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之行》片断翻译浅谈英译汉的几点体会

2013-04-29 17:07卢蕾
家教世界·下半月 2013年7期
关键词:英译汉文化背景

卢蕾

摘 要: 英汉翻译实践中有诸多原则,在《印度之行》的翻译过程中,有几个原则特别需要加以注意,一是对文化背景的理解,二是对奈达上下文一致优先原则的把握,最后是注意语篇衔接在翻译中的体现。本文从这三个方面,以自身译文中的一些例证,分别论述了这三个原则在翻译中的实际运用。同时在最后提出几处或许还有争议的翻译,以期被讨论,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实践能力。

关键词: 英译汉;文化背景;上下文一致优先;语篇衔接

1、原文的文化背景对翻译的影响

美国人类学家泰勒是最先提出文化的定义。1871年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后来,人们又对文化的概念进一步界定为,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文化范畴包含的内容从其字面意义就不能理解,这里要讨论的主要是精神文化,它是通过人们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方式和产品表现出来的,既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也包括哲学、科学、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和产品。在英译汉的实践中,特别是在翻译一些有特定历史背景及地域特色的小说类作品时,精神文化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先以作业中老师给出的这段小篇章为例。它节选自福斯特的不配名著《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翻译这样一段文字,非常有必要对当时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历史背景做一定了解,否则在翻译其中一些句子时,往往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比如这一句:

There are no bathing—steps on the river front, as the Ganges happens not to be holy here;

直译可以译为:河岸空地上没有沐浴者留下的脚印,因为恒河碰巧在这里并不神圣。

如果单纯这么翻译,不容易让读者理解这句话在原著里深藏其后的一些信息。但如果有一定的对印度传统习俗和宗教文化的了解,就会知道,传统的印度教视恒河为圣河,印度教徒都把在恒河中沐浴视为对自己灵魂罪恶的涤荡,而印度的主要宗教,除了印度教,还有中世纪传入的伊斯兰教,反对任何偶像和实物崇拜的穆斯林,是断然不会将恒河看得有多神圣,所以岸边没有传统的供印度教徒沐浴用的平台,更不会有脚印留下。如果明白了这一文化背景,这一句就可以改译为:“河边的空地上没有圣浴者的足印,因为恒河在这里碰巧不被尊为神圣之河。”而且这样的翻译,还会向读者传达另一隐含在原文中的信息,即昌德拉卜城是伊斯兰聚居区,穆斯林占多数,也为下文中穆斯林医生阿齐兹的出现做出一定铺垫,让读者会产生一种遥相呼应之感。使译文更贴切自然。

2、奈达的“上下文一致优于词语一致”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奈达的“上下文一致优于词语一致”原则认为:单词不会只有一层意思,而应有多层意思,即词的含义涉及不同的“语义域”而不是“语义点”。在不同的语言中,对应词的语义域不完全相同,因此翻译选词时,要更多地照顾上下文的一.致,而不应拘泥于词语上的一致,即不应总要求字字对等。这一原则符合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意义表达体系这一规律,对于以意义传达为中心任务的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译者所要传达的意义是离不开一定的语境的,牵强的字字对应可能导致的是意义的扭曲或丢失。这一原则对英汉互译实践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英汉对比研究表明,英汉词语的对应情况有三种,即对等,部分对等,不对等。这就使得字字对应成为不可能。这一原则在作业翻译中的反映也有不少。例如这一句:

It is a tropical pleasaunce washed by a noble river.

如果这句中的washed一词直译为冲洗,“她是一片被崇高河水冲洗着的热带乐园”,那是会让中文读者觉得很奇怪的句子,而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我们知道昌德拉卜城是位于恒河河畔的城市,也一定得益于河水的灌溉滋润,于是按照汉语的拟人修辞手法译为“沐浴”——“是一座沐浴着崇高恒河之水的热带乐园。”,这样的译文,可以一定程度上让读者感觉更符合母语特征,而且也未失原文要表达的意思。

再如另一句:

…it shares nothing with the city except the overarching sky.

"shares nothing with the city"

可以直译为“与城市不分享任何东西”。或者,还可以再译得更贴近中文表达一些:“与城市无任何相同”,但如果我们结合上下文,会看出这一句福斯特要表达的意思,是城郊英国殖民者的居住环境惬意美好与城里昌德拉卜本地的印度人环境的肮脏破败的鲜明对比,为了更突出这种对比,我用了这样的译法:“除了头顶的苍穹,看不到一丁点与城里的相似。”用“看不到一丁点”这种在汉语中表示全面否定的表达与原文中的nothing对应,既没有保留地传达了原著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又让中文读者轻易产生与作者的共鸣,尽量做到让读者通过母语达到与作者的英文思维一致。

同样的例子还有:

3、对英译汉中语篇衔接的一点感想

衔接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通常是通过语法和词汇手段将语句聚合在一起,形成语篇的有形网络,英语常用连接词(如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指称语(如人称代词及相应的物主代词),特有的冠词实现衔接,而汉语常用省略(如主语和连接词)和重复的手法。英译汉时,英语的代词、关系代词等语法衔接手段常还原为名词,以词汇衔接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候往往需要用到“增词”的翻译技巧。如作业中的这个句子:

… but at all times, even when scorched or leafless, they glorify the city to the English people who inhabit the rise, so that new-comers cannot believe it to be as meagre as it is described, and have to be driven down to acquire disillusionment.

