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统购统销的原因

2013-04-29 15:43梁宏志
西江月·中旬 2013年7期

梁宏志

【摘要】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从1953年开始实施,在我国持续的时间长达40年之久,对我国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当初采取这一措施,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文章主要对这种制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粮食危机、城镇人口增加、农民的惜售对统购统销的直接原因。国家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是国家选择统购统销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粮食危机;一五计划;统购统销

一、粮食危机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但由于长期的战争,农村生产的遭到了严重破坏,1949年全国的粮食产量仅有2264斤,人均不到420斤。同时由于战争,需要国家供应粮食的军政人员越来越多。因此,如何掌握足够的粮食,以保证城镇居民以及经济作物区和灾区农民基本的粮食供应,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一个重要的课题。

由于追求大规模、高速度,基本建设和工业上的项目多且大,工人人数增加快,城市和工业区人日迅速增多。1949年全国城镇人日为576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0.6%;1953年,全国城镇人口增加到7163万人,比1949年增加了139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5%。新增加的城镇人口中,除了自然增值外,均来自于农村。这些人原来粮食消费自给,而进城后需要商品粮供应。由于工业的发展,要求农业提供更多原料,种植经济作物地区扩大,部分生产粮食的农民变为种植经济作物的专业户,他们由市场粮食的供给者转变为需求者。国家对农业投资偏少,使一些农民生活必需的农产品供应日趋紧张。全国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加上其他缺粮农民,总数接近1亿人,他们也需要相应的商品粮供应。[1]

1953年是全国出现的较大面积的灾荒更加加剧了商品粮这一紧张的局面。河南、皖北、苏北大部分地区及晋西南、山东小部分地区发生严重霜灾。河南受灾面积约3000万亩、皖北受灾田地约3000万亩、苏北受灾面积约2300万亩,三省约计受灾田亩8000万亩,估计减产约30亿至50亿斤。

粮食商品率下降的原因,除了农民自身增加消费外,还与农民存量防灾或部分农民囤积惜售、待价而沽有关。农民惜售粮食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一是丰收后迫切要求改善生活,因此粮食的消耗大大增加。二是储粮备荒的思想十分普遍。三是等价待售的思想十分严重。四是农民丰收以后,手中有钱不急卖。[2]

经济刚刚恢复,大规模建设又紧锣密鼓,国家财力捉襟见肘,既无力与投机商高价竞购粮食,也难以给城镇居民提供补贴。这样一来,即使在产粮区也收购不上粮食。粮食部门购少销多,逆差急剧扩大。一些城市的粮食已开始严重不足,如北京、天津的面粉就到了不得不配售的地步。在受灾地区、小城镇已发生混乱现象。

二、一五计划时期的上业优先发展战略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涵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只有实现工业化,才能使国民经济建立在现代化技术的基础上,并为改造私有制提供物质条件;才能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国防,国家才能独立和富强。实现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重工业。发展重工业需要的资金多,重工业的产品不能直接满足人民消费的需要,这要求全国人民节衣缩食,艰苦奋斗。[3]

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路线显然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资源禀赋状况的现实,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国家选择了通过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的方式来获取工业发展所需的。而农产品的统购方式即是获取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制资本度化形式(当然农产品的统购制度也包含了对农业和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治考虑),国家以此制度化的方式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投资所需的资本。

三、高层决策

如何改变这种日益严重的粮食紧张局面和新中国的经济建设问题就成为一个重大问题摆到了党和政府的决策面前。

还在I953年上半年粮食供悄矛盾进一步加剧的时候,毛泽东就要求负责国家财经工作的中财委拿出具体办法。当时薄一波组织粮食部和中财委粮食组草拟了《粮食收购办法》、《粮食计划供应办法》、《加强粮食市场供应办法》和《节约粮食办法》等文件。文件中的方案是:除依法征收公粮外,有选择的实行余量认购法、结合合同收购法、储粮支付货币法和预购。在各种文件中并没有提到征购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农村工作人员和农民可能难以接受。

但这次则一经会议之后,粮食紧张的状况不但没有缓解,购少销多的现象反而仍在发展。1953年7月底,陈云连续十几天召集中财委有关人员开会,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陈云过去所提的征购办法,也被堤出来讨论。经过讨论,大家议出了八种方案:第一,只配不征。就是只在城市配售,农村不征购。第二,只征不配。就是只在农村里征购,在城市里不配给。第三,原封不动。就是继续采取自由买卖的办法。第四,“临渴掘井”。就是先自由购买,到实在没有办法了再来搞征购。第五,动员认购。就是层层下达控制数字,然后由村支部动员农民认购,达不到控制数字不散会。第六,合同预购。就是每年在春耕前由国家同农民签订预购合同,秋收时按合同交售。第七,各行其是。就是不搞统一的办法,由各地根据情况制定办法。第八,又征又配。就是在农村里实行征购,在城市甩实行配给。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权衡,陈云认为,没有别的选择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行粮食征购和配给。

1953年10月1日,国庆之夜,在天安门城楼会见厅里,陈云将实行粮食征购和配给办法的想法向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作了汇报。征购被定名为“计划收购”,配售也相应地被称为“计划供应”。两者简称“统购统销”。1953年10月10日,陈云谈及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的原因时说:“基本理由是,我们的需要一天一天的增加,但是粮食来源不足,需要与来源之间有矛盾。鉴于粮食供应紧张的状况,必须来采取征购的办法。”[4]

四、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

市场上粮食、油料、棉花供求关系紧张,表现出农业落后状况对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制约作用,反映了原有的市场经济与政府开始着手建设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中全国财力、物力迅速实现工业化目标的矛盾。[5]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决策者面临的一个难题。1953年10月,中共中央根据陈云的建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11月,政务院又据此决议下达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至此,面对粮食危机,中共领导人以中央决议和政府命令的形式自上而下地作出了政策反应—统购统销。

结论

民以食为天。中国这句古老的篇言道出了粮食的重要性。的确,粮食决不是一种普通的商品,而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尤其是对于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的中国来说,粮食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953年出台的统购统销政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着其多方面的原因,有粮食危机的必然选择,有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决策。这样从1953年开始实施,在我国持续时间长达40年之久影响之深的统购统销政策便开始实行。

【参考文献】

[1][2]罗平汉.统购统销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一计划.18~19.

[4]陈云.陈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8.

[5]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