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社会扶贫与对外联络处
2009年以来,大余县做巧做足社会扶贫大文章,创造性地将定点扶贫单位的资源优势、村级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的政治组织优势和贫困群众的治穷致富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探索产业扶贫到户新模式,精细有效地把社会扶贫资源整合到村、作用到户,取得显著效益。
一、模式的提出
大余县位于江西省西南部,与广东粤北交壤,总人口30.7万,其中农业人口215978人;三面环山,地势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地丘陵面积占县域面积的81.5%。2011年底,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有46943人,大部分分布于边远山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1.73%。由于未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特困片区县,大余县获得的国家财政扶贫资金和项目历来极为有限,扶贫开发多年面临着扶贫投入不足、资金使用分散、贫困群众参与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方面,由于财政扶贫资金偏重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投入不够;动员社会力量实施产业帮扶,缺乏有效的平台和机制,致使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贫困群众缺乏稳定的增收来源。
如何解决这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的瓶颈问题。2009年,国家提出开展“两项制度衔接”,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省扶贫和移民办根据国家两项制度衔接的有关精神,指出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直接贴近贫困农户特点,有针对性地落实分户施策,扶贫到户。根据省扶贫和移民办的要求,大余县围绕“以社会扶贫为载体,通过发展产业帮促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基本工作思路,于2009年动员组织7个驻县定点扶贫的省市挂点单位与7个贫困村71户贫困户结对进行产业扶贫试点,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1余万元,向每户提供3000元产业发展扶助资金;同时35名村干部与71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合同,发展生猪、白鸭、毛竹、香菇、甜玉米、薄皮西瓜、花卉等10多种种养业。随着效果的提升和机制的不断健全,在试点成功后,全县共动员组织了52个单位和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到户活动,筹集帮扶资金总额近200万元,帮扶贫困户626户,其中511户增收脱贫,占比81.6%,先后组织县、乡农技专业技术人员28名,负责技术指导,举办培训班31期1505人次;组织省、市、县级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大户通过赊销种苗、饲料、定期指导和防疫等措施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组织了3家加工企业与贫困户签订了产销合同;百余名村干部负责向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逐步探索出整合社会扶贫资源产业扶贫到户的大余产业帮扶模式。
二、模式的制度设计
大余产业扶贫到户模式的基本内容是:动员省、市、县挂点单位及县部分民营企业拿出部分帮扶资金“捆绑打包”,专项用于帮扶挂点村的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以村民代表民主推荐的方式,在有脱贫意愿和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中确定产业扶贫到户帮扶对象;充分发挥村级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村干部结对帮扶已确定的帮扶对象,协助帮扶对象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帮助他们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具体做法为:
1 制定帮扶原则。产业扶贫到户关键在于选好对象。大余县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四帮四不扶”原则:一是帮扶对象必须是低保户或低收入户,对富裕户不扶。二是帮扶对象必须勤劳肯干,能吃苦,诚实守信;对安于现状、“等要靠”思想严重的不扶。三是帮扶对象必须要有相关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具备发展生产的能力,除给予3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外,其余的资金由贫困户自行解决;对无基本种养能力,又不参加技术培训的不扶。四是帮扶对象必须要有脱贫的愿望和信心,立足发展种养业;对于外出打工的不扶。
2 选定帮扶对象。为确保产业扶贫到户工作做到公平、公正,由各村按照“两会一提一公示”的程序选定帮扶对象,即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从本村贫困户、低收入户中提出对象备选名单。确定名单后,将推选名单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7天,然后召开第二次村民代表会议予以确定。
