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咸荣翻译思想初探

2013-04-29 15:05杨露
西江月·中旬 2013年7期

杨露

【摘要】施咸荣的生平是一代学者翻译家的缩影,尽管施咸荣对介绍当代西方文化尤其是当代美国文学贡献卓著,著作等身,但很多人对他还是比较陌生。此外,他的译作和论著对于新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尤其是通俗文学的翻译有开拓之功。因此本文将尝试初探他的翻译思想。

【关键词】施咸荣;通俗文学的翻译;翻译的人文精神

施咸荣的生平是一代学者翻译家的缩影,尽管施咸荣对介绍当代西方文化尤其是当代美国文学贡献卓著,著作等身,但很多人对他还是比较陌生。此外,他的译作和论著对于新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尤其是通俗文学的翻译有开拓之功。因此本文将尝试初探他的翻译思想。

一、重提“通俗文学”

施咸荣应该是新中国最早致力于为“通俗文学”正名的学者之一。

“通俗文学”从1940年代开始面临尴尬的位置,是因为在革命叙事的独占鳌头的背景下大众被升华为“人民”,通俗文学失去的不只是土壤,也是全部的合法性。在1942年,《万象》杂志曾展开过一场关于“通俗文学运动”的讨论。主编陈蝶衣在发动这场讨论时首先写了《通俗文学运动》一文,试图调和新旧对立的矛盾。他说:“所谓的通俗文学,并不只是要求作者把作品写的通俗一些就算,还要作者更进一步地和大众在一起生活,向大众学习,学习大众的的语言,接受大众的精神遗产,移入大众的感情、趣味,而艺术地表现在他们的作品里……我们倡导通俗文学的目的,是想把新旧双方森严的壁垒打通,使新的思想和正确的意识可以藉通俗文学而介绍给一般大众读者”[1]。这是一种意见,而且就这篇文章看来,是很革命,很要求“进步”的一种意见。不过新文学那派似乎没有领情。[1]到了毛的文艺思想体系下,这种意见也没有被官方意识形态接纳。所以,1949年后通俗文学的代表鸳蝴文学整体性地破碎为革命大叙事的“边角点缀”,鸳鸯蝴蝶派作家受到全面压制,失去了出版阵地与聚集写作的舆论环境。[2]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通俗文学”也很难进入翻译的视野。在西方语境意义上的“通俗文学”其实是一个现代性概念,指的是由现代文化工业批量生产的、投入市场流通的文学产品;而在中国喜欢“历史化”的情结下,通俗文学被以“进步”与否的标准进行评判。单纯以“进步”的意识形态评判文学的危险在于,在1949~79翻译完全体制化、读者完全依赖译本的情况下,这很可能造成对文学整体认识的偏差,使其在多元系统中的位置本身就不准确。朱虹指出,50年代“美国‘文学地理被相当随便地重新调整为只有战斗的‘进步文学或激进主义的‘暴露黑暗的文学……一些重要作家如亨利·詹姆斯或威廉·福克纳,则大多遭到忽视或被当作颓废作家而一笔勾销。”[3]朱虹进而提出,这种观点不仅造成对美国文学的误解,也对中国的当代文艺产生了有害的影响,使批评片面化、一边倒的同时,也束缚创作的自由。

在很长一段时期,毛中国对通俗文学的认识仅仅是这类文学的流行和低俗。而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施咸荣试图通过翻译引入了西方语境意义上的较为正面的“通俗文学”,为“通俗文学”正名。施咸荣对通俗文学的接纳和对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敏锐认识,使他在以文学而非政治的眼光出版通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仅挑选并翻译了如《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样对中国影响深远的作品,而且也纠正了毛中国成长起来的青年人的知识结构中对外国文学的偏颇认识,产生出迫切的阅读愿望。

二、推动“通俗文学”

在五六十年代推动“通俗文学”的翻译并非易事。施咸荣推动“通俗文学”的翻译是在毛中国的社会准则和文学传统之内进行的,以求适合当时中国的语境。他的第一部译文合集《马戏团到了镇上》中的“马戏团到了镇上”,是一个儿童故事,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故事的作者马尔兹(Albert Maltz,1908-1985)是美国左翼作家代表人物。讲述的故事也有一定“进步性”:马戏团到了镇上,爱迪和亚伦没有钱买票,于是跑去和其他孩子一样想用劳力换取免费看马戏的机会,一开始他们等了很久,好容易等到马戏团来到却不愿雇他们,在他们快要失望的时候,起了大风,马戏团的督促员不得不请他们帮忙,但是他们干活干得太累了,马戏开始的时候却睡着了,揭露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向钱看,孩子们“没有文化娱乐”。这个故事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有群众喜欢看的跌宕起伏的情节转折,还有马戏带来的画面感和新鲜感。它是通俗的,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以此改编的连环画也很受欢迎。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施咸荣进一步推动“通俗文学”的翻译。例如他借助毛主席对黑人运动高度评价之机,与外国文学研究所的董衡巽、朱虹、李文俊等撰写了《美国文学简史》,对黑人文学和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从文学的角度作出正面评介。又如1972年施咸荣从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回京,组织并参与翻译了在七十年代读者中有广泛影响的《战争风云》。这部1971年在美国出版的小说以战争为题材,穿插爱情,在1971~1972年连续好几个月荣登美国畅销书的榜首,后来又被拍成电视、电影,是一部典型的西方语境意义上的通俗小说。

施咸荣借鉴西方的观念,将侦探-犯罪-惊险小说、科幻小说、政治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恐怖小说、西部小说都归入通俗小说范畴。[4]他不仅自己翻译、介绍外国通俗文学,也通过编辑推动整个社会对通俗文学的关注。为此,他与漓江出版社合作,主编了“外国通俗文库”,出版了英、美、日等西方国家约二十余种小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假若明天来临》、《烈药》、《百分之七溶液》、《偷宝石的猫》、《斯巴达克思》、《七十一号街幽灵》(后被改编成电影《伯恩的身份》三部曲)等。《人民日报》、《南方日报》、《文汇读书周报》等都对此颇为关注,表示“欢迎专家入俗”。

三、结语

施咸荣试图通过对西方语境意义上的通俗文学的译介传递其背后的现代性,呈现了一种翻译的人文精神。这在中国语境中很长一段时期都得不到承认,译者本身也深受其限制。施咸荣从社会学意义上关注到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通俗文学生产,和通俗文学的读者。在他看来,真正优秀的通俗小说并不比“纯文学作品”的艺术地位低,应该介绍大量优秀和健康的外国文学通俗读物取代那些出版市场初兴时候的低俗、色情作品。作为“通俗读物”,畅销书的“商品性”并不意味着其在文学上就不可取。

施咸荣通过精心的挑选和忠实而流畅的翻译将通俗文学带回到民众的视野。他敏锐地觉察到文学不可能是创作主体/生产主体和接受主体/消费主体其中任何一方的“自言自语”,而翻译更是让这一文学形式成为一个复调结构的复杂性。正如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所说,“创作主体对接受主体的依赖取消了艺术高高在上的姿态,使艺术走向生活、走向芸芸众生,这是一种自下而下的、艺术民主的革命”。①

注释:

①石少涛.通俗文学的现代性与复调话语的生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87-89.

【参考文献】

[1]芮和师,范伯群等.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157,159.

[2]魏绍昌,吴承惠.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47~49.

[3]张均.十七年期间的鸳鸯蝴蝶派作家[J].广东社会科学,2010(01):153~159.

[4]施咸荣.西风杂草:当代英美文学论丛[A].英美畅销小说一瞥[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