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琳 蒲敏
【摘要】通过观察神经外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364例病例,从穿刺方法、留置时间、封管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等方面探讨留置针的最佳护理方法,使患者获得最大舒适度。
【关键词】留置针;护理;神经外科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56-02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危重患者较多的神经外科,是较常使用。如何正确有效利用才能使留置针成为我们护理人员的好帮手,根据我科室临床护理实践浅谈一下留置针使用的护理心得:
1临床观察资料
2011年1-12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364例,男248例,女96例,年龄20-67岁,穿刺上肢静脉326例,下肢静脉38例。留置时间为2-7天,平均3.4天。置管后15例发生针管脱出,21例发生静脉炎。
2操作注意事项
2.1 穿刺用物:
静脉留置针、透明敷料、医用胶布、无菌纱布一张、其余用物同传统静脉输液法。
2.2 穿刺方法:
选择粗直有弹性无静脉瓣等,远离关节处(如手腕、脚腕), 从远心端到近心端,以利于长期输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穿刺见回血后,放平针尖,沿着血管走向再向前进针约2mm,保证软管尖端在血管内,退针芯至软管内,根据血管情况,沿着血管将带针芯的软管全部或部分送入血管后,打开调节器,抽出全部针芯。穿刺成功后,将透明的无菌透明敷料固定在穿刺部位,以方便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肝素帽用无菌敷料包裹后用胶布固定在穿刺点旁。
2.3 封管方法:
12500U肝素钠注射液1支(2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配制成50U∕ml肝素钠溶液,每次用液0.6ml,采用边推边退针脉冲正压封管。耿燕,周志群在Ⅰ期药物临床试验血样采集中不同浓度、液量肝素钠封管液的应用效果观察中认为肝素钠封管液浓度50U∕ml推入0.6ml液量既方便操作又可以达到最佳封管效果[1]。
2.4 留置时间:
我科病人常规保留留置针3天,最长不超过7天。姜丽等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相关性研究中发现,留置时间3天内静脉炎发生率最低,建议常规留置时间定为3天较为合适,既可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优点[2]。
3 留置期间护理
3.1 静脉炎预防及处理:
神经外科病人常用的药物如甘露醇、甘油果糖、脂肪乳等等对血管的刺激性相当大,很容易造成静脉炎形成。因此每次输液前后均检查局部静脉有无红肿热痛及硬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异常,及时拔除导管。
对已形成静脉炎的患者采用硫酸镁湿热敷,马铃薯片外敷等。李小潘等在中医药防治静脉舒张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进展中认为马铃薯切片外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有很好的疗效。方法是将马铃薯洗净切成薄片紧贴在静脉炎的皮肤上,薄片干了以后更换新鲜的,连用3-5天。总有效率为94.96%
[3]。此外,芦荟、金黄散、鲜鱼腥草、蛇油冻创膏等对静脉炎治疗也有良好效果。
3.2 防止留置针脱出:
颅脑外伤患者容易出现躁动、四肢强直、抽搐等症状而导致留置针滑出血管外造成皮下渗液或针管滑出等现象,因此在输液前应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局部皮肤有无红肿,输液过程中随时观察药液有无外渗等,对症状严重患者视情况予以约束带适当约束,以防止患者在躁动过程中造成留置针脱出。
3.3 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颅脑损伤患者都伴有肢体活动受限,长期卧床,下肢静脉回流减慢,极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因此应避免选择下肢及患侧肢体进行穿刺输液,特殊情况在下肢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并予以热敷,局部按摩等方法以促进血运。
4 体会
静脉留置针因其材质柔软,具有药液不易外渗,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便于及时准确用药等特性,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使用日益广泛,利于危重病人急救用药。神经外科患者多伴意识障碍,躁动者较多,病情重,用药时间长,且需定时输注脱水剂及抗菌素。留置针的使用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又减轻了护理工作量,节省了时间,便于管理和应急抢救,只要积极预防和处理留置针并发症,妥善管理留置针,就能将患者的痛苦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耿燕,周志群.Ⅰ期药物临床试验血样采集中不同浓度、液量肝素钠封管液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10):2580-2581.
[2]姜丽,张炜,热依拉.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11b):2416.
[3]李小潘,黄连欣.中医药防治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17: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