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平顺
周末的晚上,文联的陈老师携夫人前来寒舍品茗论石。这在华安,也算是“雅致”却简单的生活方式了。席间,话题再次重回十五年前,其时陈老师邀我与其同去寻觅九龙璧。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九龙璧已让一小部分独具眼光和智慧的学者和藏石业者获益不菲——这是后来人们趋之若鹜地大捞奇石并直接地促成了华安一大特色产业的引子,当然,这是另话。
虽然陈老师的极力邀约,可是当时刚进入电视台痴迷于电视拍摄工作的我却不为所动。不为所动所直接产生的效果有两个,一是有一段时间我能够专注于影像表现生活;另一个就是,每一块的九龙璧奇石所有者都不是我——这种遗憾在一段时间以后一直挥之不去,特别是在后来有一天我无意中在菜地里挖出一块人物形象逼真、山水意境奇妙的九龙璧奇石时,曾一度让我激涌起寻找奇石的冲动。冲动是一度的,随着工作的变迁,现在能摆在我客厅的奇石依然是屈指可数。
陈老师夫妇应当可以算是九龙璧收藏鉴赏界的先行者了。九龙璧后来叫华安玉。是“华安三宝”中最让人不可思议的一宝。纵览世间物态,几乎都可在这种奇石中映像出来。有一位老领导也是奇石收藏界的前辈,曾经请我为他的华石轩写首诗。对奇石早就意蕴于心的我竟动不了笔,直到一年后才敢惶然慢吟:“华赋一方山水韵,石观万象梦千寻。轩堂璧玉乾坤在,颂雅风流自古君。”大自然灵性浩荡而古怪神秘,居然能够在几亿年前,预言般地把古今中外、人情物象,甚至是一段历史事件,逼真地凝固在华安县九龙江一带的奇石上,然后再让有灵性的华安人,一一寻找、挖掘、展现出来,或在现实中、或在历史里,进行比拟与想象。从这个角度讲,其实大自然才是一个真正神奇的“预言家”——奇石,就是它的预言载体。而对于真正的寻石者,每发现一块奇石,那种惊喜、那份心跳、那种自得与骄傲,都仿佛穿越于历史人文与天地造化的感应通道,灵魂舒展、神采奕然。
陈老师就是神采奕然的一个。他的微笑和目光常常流连于他的那些宝贝奇石里。灵动的“千年神龟”,寂寂的“层林山野”,从意境到象形、从素描到浮雕,朗朗乾坤事物尽在石中。陈老师面对他的宝贝如数家珍其神炯然。陈老师是作家。这个身份特意点明是因为,他能独具以作家观察生活的思维和深厚文化知识来审视每一块奇石。涉及“石文化”,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也许他的那些宝贝奇石并非所有华安玉奇石中之极品,但他对于奇石所蕴义的阐释均别有一番意味,浩瞑之中使人豁然开朗。从一种程度上讲,奇石收藏家要比其它行业的收藏家难当,对奇石真正精品的判断与鉴赏可不止像单纯的古董古画等古玩收藏所涉领域那么专业与专一。奇石收藏家的要求更高,皆凡古今中外、人文社会、历史文化、天文地理、民族宗教、神话传说、自然生物、各类书画艺术乃至现代卡通动漫都要广泛涉猎,换句话说,奇石收藏家是杂家里的行家。若再加上拥有投资家的理念,当社会繁荣昌盛到一定阶段,其必然成为奇石商海中的佼者、巨头。当然,这也是另话。
陈老师的神采奕然并不仅限于对奇石的自我鉴赏,当然也不止于奇石交易、交流过程中所获的效益。说性情点,其实是心灵深处的醉意山水。九龙璧(华安玉)的地质形成缘由、玉质肌理奇观,许多玉石专家已经撰写了大量的研究探索论文和鉴赏品评美文。陈老师就写过不少。但在我的记忆里,他那一篇记述夫妇俩寻觅奇石过程的散文让人倍感亲切和情趣。他们在风雨阳光中寻觅河滩、涉略山涧,得石的惊喜,徒劳的淡定,饥饿的忍耐,奇遇的期待,如此百感,交集于心,令人大为感慨。
