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徐志摩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传奇似的人物。其新诗清新美妙,通俗易懂,被誉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曾执着痴迷地追求现实与梦幻中的爱,美和自由。本文撷取其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以下简称《康》)中的精华,并加以分析,力图更加深刻全面地展现徐其人其文。
【关键词】徐志摩;康桥;文体
一、词汇分析
1、动词——字字珠玑
汉语的一大特色是丰富形象的动词,这些词细致入微,凡拿捏准确便可神形兼备。在描写撑船女郎动作时,徐志摩道:“你看她们出桥洞时的恣态,捻起一根竟像没有分量的长竿,只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身子微微的一蹲,这船身便波的转出了桥影,翠条鱼似的向前滑了去。”寥寥五个动词,年轻女郎撑船那盈敏捷的姿态便跃然纸上。“捻”和“点”体现出动作轻巧,力道恰到好处;微微一“蹲”展现了撑船时身体的协调,表现出技术的娴熟;而“转”和“滑”二字更形象地描船儿悠悠荡荡地调头,快速平稳地向前行驶的状态。
又如“晚钟撼动的黄昏”,“撼动”二字可谓是神来之笔。大凡人听到钟声,都会想到诸如“回荡”“响彻”之类的词,这并未脱离主语的实质,“撼动”二字将本身虚无缥缈的钟声实体化,赋予了一种深沉的力量。夕阳西下,晚钟低沉萦绕,撼动的不仅是黄昏,更是人心。
2、形容词——浓淡相宜
《康》语言活泼生动,流利浓纤,其中最富特色的就对色彩的描写。“那是临着一大片望不到头的草原,满开着艳红的罂粟,在青草里亭亭像是万盏的金灯,阳光从褐色云斜着过来,幻成一种异样紫色,透明似的不可逼视……”各种艳丽色彩交织而来,明艳动人。这种“色彩意识流”的手法丰富了读者的视觉感受,华美斑驳,艳丽但不杂乱,赏心而且悦目。除此之外,还有黄牛,白马,青烟,黑影,有灰苍的天幕,星星的黄花,艳色的蔷薇,苍白的石壁,斑驳的苍苔,以及散落在草上树上的一层轻纱似的金粉等等。这些色彩几乎填满了作品所描绘的空间,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
3、叠词——玉盘珠落
徐多次使用到叠词:“水溶溶,漠楞楞,雾茫茫,默沉沉,灰苍苍,坦荡荡,草绵绵,栩栩,冉冉,亭亭……”深化了事物的状貌,使形象生动真切。更重要的是,叠词一般都是轻声诵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正如他说:“字句是本身的外形,音节是血脉”。语音延长中,语意与情感绵绵不绝,令人回味。
二、句法分析
台湾女作家苏雪林曾经这样形容过徐的散文:“好像青春大泽,万卉初葩,好像海市蜃楼,瞬息死灭”,又 “好似一股清泉”,“一得地势,便滔滔汩汩,一泻千里”,“夜莺引吭”,“一声高似一声”,生出“无限变化的音调”。这也许不无夸张的成份,,但徐善用反复、排比、欧化的长句和倒装句,把一个句子的时间拉长节奏放慢,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康》中,有不少地方采取长短句结合的方式,结构看似松散,文意却连贯不绝:
“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睨吗?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啊,那是新来的画眉在那边凋不尽的青枝上试它的新声!啊,这是第一朵小雪球花挣出了半冻的地面!啊,这不是新来的潮润沾上了寂寞的柳条?”
首句连用四个偏正短语,结构上首尾对称,内容简洁明快,音律朗朗上口。中间一个长句,以破折号点出“闲步”的目的,也是短短长长四个短句组合,表达效果循序渐进,情感愈发浓郁。末尾三排比,皆是以单音节感叹词开头,跟上稍长的表语铺陈的句子,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
三、修辞分析
1、通感——神来之笔
在康桥的美的面前,语言变得苍白无力。于是,只能借助另一种方式来展现这种极致的美:“康桥…那脱尽尘埃气的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画图而化生了音乐的神味…论画,可比的许只有柯罗的田野;论音乐,可比的许只有肖班的夜曲……”徐抓住特定情境中刹那间闪现的意趣,经过细心的咀嚼品味,借助于比喻想象而转化为形象,然后将它们用凝练的文字熨贴细致地表现出来。这种以感觉写感觉的手法,构思精巧,造境新颖,突破了语言的局限,把美景与名画和名曲联系到一起,情趣横生。
2、排比——信手拈来
康桥的生活教会了他“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沿河漫步,学会“关心石上的苔痕、关心败草里的花鲜、关心这水流的缓急、关心水草的孳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新来的鸟语”。这些短句犹如一颗颗发光的珠,串连在一根名为康桥的丝线上,全面地展现出康桥多样美景,语气上一气呵成循序渐进,生动形象地道出了这种近似人间仙境的美,透现出一种空灵的境界,也尽情宣泄出他对康桥的喜爱与留恋。“你如爱花,这里多的是锦绣似的草原。你如爱鸟,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禽。你如爱儿童,这乡间到处是可亲的稚子。你如爱人情,这里多的是不嫌远客的乡人……”这几个对话似的排比句更是展现出作者对于康桥的了如指掌,在谈到康桥生活时如数家珍,眉飞色舞,津津乐道。
3、比拟——栩栩如生
教堂旁苍白的石壁上,“艳色的蔷薇在和风中摇头”;河面上槐花香弥漫,“鱼群的唼喋声在你耳边挑逗”,忘不了,是这“初春的睥睨”,舍不了,是这春光烂漫的人世间。作者把蔷薇花,鱼儿和春天人形化,赋予了人类特有的动作和神貌,使得文章笔调轻松,风格活泼,字里行间弥漫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让人身临其境,未到康河岸,已感康河美。
4、回文——妙趣横生
我们跟着作者的笔触沿着小径穿过树林来到一片平原,“村舍与树林是这地盘上的棋子,有村舍处有佳荫,有佳荫处有村舍。”末两句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可把首位颠倒句子仍然不变的回文,但就结构而言,大致上也可划分为此类。此句妙在既有一种回环反复的情趣和形式上的美感,又体现出村舍和树林星罗棋布相互依存的状貌。