3 找准产业项目。为帮助贫困户找准产业项目,大余县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在三个方面帮助把准项目关。一是要具有产业优势。选择的项目,必须能代表当地的产业特点和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优势,至少是当地的品牌产业,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二是要选择低风险项目。这样既可让困难群众掌握一定的生产技术,积累一定的生产资金,也可培养困难群众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和信心。三是收益要稳定。主要引导贫困户发展当地已形成一定规模,已有成熟技术,已获市场认可,产品销路较好的特色项目。
4 规范资金管理。产业扶贫到户帮扶资金来源于扶贫挂点单位和企业,为管理使用好这笔资金,由村委会统一管理“捆绑打包”的帮扶资金,并设立产业扶贫到户资金专户。帮扶对象需要资金扶持时,可向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由结对帮扶的村干部把关,村委会干部集体审核通过,与村委会签订合同后,再向帮扶对象拨付3000元无偿帮扶资金,用于帮扶对象购买种苗、防疫病虫害等方面。资金施行滚动使用,所赚利润归帮扶对象所有。资金使用一年后,继续扶持扩大规模,直到帮扶对象脱贫致富后收回该笔资金,再转入扶持其他符合条件的贫困户。
5 整合帮扶资源。产业扶贫到户活动涉及的部门多,服务范围广,对象较为特殊,为使该项工作有效开展,大余县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筹措资金,确保资金到位。主动与挂点单位、企业加强沟通和协调,督促单位、企业帮扶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二是统筹协调,确保扶贫实效。积极与本地的省、市、县级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大户联系,通过赊销种苗、饲料和收购产品等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三是做好服务,解决实际困难。村干部与帮扶对象签订结对帮扶合同,明确村干部帮扶职责,村干部每周至少2次到帮扶对象家中了解生产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村委会每月召开一次相关会议,掌握帮扶对象产业发展情况,并及时上报县扶贫部门。同时,与农业部门联系,聘请农技术人员为顾问,每月上户1次实地指导,有针对性的组织种养户进行技术培训。
6 完善协调机制。在2009年利用省、市挂点单位定点帮扶资金资源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10年以来,大余县县委、县政府号召县直单位、县内名优企业参与此项工作,并将其作为定点扶贫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对2010年开展产业帮扶成效突出的10家民营企业,发文授予“爱心扶贫企业家”荣誉称号。进入“十二五”,此项工作被列入了县委、县政府加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县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积极参与产业扶持到户工作;二是县委办、政府办联合下文,安排了一批有经济实力的县直单位挂点贫困村开展产业扶贫到户帮扶,明确每个单位无偿提供资金3万元专项用于挂点村帮扶1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三是县扶贫、统战部门联合下文,选择了部分非公企业挂点扶持贫困村,每年无偿提供资金帮扶贫困户发展产业;四是成立了由分管县政府领导任组长的产业扶贫到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于县扶贫部门,着力推动产业扶贫到户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模式的运用成效
据统计,大余县从2009年的7个单位帮扶7个村71户贫困户发展到2012年的42个单位和10个企业参与帮扶了28个村522户贫困户,形成了社会力量以产业扶贫到户为平台的“造血”式扶贫,开拓了扶贫到户新路径,丰富了社会扶贫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开发有序开展。
(一)有效解决了两项制度衔接工作中的扶贫到户问题。几万元资金对于一个单位和名优企业来说也许是个小数目,然而却能帮助十多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几千元资金虽少,但只要用得好,却能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通过产业扶贫到户,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创业初期资金匮乏的难题。同时,资金的循环利用为产业扶贫到户模式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浮江乡车里村上屋组的王美莲,丈夫早逝,带着一儿一女生活艰难。因她本人勤快,脱贫致富愿望强烈,挂点单位将其列入为2009年的产业扶贫到户对象,出资3000元帮她购进了6头仔猪,几个月后,除去成本,获纯收入2700多元,随后她又购进6头仔猪,获纯收入近3000元。通过连续扶持,目前,她家养猪场年出栏生猪达50多头,存栏生猪达20多头,已建起了三层的砖混结构楼房,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二)有效推动了扶贫产业发展。大余县在实施产业扶贫到户工作过程中,以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为突破口,立足于本县的资源现状和产业基础,发展了以生猪、白鹅、苗木、花卉、毛竹、香菇、甜玉米、薄皮西瓜等为主的短、平、快项目。目前,全县已帮扶291户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帮扶231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形成产业基地8个,引导组建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18个。自2009年实施产业扶贫到户活动以来,全县累计扶持贫困户发展种植业6483亩,其中苗木1238亩、花卉436亩、毛竹1123亩、香菇126亩、甜玉米2645亩、薄皮西瓜915亩;生猪养殖存栏713头,出栏2137头;白鹅存栏7116羽,出栏47429羽。坳上组的何光平2009年被选定为帮扶对象后,已种植发展绿化苗木面积3亩多,2012年年初他出售了部分罗汉松、桂花等苗木,收入达2万多元,家庭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周围乡亲看着何光平种植苗木挣了钱,纷纷跃跃欲试,如今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该村有30余户农户跟着一起种起了绿化苗木,短短几年间,该村种植红豆杉、竹柏、罗汉松、桂花等绿化苗木160多亩,现已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绿色银行”。
