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云
摘 要:阅读,能传达给学生海量的信息,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修养。在阅读内容上,教师要多加指导与领航。在阅读的时间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深度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摘抄,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感悟。在阅读的宽度上,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交流的平台。在阅读的方法上,教师要有“授之以渔”的自觉性。
关键词:阅读;语文素养;习惯;方法
阅读,就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途径,它是主动的过程,是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科罗廖夫说:“人离开书,就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他实则强调的不是书而是阅读,很显然,书是客观存在的,而要使它作用于人,则是需主观意念去阅读。
阅读之于学生,作用很大。
阅读,能传达给学生海量的信息。通过阅读报纸、杂志,甚至广告、说明书等,学生能提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了解最新的时事要闻、最前沿的科技动态,了解一些事物的特性等等。
阅读,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每一个人的生活都不同于他人,经历也有深有浅,特别是学生,年龄的限制,使他们阅历尚浅,但如果能够认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他们就可以间接地“经历”各种过程、“感受”各种情感,其生命的厚度必能丰实起来。
阅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修养。
阅读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过程。如福楼拜所言,阅读是为了活着,没有阅读的“活着”,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活着,只能算是行尸走肉般活着。阅读的作用可见一斑,凡爱阅读的学生都应该有所领略,还没爱上阅读的学生,我们该怎样将阅读融入他们的生命、丰盈他们的生命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阅读的内容上,教师要多加指导与领航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等待雕琢的璞玉,他们的发展潜力、可塑性是很大的,因此在阅读内容上,教师要选择那些能促进其发展的书籍加以推荐。
亚里斯提卡说,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可见阅读不是无书不读,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那些“浑”书不读也罢,要引领学生多读一些益智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能够“怡情、博彩、长才”的书籍。
二、在阅读的时间上,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阅读只有成为习惯,才能真正作用于我们的生命。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过程。
我们知道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是犹太民族。但实际上犹太民族也不是天生聪明的,这与他们的努力、与他们的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他们平均每人每年阅读65本书,而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只阅读5本书,这个数字的对比简直令人震惊,它迫切地提醒我们这些教育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然后鼓励学生养成阅读习惯,鼓励学生每天都要为自己开辟阅读时间,并强迫自己持之以恒,这样一段时间后,阅读就会如刷牙、洗脸、吃饭一样,成为一种由需要到自然的习惯了。
三、在阅读的深度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摘抄,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
阅读作用于人,往往是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才能进行。现代人有一种只为了消遣的麻醉性阅读法,这种阅读只能使人获得一种肤浅的情节,这样的阅读法即使读名著也如同读拙劣的文章一样,读过而无所得。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有积极的思维,摘抄就是帮助这种积极思维的好的方式,它促使学生寻找、分辨作品中的亮点,在欣赏品味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并作用于自己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生成独特的感悟并诉诸于文,这样不断地积极地思维,必然能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
四、在阅读的宽度上,教师要为学生构建交流的平台
学生在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思维是活跃的,甚至是兴奋的,而诉诸于文也是他们的一种释放方式,将心中所感一吐为快,这实际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良性交流。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学生间互相交流的平台,这也可成为他们的一种释放方式,如读书汇报会、好书推荐会等,都有利于促进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生生之间在阅读方法上互相启发,在阅读效果上互相促进,使他们实现从文本到现实的探索,从而再生成新的思考。
生命在于运动,阅读也是运动的一种,是一种更有诗意的运动。学生如能掌握好阅读这种技能,那么必能“胸藏万壑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之于学生,是一种势在必行的修行。当阅读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学生的生命就会美丽地绽放。那么就让我们这些教育者也积极起来,从我做起,以身作则,多阅读,好阅读,善阅读,再将阅读深植到学生心中。
让阅读丰盈学生的生命吧!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城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