先看这个so that,我们都知道,对应词典里的意思,这个结构表示目的,起连词的作用,直译汉语是“以便,以至于”。但在这个句子,如果将这个连词结构按照汉语意思直接放在译文中,会让中文读者觉得不妥甚至有些古怪。“……但不论何时,即使它们枯萎了枝干或凋零了叶子,对居于这高地的英国人而言,它们仍美化装点了这城市,以至于让初来乍到的人们很难想像……”这种表达在中文写作中几乎是可以被视为病句,所以在翻译时我结合上下文,将其还原为汉词名词词组“这样的景象”,因为让初来的人们惊讶的,正是前面描述的那些景象,这样还原以后,就实现了以词汇衔接手段的表达,这样就可以译为“……但不论何时,即使它们枯萎了枝干或凋零了叶子,对居于这高地的英国人而言,它们仍美化装点了这城市,这样的景象让初来乍到的人们很难想像昌德拉卜真如描述中的那么破败贫穷,必须要进到城里一探究竟才会相信。”只是几个字的更改,就让整个句子读起来比较符合中文读者的语言习惯,而且也没有以牺牲任何原文意思为代价。

但这种还原也不是绝对的,同样要视上下文语境与句式表达而定。如这一句:

So abased, so monotonous is everything that meets the eye, that when the Ganges comes down it might be expected to wash the excrescence back into the soil.

这其中的so…that…结构,就完全可以按照英文表达译为“如此……以至于……”,因为这里表示的因果关系非常明显,英语思维与汉语表达在这个例子中达成一致,所以就可以直接将之翻译为“目之所及的一切都如此衰败单调,以至恒河泛滥时,人们好像都会期待河水把这里土地表层的一切洗刷干净”。

4、译文中几处或许需要商榷的地方

(1)The streets are mean, the temples ineffective, and though a few fine houses…

此处的ineffective,朗文与牛津字典上都是无效无用的意思,但以这样的意思放在此处,似乎怎么也理解不通顺,再查陆谷孙的字典,发现还有“缺乏艺术美感”之义,于是就取了这个意思,译成了“寺院也难说美观”,也有同学翻译成“荒凉”,我觉得似有不妥,结合上下文,前面说街道败落,接着说寺院,后面接着说了几幢像样的房子,以此推断,中间对寺院的描述也应当是对其外观的形容,这样似乎才能达成前后整体的一致和连贯,所以我保留了“不美观”的译文。但还是不很确定这样翻是不是正确。

(2) Houses do fall, people are drowned and left rotting, but the general outline of the town persists, swelling here, shrinking there, like some low but indestructible form of life.

这一句我适当在句首和句末的翻译中,采取了一定的工整对仗的中文表达,以期达到更贴切中文句式描写的目的。译成“但结果却是房屋被冲倒变成一片废墟,居民被溺毙任由慢慢腐烂,但是,这座城市的大致样貌却一直未曾改变。就像某种低级但却坚不可摧的生命形式,在此处被打压消弥,在另一处又再度兴旺。”类似的译法还有这一句:even when scorched or leafless,译成了“即使它们枯萎了枝干或凋零了叶子”。只是这样做,就需要增加一定数量的字,原文只是一两个单词的表达,在翻译时要以四五字以上译出,不知道这样翻译是不是妥当。

5、结语

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对文本文化背景的一定了解对做好翻译非常重要,同时,上下文一致优先原则及语篇衔接也是必须要给予高度注意的方面。虽然这三者远不能代表一切翻译原则和技巧,但却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原则。尤其是对原文文化背景的了解,在翻译类似《印度之行》这样的历史背景复杂的小说时更应当重视。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2、Nida. Eugene A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he western world Ed.Liao Qiyi. Chongging:Sichuan Intenrational StudiesU niversity,1997.

3、马德高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翻译指南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7

猜你喜欢
英译汉文化背景
不以文害辞 不以辞害志——第十四届“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英译汉点评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数学文献英译汉中的“翻译腔”问题及对策
徽州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担当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Why education is important
网络文化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