四、篇章分析
1、笔调——春风和煦
梁实秋说:“志摩的散文,无论写的是什么题目,永远地保持一个亲热的态度。”在《康》中,徐用自叙的笔调记叙了自己在康桥的经历,用第一人称“倾诉”的方式透过自己的眼睛剖析自然,情与景交融层递,显现出亲切感。“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不论别的,单说求学。我到英国是为要从卢梭。卢梭来中国时,我已经在美国……我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引诱,买船漂过大西洋,想跟这位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认真念一点书去……”这种笔调营造出了一种自然亲切的气氛,仿佛在一个日光温暖的午后,他与朋友小聚,彼此拉着家常,读者便自然而然地融在这种氛围中,仿佛就是他的朋友,正在专心地倾听他的谈话。
而文章主体在描写康河的美景时,徐便如导游般为读者展现他所熟悉的美景。“假如你站在王家学院桥边的那棵大椈树荫下眺望”,“假如你站在王家学院桥边的那棵大椈树荫下眺望”,“但你还得选你赏鉴的时辰”。第三部分每一段开头这样对话似的笔调让读者感到真诚随和,情与景的交融让文章呈现出亲切柔和的意境。
温源宁曾如此评价徐的散文风格:“他的散文比他的诗更能显出作者的性格。读他的散文我们宛然如见他整个性格的光辉,他的声音容貌,似一一呈现眼前——他的活泼,灵动,唠叨,兴奋,及其谈锋之自在如意——这些都在他的散文里见到了。他的诗却反似与他的性格相隔一层,他的诗是他的作品产物,他的散文却似他自身。”
2、形式——自由奔放
徐志摩之散文,感情奔放,不可阻遏,其行文如秋空一缕行云,舒卷自如,其文字如黄昏夕阳,华彩纷呈,瞬息变幻。抓住刹那间的灵感,展开浮想,让感情之流,自由流淌。像无羁的野马,任意驰奔。结构似乎没有,线索也似无痕迹,只有那股自由潇洒的意态。《康》既不是按方位以此介绍的若干值得欣赏的景点,也不是以时间推移的顺序将一天或者一年的景色变化依次展现给读者,而是将自己对康桥的种种感受、思恋、回忆等融合入景物,以流动的意念向读者娓娓道来。
说到康桥,自然要想起最秀丽的“康河”,于是志摩带领着读者一路游览康河上游的“拜伦潭”、“果树园”,直至下游的“竞舟场所”。他特别提到了上下游分界处,由水声、晚钟声、倦牛刍草声等融合而成的一种优美、宁静、和谐的美。然后,又想起康河中游的种种景观:建筑、文化、艺术……种种使人神往的事物,接连不断地涌向笔底。接下来,由康河两岸的秀丽,又想到河上划船的趣味;又触景生情,抒发了“人不能遗忘自然”的道理;接着又想到自己最喜爱的康桥之春……读起来,觉得好像是作者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事实上,全文是有一条暗藏的脉络所控制的,这条暗线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只不过徐的文字功夫十分娴熟,字里行间不露痕迹,让人觉得线索若有若无,这样在读者看来就好像是完全自由的了。
3、语言——诗情画意
徐的大部分散文,词案华丽,浓笔涂抹。如果将这些辞藻繁复的作品比作艳色的牡丹,那么《康》一文则是茉莉,轻灵飘逸、诗意葱茏。缓步走进他所描绘的天地,笔墨放出来的芳香就向你袭来,沁人心脾。你会陶醉,会被诗情画意的氛围所笼罩:忘不了,是“斑驳的苍苔,木栅的古色,与那桥拱下泄露的湖光与山色”,桥洞间“掩映着细纹的波粼与婆娑的树影”,黄牛和白马的“胫蹄没在恣蔓的草丛中字里行间”,星星点点的黄色小野花“在风中动荡,应和着它们尾鬃的扫拂”……他甚至还在文中直接加入数句诗句,其中一句“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桔绿”更是与苏轼的“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有异曲同工之处。
究其原因,一方面,徐受了英国湖畔诗人对大自然清远神秘的讴歌的影响;另一方面与他自幼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推崇意境,崇尚空灵。这种特质的渗透使他的散文中氤氲着空灵而飘逸的美感,可以说徐的作品“既大胆借鉴了西方的美学风格,又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飘逸空灵的美学特质,是西方现代思潮与中国古典文学精华的结合,而这些又与他那活泼好动的个性及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统一,形成了其诗歌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结语
《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构思精巧,字雕句琢,笔墨流光溢彩,感情柔媚真挚。作者善用比拟、排比等多重修辞手法,达到情景交融,余音不绝的审美境界,较好地体现了“新月诗派”诗人的创作风格。透过徐散文,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心灵净化后的审美愉悦,忘却人世的纷争,远离世俗的烦扰,仿如地底喷出的甘泉,清怜、甜润。
【参考文献】
[1]张智辉.论徐散文的美学追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3).
[2]徐志摩.诗刊放假[N].晨报,1926-6-10.
[3]苏林雪.花都漫拾[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
[4]梁秋实.谈徐志摩[A].林非.梁秋实散文集[C].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8.
[5]温源宁.不够知己[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3.
[6]李建民.飘逸灵动的美质:徐诗歌的独特风格[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24).
作者简介:李玉靓,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