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3-04-29 15:40:46张丽丽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硫辛酸

张丽丽

【摘 要】目的:探讨抗氧化剂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药甲钴胺和前列地尔(凯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a-硫辛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氧化剂硫辛酸能够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显著。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a-硫辛酸;甲钴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

1 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目前糖尿病正在全球范围内流行,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2006年估计,全球约有2.46亿糖尿病患者,并且正以每年新发700万患者的速度猛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2001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1.8%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DPN已成为威胁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Michael Brownlee提出线粒体活性氧簇(ROS)生成过多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发生、发展中心环节的统一机制学说。高糖时机体产生大量线粒体超氧化物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重要发病机制。α-硫 辛酸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清除氧化应激产物,再生其他抗氧化剂。通过阻抑神经内氧化应激状态,增加神经营养血管的血流量,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神经Na+-K+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等机制改善 DPN症状。多项临床试验证实,α硫辛酸治疗 DPN安全、有效。

2 资料和方法

2.1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分型。同时伴有:①四肢感觉异常,如麻木、针刺样、烧灼感或刀割样疼痛;②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③神经肌电图检查提示正中神经、腓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④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或减弱。排除颈腰椎病变、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慢性酒精中毒、甲状腺疾病、药物、中毒、肿瘤、脑血管后遗症、骨关节炎、外周血管疾病,以及遗传等因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者。

2.2 一般资料

50例2011年10月01日至2013年3月31日胜利油田机关医院(胜利油田糖尿病医院)糖尿病科收治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35-68岁,糖尿病病史(91±10)个月,DPN病程(26±9)月。B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36-70岁,糖尿病病史(91±12)个月,DPN病程(25±9)月。A组和B组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FBG、HbAl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TCSS评分、T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方法

两组患者计算热量予营养配餐,胰岛素降糖,目标血糖为空腹<7.0mmol/L,餐后<10.0mmol/L。对照组(B组)同时给予甲钴胺注射液静脉推注,500ug1/日;前列地尔(凯时)10u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连续用药2周。观察组(A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注射液60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日,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DISA1500型神经肌电图仪,选定患者肢体优势侧正中神经及腓神经,分别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2.4 疗效评定标准

于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分为:①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腱反射接近或恢复正常,深浅感觉改善或恢复正常,MCV、SCV恢复正常或增快了5m/s;②有效:自觉症状好转,腱反射、深浅感觉改善,MCV、SCV增快大于2m/s而小于5m/s;③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腱反射、深浅感觉无改善,MCV、SCV增快小于2m/s。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例数之和。

2.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3 结果

3.1 A组、B组的疗效观察

A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 A组、B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A组、B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MCV和SCV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治疗后明显高于B组治疗后(P<0.01),(见表2)

4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2001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1.8%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DCCT及UKPDS研究均证实,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并防止其进一步发展。然而临床上仅控制血糖对大部分患者神经病变症状的改善并不明显,故往往需联合使用针对上述病因治疗DPN的药物。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甲基化活性制剂,它可直接使轴索结构蛋白的输送正常化,使轴突受损区域再生,并可促进髓鞘的形成(磷脂合成),恢复神经腱的传达延迟和神经传达物质的减少。2004年Michael Brownlee提出线粒体活性氧簇(ROS)生成过多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发生、发展中心环节的统一机制学说。高糖时机体产生大量线粒体超氧化物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重要发病机制。α-硫 辛酸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可以清除氧化应激产物,再生其他抗氧化剂。通过阻抑神经内氧化应激状态,增加神经营养血管的血流量,加快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神经Na+-K+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等机制改善 DPN症状。多项临床试验证实,α硫辛酸治疗 DPN安全、有效。本研究显示,使用甲钴胺、LipoPGE1联合a-硫辛酸的A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比B组明显提高。治疗过程中,A组出现胃肠道不适1例,B组出现头晕1例,程度较为轻微,减慢输液速度,均缓解。

综上所述,甲钴胺、LipoPGE1联合a-硫辛酸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史晓苹,方晨,肖文金,冯雨,刘志华,宗海军,胡吉,谢莹,董吉祥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年 14卷 第02期

(1)[2] 李卉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观察 . 现代临床医学, 2010年 36卷 第06期

(2)[3] 熊君良 . 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 10卷 第04期

[4] 郝建平 .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附40例报告【J】.新医学,2004年35(9):545-546.

猜你喜欢
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硫辛酸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强电场对硫辛酸分子性质的影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肺结核咯血临床分析
甲钴胺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艾滋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56:15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甲钴胺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视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临床护理路径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分析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