农民独特的养殖技术和生产环境,使得加工出来的生猪烤制品脆香、不开裂,深受港澳市场青睐,也使得洞口县的生猪价格明显高于周边地区。
4、产业化经营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该县的加工企业和生猪合作社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已有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15个,入会社员2000多人,在生猪产业发展中起到了“蓄水池”和“助动器”的作用。合作社充分发挥中介服务作用,指导帮助企业与基地农户通过委托养殖、订单合同的形式规避了农户的市场风险。市场价格低迷时,企业履行订单合约,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基地生猪,企业再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和仓储,确保企业利润,充分发挥了“蓄水池”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多年来,洞口县生猪价格波动周期比全国长,波动幅度小,有力推动了生猪产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全县加大标准化养猪场的建设,生猪合作社定期组织养殖技术学习,提升养殖人员的科学饲养和防疫水平,提升了预防和抗疫病的能力。
三、产业扶贫扶持龙头企业的思考
从洞口县生猪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多种因素积累的结果:一是符合当地农民的生产习惯、自然地理优势、农业特点,并通过长期发展才基本上形成产业雏形,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是一个产业发展壮大要在不断前进中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思路。由只注重扶基地、忽视加工企业,逐渐转变为在扶强基地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企业的扶持,以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基地的发展,最后形成产业链。洞口县的生猪加工企业在促进产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提高农户抗市场风险能力,维护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洞口县生猪产业发展历程的分析,笔者认为,各地应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加大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
1 转变产业扶贫理念,明确产业扶贫新方向
目前,社会上和我们工作中有这样一种思想:扶贫就是“扶穷人”,扶持企业就是“扶老板”、“扶富人”,与扶贫的初衷相违背。因此,产业扶贫虽将扶持企业纳入了范围,但总给人一种“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悄悄进行的感觉,担心扶持企业承担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只注重农民生产这一头,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由政府包销。在市场经济时代,再采用这种方法,将出现卖难,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必须依靠加工企业加工转化增值,形成产业链。因此,要转变产业扶贫理念,建立一种“扶企业就是扶贫,由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的基地建设和转移就业,以达到共同富裕”的产业扶贫舆论导向,明确产业扶贫的新方向,把当地发展特色产业所需要的能够带动区域发展的龙头企业作为产业扶贫重点,消除人们群众对新的产业扶贫方向的顾虑,确保各地在产业扶贫中能突破旧制,大胆作为。
2 完善企业扶持机制,提升扶持效果
一是要完善扶持企业的准入机制。应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扶持能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或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产业。同时,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和准入机制,将企业的产品与基地农产品关联度、致富带动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法人责任心和诚信度等作为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那些易扶强、带动面不大的企业不能纳入重点扶持范围。特别是不要盲目推广新型产业,否则,就会出现“南桔北枳”的后果,伤民伤财。
二是要不断创新企业的扶持方式。要围绕“扶持一个龙头,壮大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不断创新扶持方式,在对企业采取固定资产贷款贴息的基础上,增加对企业技术改造、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扶持,通过基地种苗补助、支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或企业直补方式进行扶持,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
三是要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逐步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确定扶持年限,对带动能力不足、特别是存在欺农害农的企业应及时取消扶持。有关部门要将企业的扶持资金纳入管理范围,建立扶持资金全程监管制度,企业要对扶持资金进行专账管理,扶贫等相关部门对扶持资金进行专项审计,严禁挪作他用。
3 因地制宜,采取扶基地与扶企业并重的模式
扶持一个产业发展,要坚持扶基地与扶企业并重的模式,才能将产业真正做大做强。一是在扶基地时,要注重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重点扶持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突出一个“恒”字,一以贯之,不朝三暮四。一个产业或基地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同时,要提高基地发展标准,努力建设“农业与生态环境友好型基地”,如在发展生猪产业的同时,要加大对养猪废物的循环利用,建立“猪、沼、果”循环发展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扶贫和生态建设的良生互动格局。二是在扶强基地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企业的扶持。重视基地建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市场经济情况下,只重视基地,常常不能促进产业发展,反而会使老百姓出现“丰产不丰收”或卖难的尴尬场面。只有采用“双扶”模式,即既重视扶基地,又重视扶企业,才能使农产品增值,解决好产品的销路问题,形成一条科学高效的产业链,提升产业的抗市场风险能力,确保农户与企业的双赢。与此同时,对与农户基地建设和企业之间起桥梁纽带作用的农民专业合社也应给予相应扶持。
4、加强引导,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连结机制
在扶持过程中,各地要引导企业与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农民专业合社建立利益连结机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协商合理的收购价格,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规范合同文本,明确双方责权关系;对贫困农户采取寄养等办法,让贫困农户发展实现“零成本”,提高贫困农民的积极性;通过订单合同、入股分红和利润返还等形式,确保农户稳定增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订单农业的监管与服务,强化企业与农户的诚信意识,切实履行合同约定。企业应承担起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责任,主动反哺农户,开展结对帮扶,积极安排当地农民就业。同时,鼓励企业每年从企业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农户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和社会扶贫基金,用于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等,帮助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这些资金国家应予以免税支持。
5、抢抓产业扶贫机遇,强化扶贫部门的自身建设
目前,涉农部门的职能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定势,只重视农户生产这一头,普遍存在职能缺陷,对龙头企业的管理、指导缺位。扶贫部门应抢抓产业扶贫机遇,强化自身建设,将相应的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纳入重点扶持范围。一是要从职能上予以明确,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增加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的服务职能。二是要加强自身建设,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加大对扶持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的调研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三是要完善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的扶持规划,形成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刘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