九龙璧奇石的“奇”其实在于发现。黄仲琴一世纪前曾在《华封观石后记》一文里掷地有声:“璞不长埋,其留有待。”整整一个世纪过去,倘若黄老先生能再游华封(今华安),估计也会欣慰地感慨吧,其时虽“有石求售”,如今已经随处可见大批大批的石农们从大自然中千挑万选地捞拾形状各异的奇石,汇聚成堆、成山、成城,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奇石爱好者也从四面八方闻名而来,一个个“奇石村”应运而生,交易商城触目皆石,千奇百怪,而石农们也一个胜似一个地成为本土赏石专家,他们终于发现了早就存在于身边的宝藏。400多年前的徐霞客先生可能也不会想到,当年千辛万苦地翻山越岭多次入闽二至华封,所惊叹于“危石叠嵌”、“石累空间”之地,后来竟成为国石候选石九龙璧的诞生地。“其石大如百间屋”,受此奇观吸引,徐霞客不忍“交臂失之”,不顾“荆棘藤刺丛”,“从涧水中攀石践流,遂抵溪石上”。后“始得路”,再“逾岭下舟”。如此奇石异景,令这位伟大的地理学家、探险家感受深刻而捉笔千言,细细记之于闽游日记。徐霞客,成为史上曾述及华安的最有名的著文者。
说来也奇,那块从菜地里偶然发现的九龙璧,图案明晰,山影如黛,色彩纹理层叠,雾缭绕山缥远,一行者背负行囊休憩于远山前。此情此景岂不是徐霞客旅途缩影?不管是巧合还是附会,命名为《徐霞客入闽图》,也算作为华安人敬仰这位伟大的地理学家而致以真心“石”意的表达了。谈不上精品,但正是这块奇石,激起我真正关注和迷恋上九龙璧并且震撼于自然神奇之力。此后一段时间,我在九龙江北溪滩上觅拾到了《卡通:画龙点睛》《壶:寒夜客来茶当酒》《浮世绘之舞者》《浣溪女之春》《峻美河山》《天伦之乐》《鹤立祥和》《楷书“八”字》等,算是拥有属于自己的奇石供暇时品赏。时光易老,一晃十年如水,而九龙璧却愈发魅力,国石候选石、中国观赏石之乡等“国”字号名誉冠冕而来,甚至有奇石鉴评专家断言:九龙璧定能登上奇石王座。
品茶间,陈老师谈着近年来九龙璧奇石发展历程和走向,语轻,意重。在他的话语里,分明流淌的是对于家乡奇石难于沉淀的暖暖的情谊和厚爱。或者说,陈老师其实不是在捡石藏石,而是在读石。读石,就是读史,就是读自然人生。当觅石、赏石达至如此境界,审美,已超越了奇石本身。我想,凝固与灵活,正是九龙璧奇石“物有形而神无边”的魅力所在。
莫名的,对奇石的神往再次潜流暗涌如潮。于是利用双休日立即行动起来,与陈老师夫妇和几个好友家庭组成“寻宝队”开始了河滩一日游。之所以称之为“游”,实是全把那天的捡石当成一次体验。事实也是如此,虽然归程时我们都两手空空,事先准备的装石袋子全没派上用场,但所有一行人依然兴奋不已。特别是孩子们更是兴奋。在河滩上,虽然他们不知道大人们要找什么样的石头,却特别带劲地冲这冲那,每捡到一块都要大喊大叫,如获至宝。在九龙江,虽然河石滩上的石头几乎都属于九龙璧石,但偌大的一整片石滩竟找不到几块如意的奇石,尽管有点缺憾,却心意已足。是啊,既然是“宝”,哪能那么轻易得到呢?但我们感受到了河滩上天空的蔚蓝和宽广,两岸青山的温柔和妩媚,一江流水的平静与激情。这,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无价之宝啊。
捡奇石的乐趣在于过程,但如获得一二精品,那种状态简直就是幸福地沉醉。觅石需要机遇与缘分,在业界里叫石缘。奇石《飞天女神》的出现,就是一个喜从天降的过程。那天在北溪支流一处青碧如画的山涧里,“飞天女神”在溪石滩上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到来,就在那一瞬间,我与大自然完成了一个亿万年前就注定要发生的约会。无论从石质、图案构成、色彩纹理还是画面主题、人物形象它都几乎无可挑剔。
九龙江里九龙璧,一石已纳天下奇。也许我们与九龙璧的相知相识太晚了一点,但在历史长河中,九龙璧依然以其特有的品质与风格沉默着不言的内涵,一个预言,一种寓言,让你想象和追索,让你审视和求证。华安是有福之地了,我们,品着香茶,赏着奇石,算不算是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