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文
摘 要: 近几年来,让学生运用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培养越来越重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不难发现高中学生的自律能力管理还有待提高,管理效力价值还存在着进步的空间。本文基于高中学生的学习以及心理特点,简单阐述了自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提高高中生自律能力以及让班级管理效力更具价值的策略,旨在帮助更好地管理高中班级,让学生们的学习环境达到最优。
关键词: 自律能力;管理效力;价值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的主体开始逐渐由教师转移到学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够起到引导作用,学习上要想办法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高中是学生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学习的有效性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人生方向,因此绝不能够马虎。俗话说,革命靠自觉,高中生要想在学习中变得积极主动,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自律能力,这样一来,教师的管理效力才能够提升。
一、提高自律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现如今的学习中,自律能力是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表现。学生在拥有并且运用自律意识之后,能够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用这种意识来达到管理自身的目的。自律换句话说就是“自觉”,学生自觉学习更能够改掉以往觉得“学习是为了老师”的观念,在自觉学习中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将这种习惯不断优化。
(二)让班主任压力减少
高中阶段,班主任的工作较为繁琐,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到心理辅导,都必须要由班主任来管理。由于工作繁多,在处理班级事务的过程中常常会占用日常备课时间,让教学不能够顺利进行。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容易让班主任造成压力,久而久之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据调查,大约有16%的班主任认为班级事务处理强度过大,这部分教师或多或少在心理上需要进行一些疏导。心理问题是由于压力产生的,班主任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要想让班主任从压力中释放出来,就必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管理班级并不是一定要班主任来进行,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共同管理。只有让学生在一些小事上能够管好自己,像是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听讲情况等等,这类事情本应是学生应该做好的,要是学生能够自我保证做好这些事,班主任就可以从中抽身,将节约下来的时间用到教学中去,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备课或是进行班级建设活动,从而让班级的管理效力得以提升。
(三)和谐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氛围
被教师管理在心理学上属于一种服从性的活动,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实属正常,但长期被管理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放大化,产生更多的不愉快。教学的环境应该是轻松和谐的,学生若是长期在不愉快的环境下念书,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高,也不利于班级建设工作。长期的被管理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也就是矛盾的程度越来越大。
在班级建设过程中,若是能够良好的培养好学生的自律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让学生愿意主动去学习,使得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学习,心理上的变化是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和谐的氛围下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有不懂的问题直接问老师,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教师而言,与学生打成一片也可以化解被管理与管理者之间的对抗情绪,让班级管理效力提升。
二、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原则
(一)层次性原则
自律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学生所处的阶段来进行不同程度的自律培养。在幼儿园时期,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只要保证行为上的规范即可;小学时期需要培养学生的判断是非能力,并且要有对反面事物的抵制能力;高中时期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制能力,同时加强是非判断与协同合作能力。
因此对于高中生而言,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应该讲重点放在主动学习上,通过自我教育了解目前学习的重要性,判断好娱乐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与利弊,明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会知道在学习上自律的重要性,主动学习,班主任也能够更轻易地管理班级。
(二)主体性原则
高中生本身是自律能力构建的主体,无论是在学习上的自律还是生活上的自律,都需要通过学生本人来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不能够仅仅从外部施压来解决,应该要加强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学生作为主体,其本身拥有的能动力以及创造力就是主体得以确立的根本标志与内在依据。教师在没有说服学生从内心愿意自律的情况下,即使让学生塑造道德品德或是主动学习,也只是徒劳无功。
道德是一种准则,只有高中生真正自己去追求了,通过亲身体验发现其中的价值,才能够保证这种准则的有效性。自律应该被作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上的信念,让学生在逐渐独立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律变为一种精神财富。教师应该注意学生自律能力的自主培养,而不是采取强制性手段去要求学生。
(三)针对性原则
自律能力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讲,根据学生的特性来有针对性的进行自律能力培养。教师在这项事务中起到的应该是引导作用,通过学生自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将引导与自主有机结合。高中生往往会存在着各种不同因素阻碍他们的自律性,像是有的沉迷网络,有的不愿学习,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来进行不同的心里指导。
三、通过自律能力的培养来提升班级管理效力
(一)建立学生组织机构
学生要想更好的管理自己,就要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地位作用,让学生参与到对自身事务的管理当中。在许多高中,就已经有了学生会这样的组织,通过校园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的作用。并且一些担任了学生会干部的学生,本身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周边学生的自律能力,这样一来,学生之间自律能力影响的范围会越来越大,管理效力自然会提升。
(二)制定完善的班规
班规是一项班级内的规范,每个班级的班规可能都会有所差异。高中时期的学生尚处于需要被管理的时期,班规的制定虽说不能对学生的自律产生根本影响,但是也能够起到行为约束的作用。像是上课时间不能吃零食、传纸条或是睡觉的规定,学生在日常学习生若是能够保障完全遵守,就能够为教师省下很多时间,帮助管理提高有效性。
(三)培养学生党员,设立检查小组
学生党员的选拔一定要严格进行,需要选取那些能与同学打成一片,并且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具有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同时可以成立学生中的检查小组,定期将表现不好的现象在黑板报上罗列出来。这里要注意的是,检查小组的成员应进行轮换制度,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被监督与监督别人,在这个过程中来提高自身自律能力。另外,同学之间的相处肯定比与教师之间要容易得多,因此这种方式的自律能力管理在有效性方面更为显著。
结语:
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时期非常重要的任务,只有在课堂上主动学习,课后自觉复习预习,才能够保障学习效率。对于教师而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也能够节省一部分时间来用于备课等方面,并且对学生在监管这一方面花费的精力可以大大减少,提升管理效力。
参考文献
[1]李小琼.高校.班级自主管理效力提升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2]曹华,田宏丽.论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J].高校社科动态,2009(03).
[3]邓壁莹.培养学生自律能力,提高班级管理能力[J].教育导刊,2013(03).