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陶宇 杨建申
【中图分类号】R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38-01
面部黑色素痣是临床常见的一皮肤病变,不同的年龄面积、部位、病变大小其治疗方式是不一样的,本文旨在使用局部易位皮瓣修复面部病损,统计2007年10月-2010年10月黑毛痣治疗1149例[1],其中使用局部易位皮瓣转移93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93例,男33例,女60例,年龄5个月-35岁,额部23例,内眦部15例,鼻背部13例,面颊部38例,上唇部15例,面积最大3cm×2cm,最小1.5cm×1cm。
1.2 手术方法:
术前设计切口线,超出病变边缘0.5cm,测其缺损横径,在紧邻缺损的一侧设计皮瓣,使预设皮瓣的横径等于缺损的横径,皮瓣的高度平行于缺损的高度,皮瓣与缺损间的夹角约30-60度,形成一修复缺损的主要皮瓣(可是三角形或舌形状),在皮瓣和缺损之间形成一蒂在对侧的三角形皮瓣,这是一辅助皮瓣,用于修复供瓣区,这样就形成了蒂呈相向的两个不等价皮瓣。切除病变后,沿皮瓣设计线切开皮肤,并在皮瓣的远端用丝线牵引,以减轻皮瓣尖部的损伤,分别游离起两个蒂呈相向的皮瓣,主皮瓣修复缺损区,三角形辅助皮瓣则修复供瓣区,不形成“猫耳”,且达到缺损区和供瓣区一次完成修复。
1.3典型病例:
某女,18岁,右面颊部黑色素痣,面积3cmX2cm,设计易位皮瓣,主皮瓣为舌状皮瓣,常规消毒面部,铺巾,局部麻醉,切除病变,并用电凝止血,沿皮瓣设计线给予切开,并用刀尖锐性分离皮瓣,其形成的皮瓣厚度和病变创面厚度相当,后将皮瓣转移至缺损区,蒂在对侧的三角形皮瓣修复供瓣区,手术I期完成,无“猫耳形成,术后用网状的弹力套固定,起到压迫、止血,而且使切口平整,术后6天间断拆线,8天左右全部拆完(图1、2)。
2结果
93例皮瓣均一次成形,其中1例术后2天小儿摔倒,致使切口裂开,再次缝合,所有皮瓣愈合好,拆线后7天外用抑制瘢痕增生敷料-美皮护(软聚硅酮粘胶),其抑制瘢痕的生长,还具有防紫外线的作用,拆线后20-30天使用像束激光给予照射1-2次,后期切口平整,切口痕迹小,色泽近似皮肤,病人及家人是满意的。
3 讨论
黑色素痣涉及皮肤全层,面积大小不一,个别有毛发生长,依靠激光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手术应是首选的方法,但其方法很多,有直接切除缝合法,分次切除法,皮瓣法,皮肤扩张法等,对于不同的创面、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大小其手术方法是不同的,其原则是创伤小,就近取材,不对局部造成牵拉变形,影响外观小。园形病变一次切除后,易形成“猫耳”,切口长,且园形病损横径宽,缝合时两侧的张力大,切口愈合后期间隙大;皮下蒂推进皮瓣受病变面积及部位的影响,由于皮下的牵拉,张力大,适于小面积及不明显部位的缺损,对于大的缺损则是不适合的,因其皮下移动的距离受限,易造成局部变形;植皮最大的问题是色泽不同,局部缝合痕迹明显,一般是局部皮瓣不能使用时采用;因此,对于面部缺损,易位皮瓣则是理想的选择。本文所谓的易位皮瓣即是所设皮瓣和缺损间有一夹角,在形成主皮瓣的同时,形成蒂在对侧的三角形皮瓣,主要用于修复供瓣区。有专著论述Limberg皮瓣和dufourmentel皮瓣,其也属易位皮瓣的范畴[2],此设计不足是理论设计皮瓣与缺损间的夹角过大,不易转移到位,且皮瓣旋转的角度越大,损失的长度越多[3],适用于四肢躯干,对于面部则显不足。本文在此基础上给予灵活使用:1、主皮瓣与缺损间的夹角在30-60度间,便于转移;2、主皮瓣设计为舌状,而蒂在对侧的三角形皮瓣小于主皮瓣,呈不对称性,减少切口的长度;3、面部因血运丰富,其三角形尖部不易坏死;4、毗邻缺损区,其色泽和质地、弹性是相似的;5、皮瓣依靠夹角的作用转向缺损区,平整,无“猫耳”形成;6、因切口线不是直线,充分利用局部松驰,皮肤张力小,愈后切口痕迹小,这对于面部来说则是非常重要的;7、缺损区和供瓣区一次封闭,达到 I期愈合。
在实际的工作中,缺损的形状多为园形,或椭园形,因此,主皮瓣设计为舌状,符合缺损的形状,使切口线更平整。
参考文献
[1]杨建申,王银钰.1149例黑色素痣手术治疗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6):1-2.
[2]邢新.皮瓣移植实例彩色图谱[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1.
[3]邓军,黄慧,叶庆佾.邻近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7,13(5):27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