(三)有效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通过几年来实施产业扶持到户工程。全县有511户贫困户已实现脱贫致富,占受帮贫困户的81.6%。以2010年为例,全县有158户帮扶对象年人均收入已超过全县年人均收入平均水平。大余县最早开展产业扶贫到户试点的浮江乡车里村从2009年始,在挂点单位赣州市水电设计院的帮助下,四年下来,10户受帮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其中枫树潭组的肖先平发展生猪产业,目前养殖规模达到80多头,年出栏在200头左右,纯收入6万元,实现年人均收入15000元,建起新房三层,约400平方米。上车组的董世太,已发展生猪养殖50多头,年出栏80多头,不但自己建起一层楼房,还资助其弟弟2万元建房一层。实施产业扶持到户以来,帮扶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1092元增加到2011年底的8369元,增幅达到664%。
(四)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大余县开展产业扶贫到户活动以来,为贫困户解决了许多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和困难,帮助贫困户转变了思想观念,营造了合力攻坚的扶贫开发氛围,创造了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环境,坚定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激发了贫困户的内在动力,使贫困农户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同时引导贫困人口主动融入到了社会进步的主流,有效地缓和了各种社会矛盾,密切了干群关系,凝聚了人心,赢得了民心。新城镇实施产业扶贫到户活动以来,群众信访量由2008年的163件下降到2011年的83件/年,比例达49.07%。
四、启示意义
大余产业扶贫到户模式是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探索出的一条与扶贫攻坚“真扶贫、扶真贫”的根本宗旨相适应,具有可操作性强、易复制实施、切实可行的工作新路径,具有鲜明的动态性、灵活性、示范性和带动性,对推动新阶段扶贫开发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大余产业扶贫到户模式是贯彻落实新纲要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生动实践。新纲要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以及“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大余县通过四年的实践,成功探索的产业扶贫到户模式,创新了一个以产业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的扶贫到户工作新机制,切实提升了社会扶贫的功能,把国家的扶贫政策方针落到了实处。
(二)大余产业扶贫到户模式是新阶段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渠道。产业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机能,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关键所在。大余产业扶贫到户模式通过产业扶贫这个抓手,汇聚社会帮扶、基层组织、村民自我发展等方方面面的资源,科学整合到村,发挥作用到户,推动社会扶贫进一步具体化、落到底、见实效,使贫困群众真正得到扶持,形成了全社会关注贫困地区、合力帮扶贫困群众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提高了扶贫开发的成效。
(三)大余产业扶贫到户模式是新阶段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大余产业扶贫到户模式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定资金、定人员开展对贫困户的帮扶,切实增强贫困户发展致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动员贫困户参与帮扶工作的制定、实施、管理和监督,提高他们在村级决策中的地位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通过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发展培育产业,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帮助贫困户提高生产技能和建立稳定增加收入的渠道;通过产品购销,逐步培养锻炼贫困户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了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了扶贫开发与其他社会救助政策的根本区别。
(四)大余产业扶贫到户模式为扶贫部门在非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深入推动新阶段扶贫开发提供了有益启示。大余县作为非扶贫开发重点区域,面对十分有限的专项扶贫资源,在省市扶贫部门的指导下,以改革精神创新社会扶贫工作新机制,省扶贫和移民办分管领导多次到点考察调研,帮助完善机制,推动工作;有关业务处室长期跟踪,提供服务指导。大余产业扶贫到户模式所取得的成效直观地展示了社会扶贫的作用和潜力,生动地论证了扶贫攻坚重点有区域,社会扶贫无界限,社会扶贫工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拓展空间、挖掘资源。
责任编辑: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