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卫红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进行心理干预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09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4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采取心理护理治疗。结果经过为期4周的心理护理干预,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睡眠障碍大幅减轻,入睡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急性脑梗死;睡眠质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3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65-01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患病后通常会伴发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康复速率,还可能会导致高血压、高血糖等加重,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患者再次卒中,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对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了2009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4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56岁-75岁,平均62.4岁;平均PSQI指数为9.40分;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54岁-76岁,平均61.9岁;平均PSQI指数为9.38分。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1.2.1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脱水降颅压、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加强同患者的交流,护理过程中应当积极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并多安抚鼓励患者,帮助呼唤着树立早日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②针对性护理,了解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然后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安、焦虑等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引导,及时帮助患者排解各种负面情绪;③尊重、关爱患者,应当从患者的心理角度出发,理解和尊重患者,平时多以积极热情、温柔体贴的语言及行为感染患者,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感和被关爱感,进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使整体神行状态都保持良好;④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诱导,向患者宣传介绍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让患者培养科学的睡眠习惯,同时教授患者自我诱导方法以帮助更好地入睡。
1.2.2评价标准每组分别选择两名经验丰富的护士依照PSQI量表对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等。根据PSQI评分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每个指标都按照1分-3分进行积分,总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差。
2结果
运用统计学方法借助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t检验,具体的数据处理结果,见表1。
通过上表数据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各项睡眠指标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睡眠指标同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改善,整体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应用心理护理的关键在于能够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及时排解负面情绪,并通过指导患者养成科学健康的睡眠习惯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帮助患者减少孤独感、负疚感,以及对治疗及恢复的焦虑感等,尽可能地全面排除由于各种心理因素导致的心理障碍,提升患者的睡眠治疗,进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本组研究通过进行了为期4周的心理护理干预,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睡眠障碍大幅减轻,入睡时间明显缩短(P均<0.01)。讨论: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立荣,吴昕颖.脑梗死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10).
[2]李云星,姜黎明.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09,(16).
[3]李亚梅,刘斌,等.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