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材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信息来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开始向着多样化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教材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导致很多人对教材多样化发展的必然性产生了质疑。我认为,教材多样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放弃教材多样化发展是不可行的。在此,我们对教材多样化发展的产生原因、客观基础、本质、发展要求以及出现的问题作一些讨论。
【关键词】教材;多样化;本质;要求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教材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绝大部分的知识和信息,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信息载体。好的教材不仅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学生系统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传达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
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在中小学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课程教材政策,教材由国家规划或委托统一编写、发行,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上使用一种教学大纲和一种教材。这体现了高度的国家行为和意志。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一纲一本”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突显出来,教材多样化应运而生。
教材多样化是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也是遵循教育规律的不二选择。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南方与北方,城市与乡村,甚至城市之间、乡村之间,学校之间,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背景、教育条件和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这种特殊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等,是实现教材多样化的最直接动因。同时,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永远存在,也成为教材多样化永恒的基础。因此,理性面对现实国情和教育规律选择教材多样化,是国家明智之举,是教育振兴之策,也是师生教学之福。
一、教材多样化发展的客观基础
从世界整体上来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材多样化的趋势显而易见,并表现出多样化与统一性和谐发展的态势。在我国,教材多样化有其必备的客观基础。其一,政策基础。教材政策是国家制定并颁发的关于教材建设与发展的大政方针,是国家教材发展意志的体现,是教材多样化实践的依据。因此,要科学而经济地进行教材多样化建设,国家必须制定并颁发相应的教材政策。其二,现实基础。现实和实际是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形态、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背景、教育条件和水平等方面的综合。他们对政策和理论具有制约性,也是教材多样化实践的背景。进行教材多样化实践,必须在对教育实际和现实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以适应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状况;其三,教育对象基础。教育对象是教材多样化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教材建设实践是一种对象性实践,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材多样化发展,归根结底是指向学生的。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他们身心发展的不同,是课程教材多样化的心理依据。对不同地区或学校的划分,据此编写不同的教材,就在极大程度上考虑和照顾了学生和教师的特点,所以说,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多样性特点,是课程教材多样化的对象性基础。换言之,只要教育对象是不同的,教材多样化就是必要的。
二、教材多样化发展的本质
什么是教材多样化?这是推进课程教材多样化建设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对它的界定,会直接影响教材建设实践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材的多样性所反映的是教材的特殊性,是教材的特殊本质,教材的特殊性形成教材的多样性。因此说,教材的多样性,就是教材的特色。只有具有不同特色的教材,才能形成教材的多样性。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或角度来理解教材的多样化。
第一,"教材多样化"作为一种课程教材发展政策,是国家根据国情所制定的一定时期内课程教材发展的大政方针,是指导课程教材实践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指南。作为一种文件,它具有法规性质。
第二,"教材多样化"作为课程教材发展的一种状态,在现实情况下,体现出教材的多样性和共时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材。
第三,"教材多样化"作为一种运动过程,体现出教材的特殊内部矛盾,主要体现教材发展的动态性、历时性和特色性。因此,教材多样化在本质上就是教材的特色化。特色化是追求教材本质属性实现的过程,而不是追求教材表面形式差异的过程。
三、教材多样化发展的要求
每一套教材都应有自己的特色,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新课程要求实现教材的多样化,而不是雷同重复的“多本化”,这就要求每一套教材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比如,有特定的适用对象,不同的学习素材,在框架结构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知识内容的选择和阐述以及活动形式等方面有独到之处,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活动案例。
教材多样化还应做到教材类型的多样化,教科书版本的多样化以及教材内容的多样化。因此教材的多样化发展对教师也必然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教材观也要随之更新:
(一)善于选择教材。随着教材的多样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类型的教材可供教师选择,哪种教材适合本地区或本学校的学生,哪种教材是高质量和具有特色的教材,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选择能力。
(二)敢于怀疑教材。很多教师把教学参考书看作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典”,把其中的说明及要求当作“金科玉律”。编者在编写教材时的理论与教师实际课堂教学时的情境并不一定是完全符合的,如果教师不灵活地做出调整,一味的按部就班,教学质量就无法提高。
(三)敢于超越教材。一线教师不能囿于教材,而应站在教材之上,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将其作为一种可以改造的客观存在加以审视,科学地加工教材。即使不是教材上的内容,只要其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只要其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只要其具有教学的价值,都可以做教材使用。
四、教材多样化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教材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宣告了“一纲一本”时代的结束,实现了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的转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教材同质化显现严重。教材多样化不等于多元化或多本化。教材多元化或多本化,是忽视教材的内在质量和特色,单纯追求教材的品种数量。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实行教材多样化,不是单纯为了打破一种教材"统一"全国或基本上"统一"全国的局面,其根本目的是提高课程教材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差异的适应性和科学性,提高教材的内在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建构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实现跨世纪素质教育目标,提高学生和国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身心素质。所以,尽管教材多样化发展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教材的多样化发展是世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国情的选择,实施教材多样化发展是教材发展方向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吕达.深化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J].云南教育,2002(增).
[2]李建平.教材:从“多本化”走向“多样化”[J].教师博览,2003(3).
[3]石筠弢.教材多样化简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0(9).
作者简介:王思婕(1988.04—),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就读于聊城大学大学外语教育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